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www.Tulaoshi.com孩子要上学了,年轻的父母忙于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开始学习时就有较高起点,买来一年级课本先教起来。其实,这些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入学前儿童主要活动是游戏,入学后学习成了主要内容,孩子在上课时要安静地坐着,专心听,不能随意走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会影响学习效果。那么,做些什么心理准备呢?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儿童的持久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孩子从入学前无意注意渐渐转变到有意注意为主。例如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并要求他复述,甚至提出一、二个故事中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或者让孩子当家庭通讯员,负责大人间的传话,要求他们专心听,传话无误表达正确,做一个合格的通讯员。
要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如洗脸、穿衣、整理玩具。在做这些事情时要求有始有终,当孩子完成任务,或作业有困难时,应多加鼓励和适当启发,切不可包办代替,以免孩子养成依赖习惯。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激发孩子对入学的兴趣。因势利导地进行启发教育,如给孩子讲红领巾的来历,到怎样争取带上红领巾;从文具盒、书本的漂亮设计,讲到它们的用处,长大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等等,渐渐使儿童珍惜学习机会,增强责任感,更加认真地投入学习。
总之,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已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要离开以玩为主的幼儿园。告诉孩子新的学校将有新的教师和许多新的同学,在学校要讲礼貌,与同学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上课时,要用心听老师讲课,不要做小动作,不要和邻位的同学谈话,老师辛辛苦苦地站着讲课,好好听讲才是好学生。学校的门窗、书桌等都是国家的公共财产,要爱护。放学要按时回家,注意来往车辆。按时完成作业。这样,让孩子在入学前就有思想准备去适应新的环境,能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孩子能愉快接受老师的各项要求,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如何对待孩子学坏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行为习惯的形成无非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自己亲自实践而养成的行为习惯,比如他小时喜欢爬的行为;另一种是通过模仿形成的行为习惯,比如模仿爸爸妈妈上班下班等。由于孩子身心发育并未成熟,所以他并不能判断自己所模仿的行为的好坏。
孩子容易模仿别人的原因在于:
(1)为肯定自己所扮演的性别角色;(2)认同自己是团体里的一分子;(3)由于内心的好奇;(4)表现自己同样有与被模仿对象一样的能力。在孩子的认知观念中,所有模仿的行为都是中性的,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但为什么成人只会觉得孩子更容易学习模仿坏榜样呢?这里的原因可能在于模仿好的行为被父母认为很正常而忽略了,而模仿坏的行为则很容易引起敏感的父母的反应,因为父母不能容忍这种异常的行为,所以他就会有那种孩子容易学坏的观念了。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学习坏榜样这种行为呢?
(1)尽可能使自己的小环境避免出现坏榜样的因素。孩子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大环境如学校、幼儿园等,小环境如自己的家庭。且不说大环境,就小环境而言,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尽量不用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不欺骗或哄骗孩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2)分析孩子模仿坏榜样的心理动机,灌输孩子正确的好坏观念。孩子TuLaoShi.com并不知道自己所模仿行为的负面效应。比如他跟其他孩子一块骂成人,当他看见成人气急败坏时他也许觉得很有趣。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应教育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对人不尊重。不应严厉地责骂或处罚孩子,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反而将孩子推向坏的阵营。
(3)最有效的一个做法,让孩子远离那些坏榜样。为孩子选择一些诚实可信、有礼貌的孩子作为玩伴。在新的阵营中为了认同他是其中一分子,他必然模仿好的行为,对此父母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4)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做家长的就应该加以处罚。当然这种处罚最好不应以打骂的方式来进行,应剥夺他取得某些实际利益的权利。比如不带他去动物园、不给他买玩具。在这一点上父母必须坚持原则,不能朝令夕改,随情绪好坏而变化,使孩子无所适从。
(5)让孩子自己进行反醒。当家长发现孩子跟着一些孩子砸邻居家的玻璃时,应该立即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让他自己来分析这种行为是好是坏;当他自己承认是坏行为时,父母应叮嘱孩子,既然知道这样不对,那以后就不应该干这种事。只要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做父母的最好宽大为怀,不去追纠孩子这次偶尔的不良行为。
总之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难免受一些坏榜样的影响,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判断力不强的孩子呢?但做父母的既不能在发现这种不良行为后大打出手,打得孩子哭爹叫娘;也不能坐视不管、放任自流,应该正确引导,晓以利害,使孩子成为一个言行健康的孩子。
宝宝容易紧张怎么办
妈妈问题:我的孩子已经3岁多了,当他看电视的枪战、打斗时,就会紧张地用小手捂上自己的眼睛,或者干脆钻到桌子底下;而当我们说话稍微高声时,他紧张得几乎要哭了。孩子这么容易紧张,该怎么办呢?
专家回答:紧张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情况下,两岁的孩子即开始会有紧张的情绪出现。造成紧张情绪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担心。对某些想像中而不一定存在的未知事物感到害怕,如对黑暗、对所谓的鬼,还有大人常吓唬孩子的狼等。
(2)焦虑。由于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不安情绪,比如对上台表演节目的紧张。
(3)惧怕。对环境中某些实际事物的刺激感到恐惧,如不肯洗澡时的高度紧张,看到别人打架或吵架时自己在那儿吓得哆嗦;或者对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感到恐惧,如地上蠕动的蛇,或是汪汪叫的狗;或者对一些变幻不定的东西的恐惧,如变动的火、水、摇曳不定的影子或灯光。
除上述原因外,父母的一些做法也会让孩子有紧张的情绪,如父母要求严格,稍微出错就会体罚,孩子在紧张中出现错误,又在紧张中等待责罚,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如果父母本身整天神经紧张,此种情绪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孩子一到陌生环境,自然就会有一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紧张心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如果整天处于紧张的情绪之中,会对孩子的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在身心方面,由于紧张会出现动作变形、心乱如麻或脑子一片空白,从而对孩子思考、语言、行为能力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孩子的口吃现象、孩子的大小便失禁现象。在生理方面,紧张会影响自主神经,增进胃酸的分泌,长此以往会造成胃溃疡,同时还可能有其他症状如心跳加速、挥汗如雨、肌肉僵硬、睡不着觉等。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紧张导致表现失常,其他人会认为这小孩怪怪的或不正常,从而使他走向自我封闭,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对于爱紧张的孩子,父母必须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孩子缓解、消除紧张的心理状态。
首先,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不再为父母的斥责而忧心忡忡。同时,父母应给孩子树立平和面对生活的榜样,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任何事物,Tulaoshi.Com对孩子在缓解紧张情绪方面的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提高他的自信心。
其次,父母应帮助孩子,让他知道他所害怕、恐惧其实并不可怕。比如,对于黑暗,那只不过是太阳在山那边睡着了,等太阳在东方出来时又是光明;对于影子,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影子的变幻,然后告诉他忽长忽短的道理,引导他从恐惧走向兴趣。
最后,父母可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去闹市,去公园,这样对身心都是一个放松的过程。当孩子沐浴在大自然的清风中时,他怎么可能还有紧张的情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