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再见格调

再见格调

2015-12-03 22:0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那么腊月二十七习俗有哪些?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TuLaoShi.com十七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是农历12月27日过年的前夕的俗称。作为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以雄为长,以公为大。公鸡为大鸡,与“大吉”谐音,“二十七,宰公鸡”就意味着“大吉大利”。母鸡下蛋,宰了可惜。家里有妇人生孩子做月子,才舍得宰母鸡。

  正因为宰公鸡寓意“大吉大利”,做好的鸡肉不能一次吃光,每顿饭只吃两筷子,春节期间天天的餐桌上都要有鸡,总要端上端下的,这样才算圆满的使“大吉大利”维持得长久。“鸡”“吉”“七”的谐音,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定下时间准备好了。腊月二十七这天杀鸡,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的讲究:在天津,讲究只能用公鸡,因为要取漂亮的外观和其雄赳赳的气派。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这天要准备鸡肉外,还要准备其他的各种肉类,蔬菜等等吃食,也是为的大年里能准备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和家人一起分享。

  北京民俗

  老北京人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也有宰公鸡的习俗。除了昨天炖肉今天炖鸡以外,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备过年时候享用。每天厨房里都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一推门,就是各种香味儿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还有满屋子的笑语喧阗,屋外的鞭炮齐鸣。年,就这样带着形、声、色、香、味,定格在记忆中。

  老北京过年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仍旧继续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京城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而把腊月二十六的洗浴称为“洗福禄”。

  山西民俗

  山西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汉族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十九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发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来蒸馒头啦,因此民谣中自然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的说法。

  在我国春节的民俗中,在这天要把腊月二十八已经发好的白面蒸成馒头,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虽然现在鞍山已经很难见到居民家里用大锅蒸馒头的情景,但人们讨吉利的习俗依旧未变,腊月二十九这天,超市、市场里的大馒头还是很受欢迎的。

  老辈人常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家里的“脸面”。因为,在过去来说,精心准备好的馒头要摆上供桌,等到大年初一有人拜年时,就会对着馒头“品头论足”,因此,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渐渐地,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在鞍山,蒸馒头的习俗依然在一些老年人群中沿用着,自己发面、和面,无论方式还是手法,都遵循着老传统,许多人也非常喜欢回味这种自制馒头的老味道。

  “上坟请祖上大供”:腊月二十九除了要蒸馒头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坟请祖上大供”。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过小年”:在土家族,会比我们提前几天过春节,因此,腊月二十九也就是他们的“小年”了,也叫“调年会”。关于土家族得这个传统,还有几个传说在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十八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根据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

  因为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所以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腊月二十八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图老师整理)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在安徽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一直流传着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听当地老一辈的人说,腊月二十八过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老地主,雇佣的仆人因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们的家过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没有仆人伺候了,于是就提前到二十八过年,让佣人伺候着吃完年饭,然后天亮后发工资和物品打发仆人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发,一般能傍晚到家。

  虽然现今没了地主,但为了图喜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当然腊月三十也过年。现今腊月二十八过年逐渐成为当地人的大团圆年。

  腊月28过的年是大团圆年,一般外地的姑父,姑姑,老表,女儿,女婿,及堂哥,堂嫂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在28的凌晨5,6点开饭。吃到天亮方才下席。大年30是小团圆年有本家人团聚。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十六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在腊月二十六,春节传统民俗就是“割年肉”“炖大肉”。“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没养猪的人家则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三开始,送灶神、扫尘、接玉皇、贴窗花,到了腊月二十六,从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

  春节“割年肉”、这里的年肉一般是指猪肉,而吃“年肉”就是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吃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腊月二十六的重要内容。

  在民俗中,还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的说法,前两天扫尘,送神,接神,这两天则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其意思是说,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这两天的洗澡,总的来说,是洗去陈旧气,迎来新喜气;洗去倒霉运,天天逢好运;洗去忧愁和烦恼,来年快乐身边绕。洗净迎福禄,福禄更长久。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十四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因为地方年俗不同,在河北等地方则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二十五做豆腐”: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这个在传说中就是做豆腐“接玉皇”祭之以祈福。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著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后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玉帝。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后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TuLaoShi.com的民众。净德王死後,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大帝、玉皇、玉帝。玉帝在道教的神仙谱中,位处三清之下,在四御(玉皇、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后土皇地)之首,或者四御(勾陈、紫微、后土和南极长生大帝)之上。但老百姓却不太了解玉皇的出处,只是将他当成天上的主宰,是至尊之神。所以对他的祭祀便不可缺。

  “二十五糊窗户”: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丰宁城乡的窗花,代代传承,母传女,姐传妹,户户相传,村村相传。丰宁剪纸在传承中,精益求精,其风格:阳刻为主,阴刻为辅,疏密方园,对比强烈。既可点染,也可单色。变形大胆,又不失生活依据。内容十分广泛,是北方剪纸中偏于精细的类形。丰宁剪纸用途十分广泛,节日节令、婚嫁、育婴、丧葬、祝寿、修庙、建房、祭祀、拜神都可见到剪纸。春节在窗户上贴上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窗花是寄托理想的最好载体,想丰收,剪一组庄稼忙。想长寿,剪松柏、剪寿桃。想福份,剪蝙蝠。想多子多孙,剪葫芦、剪老鼠串葡萄。想富有,剪摇钱树、聚宝盆;以窗户为阵地,窗花又是对晚生下辈的启蒙教育基地。剪曹操、关羽,讲忠奸。剪孔孟,讲仁义礼智信。剪廿四孝,讲孝悌。剪文字,教识文;窗花又是知史明史的教课书。剪女娲,知远古。剪黄河阵,知武王伐纣。剪十三甲,知罕王起兵。剪林则徐,知鸦片战争;窗花又是娱乐消闲的舞台、电视螢屏。一组戏人让人们仿佛听到高亢的梆子腔,火爆的锣鼓经。一组天河配,使人宛如与牛郎一起,驾雾腾云。一组道具,让人想到八仙过海。一个小丑,让人乐不可支。一组娃娃戏,让人朝花夕拾,回味无穷。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仔细介绍下腊月二十三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

  糖瓜是汉族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汉族民谣:“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据汉族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育儿百科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育儿百科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育儿百科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育儿百科
中国人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腊月二十八有什么风俗?禁忌有哪些?

春节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的风俗
腊月二十八有什么风俗?禁忌有哪些?

中国人 外国人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中国人 外国人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 大脑功能也在增强

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 大脑功能也在增强

如何培养小宝宝的社交能力

如何培养小宝宝的社交能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