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总吃“三级零食”
营养学专家提醒,含添加剂多的食物少吃为妙,尤其是三级零食,家长最好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小孩一到超市,就会在零食货架旁挪不动步子,看见花花绿绿包装的薯片、饼干、糖果就会伸手去拿。近日,一项调查又给家长们提了个醒。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TuLaoShi.com,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包括零食)添加剂含量多。营养学专家提醒,含添加剂多的食物少吃为妙,尤其是三级零食,家长最好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现状:
孩子最爱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
调查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彭珊珊说,本次调查对33个类别的489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统计,发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中含添加剂多,如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方便面: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火腿肠: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果冻: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冰激凌: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些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奶茶: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薯片: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一种鲜味剂)等,这两种都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由于薯片添加的膨松剂、增味剂大大掩盖了油和盐的味道,因此即使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一整包薯片也不会觉得油腻,但摄入油分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等。
专家还提醒家长,若孩子有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
如何锻炼宝宝数字感知能力
如何才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和巩固数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很重要。
数学逻辑智能
智能开发关键词:数10以内的数字/能够认识简单图形/会5以内的加法/能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归类。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家长和老师的教学下,逐渐掌握了数字的概念和大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记住数字的顺序。这个时候的宝宝,数理逻辑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往往只能记住简单的10以内的数字顺序,聪明的宝宝能倒数10以内的数字。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数字大小的不同,进行比较等等,比如说,我们可以把苹果分成两份,一份3个,一份2个,让宝宝去比较多少。这样的活动,对建立宝宝对数字的认知很有效果。
能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形等等各类图形形状。宝宝对形状的认知虽然还处于较弱的状态,但是已经可以认知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形状,对于日常接触的事物,也开始慢慢能辨别出它的形状。拿玩七巧板来说,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将不同形状的七巧板安放进不同形状的模子中。
1.生活中巧妙建立宝宝的数字概念
宝宝对数字的认识往往是从口头数数开始的。最初,宝宝们能够对10以内的数字进行口头数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数,有些宝宝甚至可以数得像顺口溜一样又快又流利。但这时候的宝宝对数的实际意义并不了解,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比如宝宝可以顺口背出1、2、3、4、5、6、7、8、9等,但如果你在桌上放几个苹果,让他边用手指着苹果边数,则很难数对。这也就是说最初宝宝还不具备真正的数字概念,所以也不会按物点数。
如何才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和巩固数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很重要。
比如说家里买了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摆在桌子上,妈妈点着水果数一遍:1、2、3、4、5,然后让宝宝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数一遍;然后妈妈把水果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边,一边两个,一边三个,让宝宝自己数数两边的水果,哪边多,哪边少;最后,妈妈可以让宝宝数数家里几个人,问问宝宝如果每个人一个,该怎么分;起初宝宝可能没办法很快地做出反应,妈妈可以让宝宝拿着苹果,自己来分一分。通过实践让宝宝能够按照语言的指示拿出数目对应的实物。分水果的游戏,是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效果的方式,可以多与宝宝进行这样的游戏。
生活中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宝宝掌握数的概念。比如让孩子数数自己有几个玩具、让宝宝和自己一起掰着小手指数数;或者如上述例子所讲的,多让宝宝为家里分发食品等等。经过多次类似的练习,宝宝就会逐渐学会按实物数数,对数的概念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牢固。
2.利用教具锻炼宝宝的数字感知能力
3岁左右的宝宝,正处在对身边各类事物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开始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不失为明智之举。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当作教具的身边小物,比如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食物、屋子里的格子地板等等,聪明的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些教具来锻炼宝宝的数字感知能力。简单的做法是让宝宝自己数数,还可以让宝宝利用这些教具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等。
宝宝很喜欢吃糖果、巧克力这些零食,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为宝宝准备糖果和巧克力等零食的时候,选取一些造型不同、颜色各异的品种。在宝宝想要吃零食的时候,家长把糖果和巧克力放在一个盘子里,对宝宝说:宝宝,你找找盘子里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啊?盘子里有几块绿色的糖啊?这样的问答可以引导宝宝把相同的形状或者颜色挑出来,放在一起。然后让宝宝自己数一数,圆形有几个,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或者各种颜色的糖果各有几个。
三个妙招 教你读懂孩子心
每个家庭与孩子沟通,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和孩子说话,不仅仅是让他们耳朵听见,更要让他们用心去接受,用脑去理解,因此,沟通成功与否,方式最最重要。
方式1. 书信交流
现代家长喜欢面对面与孩子聊天,又或者是针锋相对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却很少使用书写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久而久之沟通的方式变得狭隘,无新意,甚至言语来去根本无法对接,落得个孩子为何不听话?相信大家仍然记得上周六的小明星Dylan写的关于《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在全文的末尾Dylan写道:读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小豆豆有一位既懂得孩子心理、又通情达理的妈妈。
看似没写完的结尾却在妈妈眼里无比重要。妈妈没有纠结是否是完美的结尾,而去用心体会了Dylan的文字中似乎隐藏着一份心愿,于是妈妈写下了这么一段话:Dylan很聪敏,我觉得他并没有写完,而是寄托了他对我的殷殷希冀:‘妈妈,希望你能更加的通情达理’,又或者是‘妈妈,是时候让我自己学着长大了,你不再需要那么严厉地管教我了’。很幸运,我完全理解Dylan的想法,当然也会毫无疑问尊重他的意愿,让他独立成长,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就是我对他们最大的支持。这段感人的母子对话小插曲会让二代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即使出现问题,大家也会更多理解和包容。
方式2. 找第三方参与
沟通的另一个窍门就是通(图老师整理)过第三方对孩子的表扬和称赞来鼓励孩子更努力。比如上周六的主角妈妈戴安娜,她主动把Dylan的读后感发给我,当孩子从手机上读到自己的文章在{父母堂}发表了,自然会更加有写作的欲望。不仅如此,戴安娜还把读后感发给远在美国波士顿的奶奶,奶奶不是简单地说一句好或者不好,而是回复了一封邮件,字里行间充满对Dylan作品的自豪:
Dear Dylan:
你的关于小豆豆一文的读后感,㝍得很好,它洋溢着可爱的童真和童趣,又充满了浓浓的对小动物的爱心,十分真切动人。而且文中某些用词,有点令人发笑的老练,如一个劲儿、横竖不肯全文非常流畅,引人入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关于你们家的安娜贝儿小姐,我们在上海时,已领教了她的顽皮和淘气。谁只要一坐下来,鞋子或袜子就被拖得不知去向了。还记得在我们离开上海的早晨,她居然在爷爷的被子上公然地拉了大便,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既可爱又可气。不知现在你和妹妹有否把她训练成一个乖乖的淑女了?
孩子自信心的11大“杀手”
1.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
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从小一直遥遥领先,有的孩子则在某个阶段受到激发,发展起来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基础没有打好,能力没有开发出来时,突然给他设定过高的目标,父母逼着,尤其是小学的孩子对他自己能力的了解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知道什么叫准备,什么叫操练。
比较负责的教师会告诉孩子这个需要练习,怎么练,练多少遍。假如说没有遇到好老师,他不知道怎么操练,这时给孩子树立不适当的目标,由于他对自己能力的不自知,他也同意了。你可能给孩子讲:去年谁的孩子都做到了孩子相信了,然后他去努力了!然后不能成功,孩子就受挫了!这个孩子会相信自己不行,能力不够!一旦这种失败的感觉存留在孩子的记忆里,以后会在相同情境中自动的调出来。有一些学生在考研究生过程中,每次一到关键时刻就状态异常,导致失败。实际上就是从前失败的感觉在作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受不该经受的挫折!
2.没操练却希望卓越表现
家长在看护孩子过程中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可能准备了很多年,因为孩子绝对有互相比较的心理。
我女儿刚上初中时曾经非常沮丧地对我说:老师布置练习题在黑板上还没写完,有的同学就已经做完了,这是对其他孩子多大打击!原来这些孩子参加化班、奥班早就做过!这本身就给孩子很大压力,你没有操练过,没有积累,家长就要求孩子达到那个标准。这样比较,落在后面是毫无疑问的。
我女儿在小学六年级时,她的很多同学都去参加教中学课程、教竞赛试题的各种补习班。女儿问我的意见时我说:我认为一个孩子在一个年龄阶段就应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正常的教育就可以了。我女儿说:我想去听听。我说当然可以。她听了一次,回来就感觉受挫了,对我说:爸爸我听不懂,他们在讲初二的课程,我根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我说:那就不要去了吗!那不行,我不去不是更差了吗!你不是没上初中吗,只要你上初中时把课程学好,然后就能学习初二课程,他们现在把初二课程学完了,初二时学什么?我并不想让你成为神童,你正常成长就可以了!正常地读大学,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就好了,何必和别人比较这些呢!这样,上初一时,女儿班上上过化班、奥班有5、6个孩子,给女儿的压力特别大,我对女儿说:你一定按自己的适应程度来,不要和人家比,这种比较没有意义。到一年级下半年,那些孩子泯然于众,以前的优势积累没有了!别的孩子通过正常学习也都学会了。所以,我女儿对我说:我现在在班上,数学完全没有问题了!
慢慢让孩子把该学的学完就可以了。我们家长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不懂孩子在同龄人中竞争策略。盲目要求孩子,人家的孩子练了九年的提琴,你都没有练过,去和人家比,这样绝对不行!这样等于我们逼孩子跳过他们无法跳过的坎,最后孩子伤了自信心!
孩子反感父母的6大行为排行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一些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或不当,使得自己的教育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产生了负面效应,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这样的事情是可悲的。为了让我们的家长不再好心没有好结果,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孩子们最反感父母的哪些做法吧。
1.孩子们普遍反感的做法唠叨
说到对父母的反感和不满,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他们说: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他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自己,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觉得烦。
我的一个学生说:我妈简直就是一怨妇,整天埋怨、指责、唠叨,好像就没有一件让她顺心的事情,本来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了,现在我一听到她唠叨就有发疯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溃了。这个学生刚刚说完,另一个学生接过话茬说:父母说多了,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每次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唠叨,我就把自己的门锁住,再在耳朵里塞上小纸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落自己的家长,就好像在开控诉大会一样。由此可见,唠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孩子们是如此反感唠叨,而父母却喜往往欢m.tulaoshi.com唠叨,可以说矛盾突出。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爱唠叨,而孩子又这么反感唠叨呢?
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父母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孩子,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谈话指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易于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2.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骂排位第二的反感
这种情况虽不是普遍现象,却排在了第二位,足见孩子们对父母粗暴态度的反感。
我的一个学生说: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气为什么那么差,稍不顺心就会发作。我在家里,只要他看不顺眼,不问青红皂白逮住就大吵大骂,根本就不许我解释、申辩。我实在反感爸爸的做法。另一个学生说:我父母的脾气都不好,他们自己经常吵架。对我也一样,经常为一些小事骂我,让我很伤自尊。还有一个学生说:我邻居某某的父母,经常为小事情对孩子大喊大叫,还体罚孩子,我觉得这个家长修养太差,不配做家长。
看,孩子是如此不喜欢脾气暴躁、方法简单的家长。所以,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应当加强自我修养,尽量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为一丁点小事大动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为发火的对象。当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千万不要简单粗暴,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