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自私心理
现在,孩子已经不自觉地成了家庭的小皇帝,时间久了,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这就提醒家长们,在把希望和爱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时,要防止他们滋长自私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心理要健康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有以身作则的父母。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这充分说明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教育孩子诚实,家长应该首先做到诚实守信。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宋庆龄女士也曾经说过:成年人之间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学会了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引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有高尚品质的人。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正处于从本能走向自觉的阶段,是人的心理和性格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为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今后的心理和性格的造就,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有的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发脾气,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顺从孩子。孩子要吃什么,父母就做什么,孩子要什么,父母就买什么,孩子想要高档的玩具,父母一概满足其要求。父母在这种百般呵护下,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辄发脾气,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当孩子出现自私心理时,家长应如何应对?
(1)切莫把孩子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间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自己独自享用,而足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助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如何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Tulaoshi.Com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如何使自己的宝贝变聪明?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家长在平时都有哪些错误的做法会让孩子变笨呢?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教育孩子的十一大误区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孩子口出污言秽语时,总是讥笑他。这会让他的词汇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孩子犯了错误不指出来,免得孩子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孩子随手乱扔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孩子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6、不论书刊好坏,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以干涉,不管孩(m.tulaoshi.com)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7、父母经常吵架,恶语相向,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8、孩子要用多少零花钱都照给不误,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9、对孩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生怕惹孩子生气。
10、当孩子与邻居、老师或其他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这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11、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家长不以为然地对上门找麻烦的人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