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能读懂他的婴语。表情和动作就是他的表达,下面是宝宝常见的12种表现,小编为您翻译一下,下次爸爸妈妈可要弄明白哦! 1、碰到他的脸颊,会把头歪过来
宝宝的动作和表情能解读吗
宝宝哭闹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能读tulaoshi.com懂他的婴语。表情和动作就是他的表达,下面是宝宝常见的12种表现,图老师小编为您翻译一下,下次爸爸妈妈可要弄明白哦! 1、碰到他的脸颊,会把头歪过来 宝宝饿了,会用小嘴寻找食物 解读:我饿了 喂完奶一段时间后,当妈妈用手指一碰宝宝的面颊或嘴角,他便马上把头转向妈妈,张开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寻找食物的样子,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这就说明孩子又饿了。赶快给宝宝喂吃的吧! 2、咧嘴笑 解读:我很满意 表示满意愉快。一般来说,宝宝的笑来得很快,大人常发现四周并没什么变化,宝宝就已经牵动嘴角,笑容骤现了。宝宝笑的时候眼睛有神,两手会同时活泼的晃动,充分散发童真的魅力。这时父母应报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面颊,并在他的额部亲吻一下,给予鼓励。 3、四肢松弛懒洋洋 解读:我吃饱了 妈妈最怕宝宝饿着,但过量喂食显然也不是好事。怎么才能判断宝宝已经吃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一边,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样,多半就已经吃饱了,妈妈就不要再勉强人家吃东西了。 4、瘪嘴 宝宝觉得受委屈了会表现出撇嘴 解读:受委屈了 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往往是啼哭的先兆,这是宝宝觉得爸爸妈妈没有及时满足他的要求的体现。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 5、对妈妈爱理不理 解读:表示想睡觉了 有时宝宝玩着玩着,眼光就变得发散,不像开始那么目光灵活而有神了,对于外界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地打哈欠,头也转到一边不太理睬妈妈,这就表示他困了。这时,就不要再逗宝宝玩耍了,只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好。 6、吮手指、吐气泡 解读:我自得其乐 大多数宝宝在吃饱穿暖尿布干净而且还没有睡意的时候,会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比方说吮手指、吐气泡什么的。这时的孩子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别人打扰。所以,妈妈就不要去打扰人家了! 7、眼神无光,表情呆板 宝宝生病了,眼神会发生变化 解读:可能生病了 健康的宝宝眼神总是明亮有神、清澈灵动的。若发现你的宝宝最近眼神黯然呆滞、无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也许他已经患上了疾病。这时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千万不要迟疑! 8、红脸横眉 解读:表示要大便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要大便的信号,父母应立即解决他的便急之需。 9、表情严肃 解读:缺铁 宝宝的笑脸是了解其营养均蘅状态的晴雨表。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他在出生后2-3个月便可以在父母的逗引下露出微笑。但有些宝宝笑的很少,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多半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最好连续一个星期给宝宝补铁,很快,他严肃的表情会逐步消失代之以灿烂的笑容。 10、身体语言:揉眼睛 宝宝困了会揉眼睛 解读:困了;眼睛发炎 宝宝困了:宝宝想睡觉的时候,或者刚醒来还没醒透的时候,会觉得眼皮发沉,这时宝宝会揉眼睛。 宝宝的眼睛发炎了:如果宝宝经常揉眼睛,揉得通红,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睫毛、眼泪,宝宝的眼睛有可能发炎了。 11、身体语言:睡觉时摇头 解读:太热了;缺钙了 宝宝太热了:如果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安稳,小脑袋总是左摇右晃,妈妈一定要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颈后。如果湿乎乎的有汗,那就说明你给宝宝盖得或者穿得太多了,宝宝很热。出了汗头发粘在头皮上很痒,所以宝宝只好摇头解痒了。 宝宝可能缺钙:如果房间的温度很适宜,宝宝的穿戴也不厚,但他还是出汗摇头,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缺钙了。 12、身体语言:抓头发 解读:头皮痒;长湿疹;生气了 如果头皮痒,宝宝经常抓自己的头发 宝宝头皮痒:经常抓头发,可能是因为头皮发痒。如果宝宝的头发很清洁,那么妈妈就要检查宝宝的头上是不是长了湿疹。 TIPS:宝宝头部的湿疹开始是一些小红疹子,慢慢会形成黄色的斑片。妈妈可以用植物油轻轻擦在有头垢的地方,软化后帮宝宝洗掉就好了。 宝宝生气了:宝宝抓头发也有可能是生气的表现。妈妈需要寻找宝宝不高兴的原因,满足他的需求。隔代教育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这里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意思,而是指那些曾经身在高位,独掌乾坤的领导,又或者曾经在商场叱咤风云的经济奇才,又或者是教育体系的退休教师甚至校长。但是面对自己的小孙子的时候,却犯下各种错误的育儿文盲。相信下面的6条,您家的老人必然躺着也中枪! 一、心疼得不让孙子咀嚼 宝宝吃饭的时候,他们会用小小的牙齿咀嚼,咀嚼后,唾液参与充分和食物混合,这样的一团混合物经过牙齿的充分磨碎后,一起进入他们的胃。有了大量唾液搅拌在食物里的食物团又和宝宝弱小的胃Tulaoshi.Com里的胃酸一起反应,这样充分的分解消化食物再进入后面的工作。 但是老人家为了让宝宝尽快地把饭吞下,生怕宝宝饿着,就会把食物泡软,或者一口水一口饭。表现看上去,宝宝吃饭快,一口一口吃着挺开心的,而实际上,食物根本没有充分粉碎就进了胃。另外,没有大量唾液参与,只靠胃液消化,胃表示实在鸭梨太大! 老人担心饼干硬,泡了水再吃,节省了咀嚼这个步骤。使得咀嚼肌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咀嚼肌和眼睛后面的肌肉是有一定连接的。这样不使用咀嚼肌的宝宝,长大后,得近视的可能性会比爱咀嚼的宝宝大。 二、手挡背破坏了感知发育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坐在没靠背的凳子上时,老人就喜欢用手放在宝宝的背后。而尽管没有这双手的保护,宝宝也确实不会摔倒,但是他们的直觉就是被老人们所糊弄了。长此以往,只要有一次双手不在身后了,宝宝就真的会错误地往后仰过去,因为他一直以为凳子后面是有只手的。 宝宝和大人一样,他有他人直觉,有他的感知。宝宝深深地知道一点,凳子后面是空的,他们不会往后仰。而却是因为老人破坏了他们的直觉。 有的老人会把学步小推车拴个绳子,拉住绳子控制小车的运行速度,甚至动都不动。让宝宝从开始就处于混乱的认识当中,渐渐地,他们会认为小车是不动的。一旦有一天,他自己会使出全身力气一下扑向小推车,宝宝就会摔倒在地。 我们一定要让宝宝知道小推车是动的,滑行速度要从宝宝的第一次尝试中渐渐明白。用力推一下,它是什么样的速度往前跑?他们看得到,感觉得到,他们会小心又小心。 三、孩子的衣服套了一件又一件 当妈妈们在妇产医院生产后,医生会嘱咐大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医生说的是对的,宝宝应该比大人少一层就对了,即使你心理上做不到,那么请让宝宝穿的和你一样多,你穿短袖时,宝宝也穿短袖;你穿背心时,宝宝也穿背心。 其实宝宝受热了比着凉更危险,宝宝流鼻涕感冒,百分之百都是因为曾经穿多了,出汗了。在宝宝大量运动之前,如果没有给宝宝退一件衣服,运动时出汗了,就非常危险。这时汗毛孔是开放的,只要有一点风,就会让宝宝生病。 我们要做的其实不是热到我们的宝宝。盖的被子,他蹬了,就是因为他热了,不要再盖回去了。或者换个薄一点的被子,别再折磨可怜的宝宝了。 还是让可怜的娃娃们凉快凉快吧,别包得像个千层卷似的了! 四、不停地塞给宝宝东西吃 最最关键的是,宝宝的胃是需要休息的,起码要休息2-3个小时,才是空腹的状态,让前面的食物足够时间的消化,让胃腾空保持干净。饭是要按顿吃的,奶也是不例外,一顿奶240毫升,一次喝完。 你会经常看到大街上,或者公园里,老太太拿着奶瓶,满街地追着宝宝,追上就喝两口奶。还有更甚的是一个在玩旋转木马的宝宝,奶奶竟然瞄准宝宝旋到她眼前时,就在宝宝嘴里塞一口香蕉,再转一圈过来,再塞。其实,少了那根香蕉,宝宝真的就玩不下去了吗? 零食能让宝宝的肚子总有那么点东西在里面,不至于饿着,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又不好好吃饭了。不好好吃饭,过会儿又开始饿了,他自己就想找零食吃了,变成了恶性的循环。 告诉家里的老人家,宝宝的胃很小,一点点的食物就够了,别再往里面塞了,让宝宝的胃好好歇一歇吧。 五、总喜欢对着宝宝说不能 有的老人喜欢对着宝宝说这个不能,那个不能,那些所谓的不能,都是老人自己所认为的不能。如果认为宝宝不能碰的东西,可以放在他根本拿不到的地方;玩具是宝宝玩的,而不是老人玩的,怎么玩的方式是宝宝决定的,而不是老人家无理取闹般地让宝宝该怎么玩。只要对宝宝不存在生命威胁的问题,所有的玩具就都让宝宝自己决定怎么玩吧! 宝宝不碰不玩,怎么才有探索新知和机会;宝宝不碰不玩,怎么才知道那东西对他来说有什么智力开发的作用;宝宝不碰不玩,那些玩具还买来有什么作用。玩具的设计本来就是适应了儿童安全的需求,不能这个万能的词,要留着在真正危险的时候才说,比如宝宝玩起了电插头、热水器、刀等等。 如果做到了,你会发现,当宝宝再次去碰热水壶的时候,你一个不能就明白到个中的分量有多重了,宝宝也清楚那是绝对不能碰的东西。 六、当宝宝像残疾人那样护着 想要宝宝吃得好,睡得香,锻炼身体是相当相当必须的。当然不是说瑜伽,也不是动感单车什么的,对宝宝来讲,让他们更多地活动双腿,走走,跑跑,爬爬,到点时,宝宝会更爱吃饭,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老人家就喜欢把宝宝抱起来走,生怕宝宝走的过程会摔倒,连最基本的身体锻炼机会也给剥夺了。 我们的宝宝并不是残疾人,宝宝是有双腿,他们一岁之后就会开始走路,我们正确的做法不是抱走宝宝就走,而是有耐心地让宝宝自己走起来。虽然他们走得太慢,那个速度可能会使我们不耐烦,干脆抱起来走得快些,但是那样宝宝就会失去了锻炼双腿的机会,在未来长大的日子里,还会更依赖抱着这种关怀。 当我们的宝宝大到6岁上幼儿园的时候,请问老人们,你们还有力气把他们抱起来走吗?所以让我们的宝宝自己下地走走吧,上楼梯时,别抱着他们,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一根手指,让他在最危难的时候可以握住你!如果宝宝便秘该怎么解决呢
做了父母后,孩子的吃喝拉撒就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这其中尤以孩子的排便问题最为严重,平时跟妞儿们沟通时发现有非常多的麻麻都在担心孩子的便秘问题,这几乎就是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了,平时都是零零碎碎的解答问题,今天就跟大家系统的聊一下孩子的便秘问题。 什么情况才算便秘 医学上认为便秘必须具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排便困难才算便秘,注意这里的前提条件是大便干硬,不是隔了几天没有排便就算便秘的,必须是每次大便都非常干硬且排便吃力才算。 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大便3-4次,配方奶婴儿2-3次,吃辅食之后大概每天1-2次,但是由于母乳的吸收效率很高,纯母乳的情况下,一周不排便都是有可能的!吃辅食或正常吃大人餐的偶尔出现几天才排一次,只要便便不干硬就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宝宝排便的次数不是重点,重点是性状: 便中有很多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可能是消化不良; 形状OK但排便量太多,可能是吸收不良; 有脓血,可能是细菌感染; 发热还伴稀水便,可能是病毒性肠胃炎; 排便费劲、排气多、大便稀,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便干结,才可能是便秘…… 一句话总结就是:只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才可能是便秘。 便秘是如何形成的 便便是食物残渣、水分以及胃肠分泌液等物质组成的,刚形成的时候水分的比例很大,在排出之前呢会保留在结肠内,但是结肠粘膜会不断的吸收其中的水分,保存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干燥,就越难排出,所以排便间隔时间拖得越长就越容易形成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肠道内正常菌群不够或进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这样就会导致结肠内益生菌败解纤维素所产(图老师整理)生的短链脂肪酸不够,结肠内水分不足,引起便秘。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结肠内水分不足与喝水多少关系不大。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母乳的吸收率很高,食物残渣很少,但是如果过早的添加鲜牛奶(一岁之前),固体食物,还有如果辅食添加过量,由于婴儿的肠蠕动能力弱,这些外因可能会形成便秘。 出现便秘后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先分清便秘导致的原因,原因主要为三方面,我们分开来说: 喂养不当导致的便秘 首先大部分宝宝都是由于父母喂养不当导致的,这样的我们给孩子转变一下喂养方式,好好调理一下就能搞定。 在给孩子开始添加辅食的初期不要贪图量大,量要慢慢增加,种类也要逐步增多,先保持3天稳定期,没问题之后再增加数量和种类,另外最好不要用奶冲米粉,这样可能会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奶粉冲调比例一定要按照正确比例进行,不要觉得稠一些宝宝会更健康,过稠的奶粉会增加便秘的发生,补充过量的补钙在肠道难以吸收,也会造成便秘。 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现在很多亲们都想给孩子吃点好的,精细的高蛋白食物,再加上有些宝宝挑食,不喜欢吃蔬菜这样高纤维的食物,所以导致孩子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量很少。 膳食纤维在促进人体排便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纤维素摄入的少就不易激发神经系统的排便反射,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其中的水分被肠道过度吸收,最后导致粪便干燥、坚硬,从而引起便秘。 另外崔玉涛曾经介绍过如果孩子进食纤维素食物效果不明显或很难进食有效数量的话,1岁以上的也可以服用药用纤维素制剂,比如乳果糖口服液。 乳果糖是一种可溶性纤维素制剂,口服乳果糖就是通过增加纤维素摄入来解决便秘的。乳果糖是用来促使双歧杆菌增殖的,双歧杆菌多了就可以与纤维素作用分解出短链脂肪酸和水,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 一句话总结:便秘可以改善下饮食结构,并服用益生菌+纤维素制剂(比如乳果糖,或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蔬菜) 体内菌群不足导致的便秘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妞们都怕孩子生病,所以爱给孩子们用各种消毒剂,想保证孩子周边环境的绝对干净,但妞儿们不知道的是,崔玉涛曾经介绍过,孩子太干净也是一个便秘的原因,环境保持清洁即可,没必要经常使用环境和奶瓶消毒剂。环境太干净会阻碍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有时候因为便秘我们还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对人、动物有益影响的活性微生物,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在通过摄入一定的数量后,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的能产生超越其固有的基本营养价值的保健作用,包括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双岐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保持肠道内益生菌的优势地位对预防宝宝便秘有着具有重要作用。崔玉涛在微博上也推荐过Culturelle和纽曼斯。 益生菌的功能主要是调理肠道的,如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消化不良、拉肚子或便秘等。对于一般肠道功能正常的宝宝,不必每天服用。服用益生菌不一定会副作用,但有的宝宝本来大便正常,服用益生菌后出现明显的大便次数增多等问题。而且益生菌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让宝宝胃口大开的功能。 冲调益生菌制剂时,要注意使用温开水冲服并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此外,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同服。 一句话总结:便秘后如果服用纤维素制剂还不起作用就需要补充益生菌来补充体内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