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妈妈们最常用的胎教方式莫过于音乐胎教。音乐胎教对胎儿大脑发育固然是好,但如若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反伤害宝宝。 选择音乐胎教的妈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曲子
选择音乐胎教有讲究
一直以来,妈妈们最常用的胎教方式莫过于音乐胎教。音乐胎教对胎儿大脑发育固然是好,但如若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反伤害宝宝。 选择音乐胎教的妈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曲子,更要把音量调整到最佳状态。 1. 孕妇切忌将传声器贴在腹部进行胎教 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成长。但许多孕妇进行胎教时,却是直接把录音机放在肚皮上,这是不正确的,甚至伤害胎儿的听力。 4~6个月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轻者,婴儿出生后可能听到说话声,tulaoshi.com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会给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因此,孕妇千万不能将传声器贴在腹部进行胎教。 2. 婴儿常听音乐可致性格孤僻 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婴儿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婴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婴儿温和的个性。但婴儿如果常听音乐,却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婴儿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3. 立体声音乐危害更大 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尤其是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 时间一长,就会使婴儿的听力受影响。调查发现,经常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婴儿,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损程度也就越严重。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婴儿用耳机听,以防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适合睡觉时讲的故事
这些过于熟悉以至于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拿来给孩子讲的童话,最近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认为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它们不仅无助于入睡,反而可能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首先,这些故事是不利于孩子入睡的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催眠。最好的催眠故事应该是与现实无直接关系的,带着强烈想象成分且适合宝宝理解能力的,比如讲述与动植物密切相关、游戏色彩与想象成分极为浓厚的故事,让宝宝觉得好听、好玩、符合他们的口味,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给他们一定的人生道理。 与社会伦理有关、揭示某种人生残酷性的东西都不适合 其次,“灰姑娘为什么要受那么多苦才能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冻死”,这些与社会伦理有关、揭示某种人生残酷性的东西,5岁以下的孩子永远都不会理解。孩子在5岁前,也就是“前儿童期”接受暗示的能力非常强,但又不具备承受痛苦的能力,将残酷甚至恐怖的东西强加在他们不理解的心灵上,很可能造成心理阴影。等孩子上学后,再给他们讲tulaoShi.com比较合适。 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敌友之分最适合 与《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相比,《唐老鸭和米老鼠》、《猫和老鼠》等动画故事可能更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因为这些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敌友之分,每个动物都有它调皮又可爱的一面。此外,他最鼓励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家长自己改编或创作故事讲给他们听。比如《龟兔赛跑》可以讲第一次乌龟赢了,第二次兔子吸取教训反败为胜。如果孩子勇敢、活泼好动,可以编一些诸如非洲大草原软弱的角马战胜狮王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弱者可以变强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助于提高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想象力。早教育婴中给孩子讲故事有个关键的原则:不要老讲自己想说的,而要讲孩子爱听的故事。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些什么
每个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尤其是抵抗力较底的宝宝,像感冒发烧这种小病,是隔三差五就有发生的。孩子生病了,重则打针输液,轻则吃药。 有时候突然家里没有儿童专用药,不少家长选择了用成人药物来代替。因为知道成人药剂与儿童药剂量不同,所以均把成人药物减半给孩子服用。 成人药物减半是否正确呢?专家指出说,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因每个儿童的身高、体重不相同,一般成人药上注明的儿童减半,或1至2岁儿童食用1/6之类的计量方法都不准确,服用后易耽误病情,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孩子服用成人退烧药,容易浑身出汗,出现虚脱症状。 数据:不良用药致死事件儿童占32% 一名业内人士说,儿童药品临床经验缺乏、制药厂生产儿童药品利润低、报批难等都是儿童专用药匮乏的原因。据介绍,由于儿童药物利润较低,在研发、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缺少政策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企的生产积极性。 由于儿童药物紧缺,国内市场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版。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12.9%,新生儿高达24.4%,而成人是6.9%,中国每天有数百人死于不良用药,其中儿童占32%。 另一组来自官方的最新数据表明,国内每年约有3万孩子因用药不当致聋。南昌市药监局一名工作人员说,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事实上儿童用药更加严格,不同年龄段的人用药都有不同要求。专家介绍说,不同时期孩子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不同,应该按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来综合换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说法:儿童药剂短缺受困一品两规 其实,儿童用药短缺以及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成重灾区的问题,早就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科主任、江西省政协委员钟建民就曾提过这类提案。钟建民认为,目前这种现状,与医药招标体制及一品两规制度的缺陷有关。一品两规是指医院在购入药品时,对于一个品种的药品,只能选择两个不同的规格或剂型,两种规格或剂型的药品,无法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用药的需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当前生产儿童药品的厂家相当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也缺乏保障,儿童用药受困于药品采购招标、一品两规和医保报销等制度限制,呼吁有关部门适当放宽处方政策,完善医药管理体制,同时鼓励更多药厂生产儿童用药,满足儿童用药需求,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可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对儿童专用药物或制剂的研制予以优先立项资助,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他说,为了让儿童用药更安全,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持,如生产儿童专用药的企业可以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就有可能使之做大做强,甚至把江西建设成儿童专用药物的主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速我省生物制药这一支柱产业集聚提升。 提醒:缺儿童版药 遵医嘱更重要 南昌市第一医院儿科刘主任说,很多药品成人使用不会有问题,儿童使用就出现问题。这并不是药品有什么问题,而是儿童的生理机能与成人不同。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比例高,一方面是儿童生理机能未成熟、儿童(m.tulaoshi.com)专用药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与不少家长中遵医嘱滥用药有关。 由于目前市场上儿童专用剂型并不多,临床上比较多的做法是将成人药按照儿童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但有些家长家里常备感冒药、肠胃药等药品。这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通常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殊不知,这样的用药方法很可能会造成用药不对症、药品剂量过大或不足,或是联合用药时出现配伍禁忌和拮抗作用,从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刘主任建议,为了减少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家长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给药。同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药物,特别是不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所用药物品种宜少,严格按照说明书指示的剂量给药,联合用药应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对于中药复方,应了解复方制剂的组成,避免重复用药造成超剂量;注意小儿用药史或哺乳情况,按医嘱给小儿服药,注意观察疗效,并定期更换用药,不宜久服,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