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才可以吃草莓
孩子多大才可以吃草莓?
草莓鲜美红嫩,香味浓郁,含大量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果中皇后。中医认为草莓味甘、性凉,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等功效,饭后食几颗草莓,有助于消化开胃,健脾生津。那么孩子们在多大时可以吃草莓呢?
大约有8%的儿童都有食物过敏的问题,与成年人相比,有更多的儿童都会对草莓过敏。根据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所说,如果儿童会对其他某些事物过敏的话,他们就更有可能会对草莓过敏。因为草莓中的某些蛋白质会引起过敏反应,这发生在当他们的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出组胺去对抗它感觉到的有害物质时。
有些幼儿会对草莓过敏,所以图老师健康网建议,最少要等到孩子至少满一岁时才可以吃草莓,尤其是如果家族有过敏史的话更需要注意,因为如果父母对草莓过敏,那么他们可能会把这种过敏遗传给他们的孩子。
当然,关于孩子多大才可以吃草莓有很多说法,也有的专家认为孩子6到12个月时就已经可以吃草莓了。
总之,提醒各位家长,在给孩子买草莓之前,最好先知道草莓过敏的风险、症状和应急处理办法。草莓过敏是可以明确诊断出的,在儿科医师或过敏医师的办公室通过进行皮肤反应测试就可以诊断出。孩子吃草莓出现的任何过敏反应,都应该立刻告诉孩子的儿科医师,因为要预测过敏的严重程度是很难的。
吃草莓过敏有什么症状?
对草莓过敏的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嘴巴(或嘴唇、喉咙)有刺痛感、发痒或肿胀。
有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会对豚草属和桦树花粉过敏的,可能还会有眼睛多水和发痒,以及打喷嚏的症状。
有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比如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包括呕吐、腹泻和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这些情况的发生是更加罕见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孩子吃草莓过敏了怎么办?
立即停止食用。
尽快服用氯雷他定、扑尔敏。
严重时尽快送医院输液治疗。
若是轻微过敏,只要停止食用,多喝水即可,两至三天会www.Tulaoshi.com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次吃草莓已经引起过敏的话,那么再吃草莓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草莓过敏性反应,所以至少6个月以内不要给他吃草莓,并且要告诉任何会照顾你孩子的人,宝宝对草莓过敏。
小孩咳嗽能不能吃草莓?
孩子咳嗽可以吃草莓。一般咳嗽症状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或者是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引起的,这个情况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多吃水果蔬菜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吃草莓是可以的。
但是草莓虽然好吃又健康,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防止过敏。
研究发现吃草莓也会引起过敏
瑞典研究人员研究显示,容易过敏的人应该避免吃红色草莓。 据《每日邮报》报道,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那种被认为可导致草莓过敏且与草莓表皮的红颜色有一定联系的蛋白质。该蛋白质是由草莓基因所决定的数千种蛋白质中的一种,它被认为与已知的存在于桦树花粉中的过敏原相类似。
里卡尔德·阿尔姆是该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他对由皇家化学学会出版的《化学世界》杂志表示,“这种过敏原在一定程度上与草莓表皮的红颜色有关,但两者间到底为何种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我们还需要对更多种类的蛋白质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身体容易过敏的人在与草莓接触时,其口腔和咽喉会感到发痒和肿胀。
但也有报道说,有过敏症的人可以食用无任何副作用的白色草莓。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一种被称做“Sofar”的白色草莓,发现其“体内”几乎不含有那种被怀疑为“罪魁祸首”的蛋白质。
哪些食物易引起过敏
一、芹菜:芹菜在欧洲地区较常被视为过敏食物,它会引起口腔过敏综合症,使皮肤发痒、嘴巴周围肿胀、荨麻疹,还包括像呕吐、气喘甚至过敏性休克。芹菜本身就是过敏性蔬菜,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因此引发反应。
二、芝麻:相较于芹菜较常在欧洲地区被视为过敏食物,在日本及中国,芝麻反而才是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主要是较常在食物中出现,会让身体严重不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三、牛奶:牛奶过去被奉为营养圣品,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与实验发现它是造成过敏的元凶之一,会让人有荨麻疹、呼吸困难或是过敏性休克的症状。根据统计显示,1岁前孩童约有2~5成会对牛奶有过敏反应,不过几年后大多人身体可以克服此种过敏源。
四、鸡蛋:和牛奶一样常见,鸡蛋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吃过的料理食材,然而它也是常见的过敏源之一。有人是对蛋白过敏,有人是对蛋黄过敏,会引起异位性皮肤炎或是荨麻疹,甚至连过敏性鼻炎都可能与吃鸡蛋有关,许多烘焙食品与美乃滋都要远离。
轻松育儿经
1、鼓励孩子在兴趣中学习成长。尽量给孩子创造条件,帮助他把想法变成现实。这样才能越学越兴趣。
2、不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轻松成长。不要特意地去择校,让孩子就近入学。孩子吃饱穿暖最重要,让孩子就近入学m.tulaoshi.com,是为了让孩子上学放学都有个照应,让孩子更安心地学习。
3、引导孩子眼光要放远。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定要看远,看远了就会骑得稳当当的。在学习上也一样,如果孩子选择理科,那么以后就要攻读硕士、博士,让孩子树立起一个长远的目标。才能沿着目标前进,轻松学习更有利于潜能发挥。
婴儿草莓状血管瘤怎么治
血管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出生时或出生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爸妈的担心。
血管瘤其实不属于“肿瘤”,而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在每100位新生儿中就有5位。其中草莓状血管瘤属毛细血管瘤的最常见一种。
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为较小而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压之退色有弹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暗红或紫红色高出皮肤斑块,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样,颜色鲜红或暗红,外形如草莓,故称为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可生长在全身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颈部、躯干较为常见,也可生长在皮下组织、粘膜、肌肉内,少数可累及骨膜和骨骼等部位。好发面部、头皮、颈部、肩背部、外阴部,也见于任何部位。一般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草莓状血管瘤可与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存在,称之为混合型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可随着天气气候冷暖的变化而变化,草莓状血管瘤局部的颜色可受情绪的波动也随之改变,随着年龄增长隆起部位也随之变大,损伤瘤体易于出血。
婴儿草莓状血管瘤的危害比较大,关于婴儿草莓状血管瘤的危害可以具体到以下两点:
1、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在前6个月时,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侵犯性,在几周之内,正常组织可以受到严重破坏,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呈紫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瘢痕形成。
2、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增大后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继发性问题,眼、耳被遮蔽,口唇肿大等,因而出现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的功能障碍。混合型血管瘤在婴儿出生后生长迅速,不断增长扩展,向周围皮肤及深部组织侵犯,影响其正常功能。
有的时候草莓状血管瘤是可以自己消退的。但是只是局限于一部位患者,大都在2岁之前就能够消退。家长如果发现婴儿草莓状血管瘤没有自行消退,并且还有增大的迹象的话,就要及时到专业的血管瘤专科进行一些必要的诊断和治疗了。
儿科专家崔玉涛称,血管瘤,特别是草莓状血管瘤,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每遇到这个问题,家长都非常忧心忡忡。咨询医生并等待观察。很多婴儿在一岁内,血管瘤会有增加的势头;一岁后,开始缩小。每隔2-4周,在旁边有标尺的前提下拍照,这样很容易让医生了解血管瘤大小及颜色的变化。过早手术未必能根治。(来源: 图老师健康网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违者必究)
育儿经:80后母亲别'冷'过头
让宝宝听话的妙招
80后母亲育儿有“三不”
今年29岁的徐明慧在济南生活了7年,现在是某药品公司的销售经理。她的儿子今年5岁,在幼儿园上大班。平时在家里,他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穿衣、吃饭这类的事他做得最好,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更独立”。
徐明慧说,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是个十足的“冷妈”。
孩子吃饭闹情绪时tulaoshi不管,无理取闹时不理睬,故意撒娇时不纵容。她戏称这是她教育孩子的“三不”原则。对只有5岁的孩子来说,这些原则显得有些残酷,不过徐女士有自己的理由。“都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不教育好孩子,会耽误他一辈子。”她说自己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引导孩子。
千万不要“冷”过头
对于“冷妈”来说,严厉的态度或者挫折教育是她们常用的方式。不过,专家建议,母亲也应把握好度,千万别“冷”过头。对此,济南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乔莲荣提出了几点建议。
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这是孩子心理和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语言能力得到很多突破。而随着宝宝学会走路,思维意识等开始形成,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失败,并把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尝试。
3—6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此时可以将挫折教育融入游戏以及故事中去。
父母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命运
山东省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冯晓春认为,很多80后妈妈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收入也不错,具备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在育儿方式上自然就更开放。她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成长,甚至能决定孩子今后的命运”。
在育儿观念方面,80后父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很多80后来说,他们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往往扮演“权威”角色,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要干什么,很难调动其主动性。
由于80后这一代人本身就强调自我,80后母亲在进行早期教育时也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到孩子内在的潜力,让孩子发挥主动性。
科学育儿让宝宝安然过冬
1.凶险的蒙被过暖引起窒息综合征:数九寒天,有人怕冻坏小宝宝,除了穿上新做的棉衣外,还用棉被盖得严严实实,身子底下铺上电热毯,再加热水袋保暖。殊不知,暖上加暖,极易引发新生儿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使宝宝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高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何以这样凶险呢?这是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孩子和妈妈睡在一起,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当被窝内温度过高时,身体散热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就以大量出汗来散热,严重者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危及到各脏器的功能。此外,被窝里极易引起缺氧,时间久了,脑子因缺氧会迅速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抽搐,又加重了氧的消耗,造成恶性循环。脑细胞脱水加上缺氧,引起脑组织变性坏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积液等一系列病变,还会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坏死等。侥幸存活的患儿,因脑组织损害严重,会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聋哑、呆傻、癫痫、瘫痪等后遗症。一旦发现宝宝发生窒息综合征后,应急送医院抢救治疗。预防办法是,莫让宝宝过暖,更不可蒙在被窝里睡觉。
2.要命的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身体稚嫩,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较薄,特别是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储备力不足,加上新生儿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成人低,容易发生凝固。如护理不当,受到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体内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皮下脂肪组织就会发生凝固,皮肤变硬。这时患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表情淡漠、嗜睡,小腿和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胸背部、面颊部及上肢的皮肤发硬、光滑、冰冷,呈暗黄色或青紫色。用手触摸患儿皮肤,有年糕团样或硬橡皮样感觉。如果用手指按压皮肤有凹陷者,说明有水肿,则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出现凹陷者为“新生儿皮脂硬化症”。这种病对新生儿威胁极大,死亡率达35%至50%,多数患儿可因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肺出血等病而夭折。对此预防的关键是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5℃以上,早产儿则不应低于30℃。此外,衣着要包裹好,还要注意喂养,补充热量及水分,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育儿,冷暖适宜,让宝宝安全地度过冬天。
草莓的正确洗法
一、先用流水冲洗几分钟,这样可以把草莓表面的病菌、农药及其他污染物除去大部分。需注意的是(图老师整理),不要先浸在水中,以免农药溶出在水中后再被草莓吸收,并渗入果实内部。
二、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而淘米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三、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净淘米水和淡盐水以及可能残存的有害物。
四、用净水(或冷开水)冲洗一遍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