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4、培养孩子的耐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鼓励宝宝多动手,宝宝成长必不可少
孩子探索中的小手总是在搜寻着可以抓在手里的东西,因此有必要给这个年幼的探索者一些与东西相关联的语言(图老师整理)联想,帮助他挑选哪些东西是可以用手去碰的。对于安全的东西,你可以说可以碰;而对于严禁触摸的东西,可以说不能碰;对于脸和动物,可以说轻轻地碰。为了调教任性的、见东西就抓的小家伙,你可以试一试鼓励他用一个手指去碰一碰试试看。如果孩子想碰的东西你认为完全应该去碰,你可以让他联想到另外一些词,比如使劲去碰、值得去碰。
宝宝的小嘴开口讲话。语言能力口头的和肢体的的发展使得对宝宝的教养变得容易了一些。宝宝开始能够用话语来告诉你她需要什么,她的这种新本领在让人欣喜之余也带来了困惑。宝宝的话语是十分有趣的,同时也会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父母往往要费老大的劲才能弄懂宝宝发出的哒卜声到底是什么意思。学步阶段的孩子喜欢试着胡乱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为的是听一听这些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看看别人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尖叫着、呼喊着、吵闹着,有时候他们的儿语让你听着感到开心,有时候又会让你心烦。语言还为感情表达带来了途径,一向讨人喜欢的孩子嘴里暴躁地说出个不字,会让你吃惊得瞪大眼睛。
宝宝有了自己的想法。学步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进行思考,但还缺乏逻辑性。就像出生后第二年的前半段中运动机能开始发育一样,在这一年的后半段中智力也发展起来了。1岁大的孩子不用多少思考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各种运动中去,而2岁的孩子会研究一下她周围的环境,在用她的双手去冒险之前,会在头脑里首先盘算好行动的步骤。然而,宝宝做某件事的欲望往往超过她成功地做这件事的实际能力。成长过程中特有的这个问题会使宝宝陷入麻烦,并让照料者处于危险的边缘。尽管你知道宝宝还没有掌握某项本领,但是你对他的解释阻止不了他进行尝试。比如,一天早上,我们的儿子斯蒂芬强行非要自己倒果汁不可。他那时已经会拿杯子和水壶,但是还不具有弄明白杯子什么时候倒满了的智力。他就是不要我们给他倒。于是我们让他站在水池边把水倒进杯子里,而我们在桌旁倒果汁。在水池边玩了一阵倒水之后,他终于肯让我把着他的手教他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不再往杯子里倒水了。
在第二个年头,宝宝的个性将变得越来越鲜明。活泼好动、莽撞、固执、小心谨慎、爱冒险是初学走路孩子的特点。孩子们生来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养。马修在初学走路时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孩子,他好像在做一件事之前会首先进行一番仔细的盘算。如果他深深地陷入了麻烦,他不会反对我们把他解救出来。而2岁的劳琳生来就有不同的脾气,她看到厨柜顶上有一个让她动心的小玩意儿,于是不顾伤残的危险硬要拿到它。由于她的个性,我们很少让她脱离我们的视线。她的欲望让她不懈地努力着,跌倒了爬起来,告诉她不可以之后还在继续坚持,嘴里争辩着,让大人知道她想要什么。如果饼干筒被拿开、放到了柜子的顶上,她反而会来了劲,要爬得更高。父母的任务,用一个被初学走路的孩子弄得疲惫不堪的家长的话来说,就是保护我的宝宝,不让他摔断脖子,但仍要鼓励他进行学习。
宝宝语言表达迟缓,可给予启蒙小游戏
正确亲子互动 有助口语训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要促进家中宝贝语言沟通能力发展,正确的亲子互动方式十分重要。魏贻汶表示,不管是口语能力,还是行为认知的养成,教育小朋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玩乐中学习。除了营造有趣的生活情境,透过固定式的居家小活动与游戏,也都是很好的语言沟通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
魏贻汶指出,现代父母工作忙碌,常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其实语言能力培养没有秘诀,陪孩子玩就对啦!而除了陪伴,身为孩子的专业照顾者,父母还须适度的引导孩子学习。她举例:像是陪孩子玩纸黏土,就能训练孩子的触觉;透过与孩子讨论要捏出什么图形,也能激发想象力;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法,有助于培养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
而对语言表达迟缓的小朋友来说,魏贻汶提到,除了接受专业的治疗,在日常生活的照护上,父母仍是可以透过一些游戏策略,像是形塑愉悦的语言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创造具互动性的沟通情境,都有助于协助语言迟缓儿正确口语表达。
语言能力启蒙小游戏
0~6个月玩法 动动嘴,吹吹气这阶段的游戏重点在于模仿,及训练口腔肌肉活动的游戏。妈妈可以利用脸部,做几个简单的口腔动作,让宝宝模仿:亲一下、张大嘴、伸一伸舌头,或是轻轻的吹气等,训练孩子口腔闭合的力量。
6个月~1岁 辨认图片利用简单的童书、绘本,教导小孩认识常用的物品名称与身体部位。而与小孩对话时,说话速度尽量放慢, 语调起伏丰富一点,并可搭配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吸引孩子目光,加深印象及理解。
1~2岁动感之旅 藉由动作与触摸来诱发孩子的兴趣,促进他对身体部位的认识:摸鼻子、拍拍手,引导孩子跟着做。
寻寻觅觅摆出娃娃、车子、杯子等物品,以口令方式,指挥孩子指认物品并拿起。待孩子熟悉物品名称后,可改让他自己选出物品,并鼓励他做出对该物品的认知动作:如飞机会飞高高,茶杯可以装水喝。
语句接龙 这是训练小孩说句子的能力。妈妈可以帮小孩延长句子,例如小孩说:妈妈,鞋鞋;妈妈可回应:妈妈帮你穿鞋。
2~3岁传令兵游戏 在空旷房间内,父母各站一边,让孩子在中间传话。当妈妈附在孩子耳朵悄悄说:我想吃糖果,让孩子传话给爸爸;而爸爸接收到讯息后,大声说出答案。如果答案正确,这时可给一些贴纸当做奖励。待孩子上手后,可适时变化句子长度与丰富性,增加游戏复杂度。
开车游戏 将动作和语言结合,是这个阶段幼童的语言发展行为。可找一个大纸箱当车子,让小孩当司机,父母当乘客。父母亲可以塑造不同搭车情境,并适时加入红灯停,绿灯行的概念,增加游戏趣味性。
代名词游戏 代名词出现,是两岁半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特征;此游戏不但能训练孩子使用代名词,还能训练小孩的听辨能力。
由父母示范站中间蒙住眼睛,由环绕周围的游戏参与者,指定其中一人发出声音。发声完后,大家互换位置,让蒙眼者凭声音猜测发声者为何?游戏中可用问答的方式,猜的人问:是你说的?被指定的人可答:是我说的,或不是我,是他说的
语言发展迟缓重要指标虽然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魏贻汶表示,目前仍有一些具指标性的参考标准,来判定孩子是否有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她说:如果孩子在两岁前,还不会说出具有意义性的单字,如妈妈、爸爸、再见等;或是到了三岁仍不会说出完整的句子,父母都必须要开始寻求专家协助诊断,以及订定迟缓儿专属的语言教育计划。
魏贻汶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迟缓涉及成因相当复杂,在医学诊断上,除了透过复健科的诊疗,还会结合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心智科等科别,针对每位病童在神经、大脑、听力、情绪等障碍或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症状评估。魏贻汶表示,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应该出现的听力反应及语言发展征兆。以下是听语异常发展参考指标,家中宝贝只要有一项符合,父母最好考虑带孩子就医检查。
鼓励宝宝多动手,宝宝成长必不可少
孩子探索中的小手总是在搜寻着可以抓在手里的东西,因此有必要给这个年幼的探索者一些与东西相关联的语言联想,帮助他挑选哪些东西是可以用手去碰的。对于安全的东西,你可以说可以碰;而对于严禁触摸的东西,可以说不能碰;对于脸和动物,可以说轻轻地碰。为了调教任性的、见东西就抓的小家伙,你可以试一试鼓励他用一个手指去碰一碰试试看。如果孩子想碰的东西你认为完全应该去碰,你可以让他联想到另外一些词,比如使劲去碰、值得去碰。
宝宝的小嘴开口讲话。语言能力口头的和肢体的的发展使得对宝宝的教养变得容易了一些。宝宝开始能够用话语来告诉你她需要什么,她的这种新本领在让人欣喜之余也带来了困惑。宝宝的话语是十分有趣的,同时也会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父母往往要费老大的劲才能弄懂宝宝发出的哒卜声到底是什么意思。学步阶段的孩子喜欢试着胡乱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为的是听一听这些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看看别人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尖叫着、呼喊着、吵闹着,有时候他们的儿语让你听着感到开心,有时候又会让你心烦。语言还为感情表达带来了途径,一向讨人喜欢的孩子嘴里暴躁地说出个不字,会让你吃惊得瞪大眼睛。
宝宝有了自己的想法。学步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进行思考,但还缺乏逻辑性。就像出生后第二年的前半段中运动机能开始发育一样,在这一年的后半段中智力也发展起来了。1岁大的孩子不用多少思考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各种运动中去,而2岁的孩子会研究一下她周围的Tulaoshi.Com环境,在用她的双手去冒险之前,会在头脑里首先盘算好行动的步骤。然而,宝宝做某件事的欲望往往超过她成功地做这件事的实际能力。成长过程中特有的这个问题会使宝宝陷入麻烦,并让照料者处于危险的边缘。尽管你知道宝宝还没有掌握某项本领,但是你对他的解释阻止不了他进行尝试。比如,一天早上,我们的儿子斯蒂芬强行非要自己倒果汁不可。他那时已经会拿杯子和水壶,但是还不具有弄明白杯子什么时候倒满了的智力。他就是不要我们给他倒。于是我们让他站在水池边把水倒进杯子里,而我们在桌旁倒果汁。在水池边玩了一阵倒水之后,他终于肯让我把着他的手教他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不再往杯子里倒水了。
在第二个年头,宝宝的个性将变得越来越鲜明。活泼好动、莽撞、固执、小心谨慎、爱冒险是初学走路孩子的特点。孩子们生来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养。马修在初学走路时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孩子,他好像在做一件事之前会首先进行一番仔细的盘算。如果他深深地陷入了麻烦,他不会反对我们把他解救出来。而2岁的劳琳生来就有不同的脾气,她看到厨柜顶上有一个让她动心的小玩意儿,于是不顾伤残的危险硬要拿到它。由于她的个性,我们很少让她脱离我们的视线。她的欲望让她不懈地努力着,跌倒了爬起来,告诉她不可以之后还在继续坚持,嘴里争辩着,让大人知道她想要什么。如果饼干筒被拿开、放到了柜子的顶上,她反而会来了劲,要爬得更高。父母的任务,用一个被初学走路的孩子弄得疲惫不堪的家长的话来说,就是保护我的宝宝,不让他摔断脖子,但仍要鼓励他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