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并不是长得越快越好
在人们的印象里,早产儿总是瘦小、柔弱的,似乎他们和肥胖扯不上关系,而事实是,门诊上像东东这样的1岁左右体重超标甚至中、重度肥胖的早产儿并不少见。
去年8月16日,刘女士的儿子东东出生了,由于比预产期早了一个月,他的体重只有4斤3两,身体各器官发育也不成熟,像他的呼吸就比一般足月儿快,随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出于安全考虑m.tulaoshi.com,东东和大多数早产儿一样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得不和妈妈分离。
半个多月后,东东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刘女士看着怀中小猫一样瘦小的儿子,当时就下决心要好好喂养他,让他快速赶上正常同龄儿的生长发育水平。由于自己的奶水少,刘女士就让丈夫给儿子买最贵的、蛋白质等营养素含量最高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喝;为了让儿子多吃几次奶,她一夜爬起来五六次给他冲奶粉喝;儿子四个多月大时,她就开始给他添加米粉、蛋黄、米粥、肉泥等辅食,以让他获取更多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在刘女士的精心喂养下,东东越来越能吃了,体重迅速增长。前段时间,刘女士带着6个月大的东东去医院体检,一称体重,竟然重达18斤。医生说,由于刘女士的过度喂养,东东已经超出正常同龄儿标准体重的最高上限,属于肥胖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早产儿生长过快 长大后易患高血压、糖尿病
在人们的印象里,早产儿总是瘦小、柔弱的,似乎他们和肥胖扯不上关系,而事实是,门诊上像东东这样的1岁左右体重超标甚至中、重度肥胖的早产儿并不少见。郑州大学三附院儿保科生长发育门诊副主任医师、博士王伟提醒说,早产儿并非长得越快越好,最好是在出生后两年内慢慢赶上正常同龄儿,如果追赶太快,不仅婴幼儿时期容易肥胖,成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会更高,且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远远高于巨大儿。
这是为什么呢?王伟解释说,其实原因不难理解,早产儿出生后,为了让他们的体重、身高早点儿赶上正常同龄儿,很多家长的做法和刘女士一样过度喂养。然而,1岁左右是人一生中脂肪细胞生长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对1岁左右的孩子长期过度喂养,导致其热量摄入过多、生长发育过快,就会导致其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大大增加,甚至比一般人多很多,因此很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孩子成年后不注意饮食(如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或运动过少,就会造成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肥胖问题就会更严重,相应地,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和肥胖关系密切的疾病的风险也会高很多。王伟说。
早产儿有个追赶性生长期 合理喂养即能赶上正常同龄儿
很多家长觉得早产儿先天发育不足,所以后天得好好补一补,其实大可不必。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室李辉教授说,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出生时体重轻的婴儿会出现加速生长,而出生时体重重的婴儿则出现了减速生长。这是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轨迹、向着遗传所确定的目标前进的。出生时体重轻的早产儿为了接近遗传所确定的生长轨迹,就要采取追赶生长的方式,即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长,以便重新回到其原有的生长轨道上,医学上称之为追赶性生长。
家人多分担 有助于顺利断奶
很多母乳喂养的妈妈预备秋天给宝宝断奶(母乳)了。对于孩子和妈妈来说,断奶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那么,该怎么科学断奶呢?
母乳喂养最好到两岁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中提到: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上。
张思莱表示,断奶的时机,最好是孩子已经对吃母乳不再感兴趣,自己主动不再要求吃母乳时。当孩子已经满两岁时,家长应该有意识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以达到自然离乳的目的。
春秋季节适宜断奶
张思莱建议,在给孩子断母乳前应该先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如果是两岁以内的孩子,断母乳前应先习惯相应阶段的配方奶。让孩子能够接受配方奶,孩子断母乳后能够由配方奶来代替母乳的营养,配方奶是帮助婴幼儿顺利实现从母乳向普通膳食过渡的理想食物,不宜直接饮用鲜牛奶。普通液态奶会给幼儿肾脏和肠道造成较大的负担,因为普通液态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母乳的3倍,矿物盐含量比较高,由于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直接喂液态奶会对幼儿肾脏和肠道造成较大的负担。
其次,如果孩子三餐饭菜所提供的热量已占全部食品热量的2/3,就具备断母乳的条件了。
此外,断母乳最好选择春、秋季节,以及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季,很容易因断母乳而引起孩子消化系统不适应,从而患病。
孩子自信心的11大“杀手”
1.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
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从小一直遥遥领先,有的孩子则在某个阶段受到激发,发展起来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基础没有打好,能力没有开发出来时,突然给他设定过高的目标,父母逼着,尤其是小学的孩子对他自己能力的了解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知道什么叫准备,什么叫操练。
比较负责的教师会告诉孩子这个需要练习,怎么练,练多少遍。假如说没有遇到好老师,他不知道怎么操练,这时给孩子树立不适当的目标,由于他对自己能力的不自知,他也同意了。你可能给孩子讲:去年谁的孩子都做到了孩子相信了,然后他去努力了!然后不能成功,孩子就受挫了!这个孩子会相信自己不行,能力不够!一旦这种失败的感觉存留在孩子的记忆里,以后会在相同情境中自动的调出来。有一些学生在考研究生过程中,每次一到关键时刻就状态异常,导致失败。实际上就是从前失败的感觉在作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受不该经受的挫折!
2.没操练却希望卓越表现
家长在看护孩子过程中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可能准备了很多年,因为孩子绝对有互相比较的心理。
我女儿刚上初中时曾经非常沮丧地对我说:老师布置练习题在黑板上还没写完,有的同学就已经做完了,这是对其他孩子多大打击!原来这些孩子参加化班、奥班早就做过!这本身就给孩子很大压力,你没有操练过,没有积累,家长就要求孩子达到那个标准。这样比较,落在后面是毫无疑问的。
我女儿在小学六年级时,她的很多同学都去参加教中学课程、教竞赛试题的各种补习班。女儿问我的意见时我说:我认为一个孩子在一个年龄阶段就应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正常的教育就可以了。我女儿说:我想去听听。我说当然可以。她听了一次,回来就感觉受挫了,对我说:爸爸我听不懂,他们在讲初二的课程,我根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我说:那就不要去了吗!那不行,我不去不是更差了吗!你不是没上初中吗,只要你上初中时把课程学好,然后就能学习初二课程TuLaoShi.com,他们现在把初二课程学完了,初二时学什么?我并不想让你成为神童,你正常成长就可以了!正常地读大学,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就好了,何必和别人比较这些呢!这样,上初一时,女儿班上上过化班、奥班有5、6个孩子,给女儿的压力特别大,我对女儿说:你一定按自己的适应程度来,不要和人家比,这种比较没有意义。到一年级下半年,那些孩子泯然于众,以前的优势积累没有了!别的孩子通过正常学习也都学会了。所以,我女儿对我说:我现在在班上,数学完全没有问题了!
慢慢让孩子把该学的学完就可以了。我们家长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不懂孩子在同龄人中竞争策略。盲目要求孩子,人家的孩子练了九年的提琴,你都没有练过,去和人家比,这样绝对不行!这样等于我们逼孩子跳过他们无法跳过的坎,最后孩子伤了自信心!
如何锻炼宝宝数字感知能力
如何才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和巩固数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很重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数学逻辑智能
智能开发关键词:数10以内的数字/能够认识简单图形/会5以内的加法/能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归类。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家长和老师的教学下,逐渐掌握了数字的概念和大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记住数字的顺序。这个时候的宝宝,数理逻辑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往往只能记住简单的10以内的数字顺序,聪明的宝宝能倒数10以内的数字。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数字大小的不同,进行比较等等,比如说,我们可以把苹果分成两份,一份3个,一份2个,让宝宝去比较多少。这样的活动,对建立宝宝对数字的认知很有效果。
能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形等等各类图形形状。宝宝对形状的认知虽然还处于较弱的状态,但是已经可以认知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形状,对于日常接触的事物,也开始慢慢能辨别出它的形状。拿玩七巧板来说,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将不同形状的七巧板安放进不同形状的模子中。
1.生活中巧妙建立宝宝的数字概念
宝宝对数字的认识往往是从口头数数开始的。最初,宝宝们能够对10以内的数字进行口头数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数,有些宝宝甚至可以数得像顺口溜一样又快又流利。但这时候的宝宝对数的实际意义并不了解,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比如宝宝可以顺口背出1、2、3、4、5、6、7、8、9等,但如果你在桌上放几个苹果,让他边用手指着苹果边数,则很难数对。这也就是说最初宝宝还不具备真正的数字概念,所以也不会按物点数。
如何才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和巩固数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很重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比如说家里买了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摆在桌子上,妈妈点着水果数一遍:1、2、3、4、5,然后让宝宝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数一遍;然后妈妈把水果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边,一边两个,一边三个,让宝宝自己数数两边的水果,哪边多,哪边少;最后,妈妈可以让宝宝数数家里几个人,问问宝宝如果每个人一个,该怎么分;起初宝宝可能没办法很快地做出反应,妈妈可以让宝宝拿着苹果,自己来分一分。通过实践让宝宝能够按照语言的指示拿出数目对应的实物。分水果的游戏,是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效果的方式,可以多与宝宝进行这样的游戏。
生活中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宝宝掌握数的概念。比如让孩子数数自己有几个玩具、让宝宝和自己一起掰着小手指数数;或者如上述例子所讲的,多让宝宝为家里分发食品等等。经过多次类似的练习,宝宝就会逐渐学会按实物数数,对数的概念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牢固。
2.利用教具锻炼宝宝的数字感知能力
3岁左右的宝宝,正处在对身边各类事物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开始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不失为明智之举。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当作教具的身边小物,比如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食物、屋子里的格子地板等等,聪明的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些教具来锻炼宝宝的数字感知能力。简单的做法是让宝宝自己数数,还可以让宝宝利用这些教具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等。
宝宝很喜欢吃糖果、巧克力这些零食,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为宝宝准备糖果和巧克力等零食的时候,选取一些造型不同、颜色各异的品种。在宝宝想要吃零食的时候,家长把糖果和巧克力放在一个盘子里,对宝宝说:宝宝,你找找盘子里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啊?盘子里有几块绿色的糖啊?这样的问答可以引导宝宝把相同的形状或者颜色挑出来,放在一起。然后让宝宝自己数一数,圆形有几个,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或者各种颜色的糖果各有几个。
别让孩子总吃“三级零食”
营养学专家提醒,含添加剂多的食物少吃为妙,尤其是三级零食,家长最好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小孩一到超市,就会在零食货架旁挪不动步子,看见花花绿绿包装的薯片、饼干、糖果就会伸手去拿。近日,一项调查又给家长们提了个醒。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包括零食)添加剂含量多。营养学专家提醒,含添加剂多的食物少吃为妙,尤其是三级零食,家长最好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现状:
孩子最爱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
调查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彭珊珊说,本次调查对33个类别的489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图老师统计,发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中含添加剂多,如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方便面: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火腿肠: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果冻: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冰激凌: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些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奶茶: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薯片: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一种鲜味剂)等,这两种都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由于薯片添加的膨松剂、增味剂大大掩盖了油和盐的味道,因此即使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一整包薯片也不会觉得油腻,但摄入油分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等。
专家还提醒家长,若孩子有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