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查
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色觉检查
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ilijiancha/)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
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外眼检查
1、眼睑
(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
(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
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3、泪器
(1)视诊: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如泪腺有无肿胀、泪点是否正位和是否开放、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溢泪。
(2)触诊:检查泪囊时用食指挤压泪前嵴观察有无触痛及波动感,有无脓液自泪点逆流出来或进入鼻腔。
4、眼眶
检查眼球突出度、触诊眶内压、观察眼球运动、观察有无眼眶肿瘤、炎症(炎性假瘤、眶蜂窝织炎、眶脓肿)、血管畸形、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
斜视检查
1、眼位的检查
(1)目的:是否存在斜视、是否存在假斜视及眼位偏斜的度数
(2)方法:
①遮盖法:遮盖法是通过破坏被检查者的融合功能,发现眼位有否偏斜。被检查者双眼应具备一定注视能力,并无眼球运动障碍,才可获得可靠结果。
A.交替遮盖法:为揭示斜视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检查距离为33cm和6m,被检查者注视调节视标,遮盖一眼4-5s后迅速转移遮盖另外一眼,通过观察去遮盖眼瞬间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
B.遮盖-去遮盖法:此法为检查斜视方向及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隐斜和显斜。被检查者注视远距离调节视标,遮盖一眼,观察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去遮盖时观察双眼运动方向情况,再更换遮盖眼观察,出现运动为显斜,并根据其运动方向,判断斜视类型(上、下、内、外)。
②角膜映光法:被检查者以自然姿势注视正前方视标(33cm处),根据观察双眼角膜的光反射点(映光点)的位置及光反射点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加以判断。角膜映光点每毫米的移位相当于视轴偏斜7度(15三棱镜度)。
2、眼球运动
眼球运动的诊断眼位有9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ilijiancha/)第一眼位:头位端正,双眼正前方注视时的眼位。
第二眼位:眼球正上、正下、右侧、左侧注视时的眼位。
第三眼位:眼球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视时的眼位。
检查时,9眼位都要查到,再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各肌肉间有无功能亢进或减弱现象。眼球水平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点连线为内直肌功能正常。水平外转时,外侧角巩膜缘到达外眦角为外直肌功能正常。上转时,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转时,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眼压检查
对眼底杯盘比大的或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及有青光眼典型症状者建议其做眼压检查。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方法:开启仪器后,调整被检者头位,使其角膜位于观察镜视区内,并将定位点移至聚焦清晰的圆环正中,令被检者注视定位点,仪器即会自动完成测量。
眼部检查的意义
婴幼儿期
在婴幼儿期,一些眼部有异常体征的婴儿、有眼部病变高危因素的,相应进行眼部体检的机会可能较多。但其他看似正常健康的婴儿,也应定期检查眼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小儿低视力的发病率和可治愈率与早发现有密切关系,一岁时由专业眼科医生检查是目前认为最合理的普查方式。
学龄前与学龄期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及配合许多眼科检查。如视力、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等,而且这段时间还是视功能的可塑阶段,通过定期普查,可及早发现和治疗弱视、斜视等。另外定期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眼,有助于近视的防治。
儿童眼部检查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可筛查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血管发育不良、因为新生儿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致盲,因此要求对新生儿及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医学上讲在矫正胎龄=出生前怀孕周数+出生后周龄),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检查时间: 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
新生儿泪囊炎
多发生于出生后三个月内,症状表现为溢泪或有分泌物,对于治疗时机,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新生儿泪囊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可能会出现炎症急性发作并向周围扩散;泪囊长时间扩张会使泪囊壁失去弹力,日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另外,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对眼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对于新生儿泪囊炎必须及时治疗,尽早去除隐患。
检查时间: 多发生于出生后三个月内
注意问题: 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不要自行诊断以免进入误区。
儿童斜视与弱视
从儿童主动可以配合检查起(即三周岁以上)如发现有眼位不正或视力下降,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治疗,一般选择戴镜矫正,部分斜视患儿可选择手术治疗。
检查时间: 从儿童主动可以配合检查起(即三周岁以上)
注意问题: 斜视及时佩戴眼镜可起到矫正眼位作用
儿童屈光不正
即近视、远视和散光,多发生于学龄儿童,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疲劳、遗传等因素引起,因此学龄儿童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有无屈光不正,一般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对于已发现的近视、远视、散光应及早治疗并且按时复查。
检查时间:学龄前期和中期,或以发现视力不良者
注意问题:定期检查(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按要求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