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儿多无屈光不正,可因眼眶的解剖,眼肌筋膜的异常,不正常的辐辏兴奋,双眼视觉反射不巩固的小儿,也能形成对眼。
(2)出生后早期发生的单眼视力障碍,如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因为在小儿时期辐辏兴奋十分顽强,仅用一眼视觉兴奋几乎无法控制辐辏兴奋,日久在大脑皮层产生惰性兴奋灶,最终产生对眼。
有一些儿童给人看起来双眼球转向内侧像对眼,但到医院给眼科专科医生检查又不是对眼,这部分儿童多数是因为鼻梁向来发育比较扁平,或两眼之间的皮肤比较宽遮住了双眼球内侧的大部分或全部球结合膜即白眼球的部分。看起来双眼的角膜即黑眼球紧挨着眼内眦的皮肤给人一种有对眼的感觉。这并不是真正的眼球内转。眼球还是正位的,只是扁平的鼻梁及双眼内眦的皮肤遮住了双眼内侧的白眼球造成了对眼的假像,我们也称为假性对眼或假对眼也可叫做内眦赘皮。
区别真假对眼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将鼻梁处的皮肤捏起用电筒照射鼻梁处灯光落在双眼瞳孔中央就为假性对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侧部分就为真性对眼。
假性对眼因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医治。随着年龄长大鼻骨发育,内眦皮肤被鼻骨撑起提上去。对眼的感觉也就消失了,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的对眼不用治长大就好了。实际上就是指的假性对眼。一般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眼肌尤其是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宝宝通常又非常习惯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与自己的父母交流。再加上婴幼儿时期宝宝的鼻骨不发育,两眼距离较近,年轻的父母在与自己孩子对视时总觉得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2~3个月后宝宝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真性对眼则一定要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假性近视对眼具备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体三级视功能。真性对眼则不具备这三级视功能,必须及早治疗以建立这三级视功能,否则年龄大了再治仅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响孩子从事某些精细的工作及驾驶机动车。如果宝宝已有对眼或斜视就更要引导宝宝向多个方向注视来加以矫正,到了3岁仍不见好转,应找眼科医生诊治。
1、验光配镜:应用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大瞳孔,先检查眼底有无病变,然后再做详细的验光,确定屈光不正的度数,有远视或远视散光者,应给予配镜矫正。不少斜视戴一段时间眼镜后,眼睛不斜了,或斜视度数明显减少了。对于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坚持戴镜,看远看近都要戴,不可间断,一般坚持戴半年左右就可以看出效果来。戴镜后应每隔1年验光1次,以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调整眼镜度数。
2、遮盖健眼:对双眼屈光参差相差太大或单眼远视且视力较差者,可采用遮盖健眼法。目的是戴镜后让斜眼看东西,多受一些光刺激,促使视网膜发育。如经遮盖健眼治疗后斜眼视力有所提高,需戴镜检查斜视度数,如斜视度数明显减少,则需坚持遮盖,每月查1次视力和斜视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3、同视机训练:有斜视的儿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到医院行立体镜或同视机训练。斜视的儿童戴眼镜后视力得到了矫正,但双眼视觉功能往往仍有障碍,这些训练不仅对斜视的位置矫正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和立体知觉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手术治疗:经上述方法治疗1~2年无效或仍有斜视的儿童,或斜视治疗过晚者,则需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进行手术矫正。
有对眼家族史的宝宝,尽管外观上没有对眼,也要在宝宝2周岁时检查一下眼睛,以确定眼睛的健康。其实,生活中只要家长仔细观察宝宝眼睛的发育和变化,小儿对眼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小儿对眼,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变化睡觉的体位
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在护理上不尽心,就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宝宝的对眼症状。如经常只让宝宝看一侧来的光线,不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或者把婴儿床上的玩具挂得太近,使宝宝的双眼经常注意近物等等。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使光线投射方向经常改变,今天头向左,明天头向右,隔日交换,这样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只转向一边。
2、用眼卫生
要经常注意宝宝的眼部卫生和用眼卫生。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另外,玩具不宜太小,童话书字迹要大、颜色不要太浅。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玩小玩具和看书,否则会使眼睛经常处于内对眼位而诱发对眼。
3、正确看电视
宝宝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宝宝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宝宝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对眼。
4、防治新生儿对眼
初生婴儿的眼光只能短暂地停留在一个物体上,1~2个月后才能较好地集中视线,这时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玩具,如气球或吹塑动物玩具。小宝宝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对眼的作用。
玩具位置应在宝宝仰卧时胸部正上方、视线所及处。大的玩具可挂得高一些,距宝宝约70厘米。小的玩具可略低一些,但不应低于40厘米。注意不要挂在眼睛正上方,也可在各个角度多挂几个,以免宝宝只注意一点。玩具应选择色彩鲜艳、结构简单、体积较大、带有音乐声响的,种类不宜太多。家长还可在一旁缓慢移动玩具,训练婴儿目光随之移动,还可在宝宝耳边轻轻地摇铃,使其跟着声音做转头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