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满6个月之前,母乳完全能够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当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仍旧建议持续哺乳至2岁或2岁以后。也就是说,添加辅食就是离乳的开始,至于何时彻底完成离乳,则视宝宝和妈妈的具体情况而定。
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宝宝的身体会发出一些讯号,6个月大是一个基准值,有些宝宝可能在5个多月时就已经准备好,而有些(特别是过敏儿)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以下有几个观察点可供参考,当宝宝开始对其他食物有兴趣、能够坐好、舌部发展良好、不再把食物往外推的时候,基本上就代表可以添加辅食啦。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从稀释果汁、稀饭等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高宜玲医师在此特别建议,不要只给宝宝淀粉类食物,除了米粉外,还可以加一些水煮鱼肉、牛肉、豆类等更多的营养素。在添加辅食的初期,一次只给一种食物,在观察几天之后,如果宝宝确实没有过敏反应,再循序增加其他食物。随着辅食种类的日益丰富和进食量的逐渐加大,宝宝将逐渐改变以乳品为主的饮食习惯,这时离乳计划便已经成功了一半。请注意,我们不需要在辅食的食用量上太过计较,以轻松的心情和良好的用餐气氛引导宝宝更好地接受辅食,这才是成功离乳的关键。
计划2:注意宝宝情绪反应
依赖?饥饿?
在离乳的过程中,当宝宝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辨别,到底是因为肚子饿的生理需求需要满足,还是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感太强或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比如妈妈正在打电话,而宝宝却要钻进妈妈怀里去吃奶,那就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妈妈不喜欢这样讨奶喝的行为,不妨放下电话,并带宝宝出去走走。如果宝宝有睡前喝奶的习惯,可利用睡前故事来中断这顿奶。如果宝宝习惯性地早起,并赖在妈妈的身上喝奶,那么妈妈可以更早一点起床,让宝宝无奶可赖。
辅食喂养时机
许多妈妈担心宝宝的辅食接受度不佳,进而更加难以离乳。其实,离乳并不是让孩子乖乖吃饭的灵丹,最重要的是找出让宝宝愿意吃饭的办法。在宝宝感觉又饿又累、对辅食完全没兴趣的时候,他只想讨点方便又习惯的母奶来喝,这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要提高宝宝对辅食的兴趣,就要在宝宝还不是很累很饿时给予辅食。
满1岁之后,宝宝能吃的食物种类大大增加,全脂鲜奶、豆浆或薏仁、豆奶等植物奶都可以,有些宝宝孩子甚至已经能够接受大人的食物,妈妈不妨随身带把小剪刀,为宝宝将鱼、肉、菜等剪碎,以方便咀嚼,而母乳则可当做辅助营养品,继续给宝宝提供营养和抗体。
掌握关键时间
在执行离乳计划的时候,时间非常关键。就宝宝的成长状况来说,1岁前和2岁之后的离乳难度都比较小。这是由于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似懂非懂的时期,情绪反应的波动比较大,而2岁之后其认知力、理解力及语言表达力都比较成熟,沟通起来更为方便和有效。
不同妈妈,不同做法
离乳计划的执行又因妈妈是否为职业女性而有所不同。如果妈妈是上班族,那么在宝宝满1岁之前,不妨逐渐减少白天挤奶的次数,下班回家后仍旧持续哺乳。如果是全职妈妈,那么在孩子满6个月之后,就可以在两餐母乳之间添加一顿辅食,等满1岁之后,逐步由一顿辅食取代一顿母乳,让宝宝逐渐习惯把母乳之外的食物作为主食。
离乳是离开与取代的过程,少量多餐地让宝宝练习咀嚼,并体会天然食物的美味,这比大量进食更重要。有些妈妈为了节省喂食时间,就将米、麦粉直接加入奶水中喂食,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只为增加营养,也是为了帮助他更顺利地度过离乳期。
随着宝宝的成长,哺乳的情感层面变得更为重要。宝宝要求吃奶的原因有需要和妈妈亲热、需要吸吮、需要安慰、需要入睡等,或是有未被察觉的过敏或其他身体上的问题。宝宝的自然离乳,需要循序渐进的科学步骤,需要妈妈精心计划、调节以及关爱。
1、添加辅食
妈妈可以在半岁以后逐渐给宝宝添加各种辅食,鼓励宝宝吃一些黄瓜、磨牙饼干等比较耐嚼的食品,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这样,宝宝在1岁左右能够独立吃饭、吃水果、喝水,减少对母乳的依赖。
2、不主动不拒绝
妈妈可以采取“不主动,不拒绝”的策略,宝宝要吃母乳就喂,没有要求就不主动喂。妈妈对待宝宝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妈妈充满爱意地陪伴宝宝,宝宝离乳时会比较顺利;反之,如果妈妈急于离乳,会使宝宝焦虑不安,更加渴望吃母乳。
3、爸爸来帮忙
鼓励宝宝的爸爸在自然离乳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宝宝一般在临睡前或睡醒时要求吃奶,可以让爸爸来哄宝宝入睡或起床穿衣。妈妈则多采取心理抚慰,多带宝宝到新鲜有趣的环境玩耍,让宝宝逐渐忘记母乳。
4.离乳不可太快
如果妈妈用尽各种手段分散宝宝注意力,并不断安慰宝宝,但宝宝仍然哭闹不已,坚持要吃奶,这表明离乳的进程太快,宝宝一时还不能接受。表示离乳进程过快的现象有宝宝行为的改变或退步,如口吃、睡眠不安、过于黏人、过分焦虑等以及一些生理现象如肠胃不适或便秘等。
5.调整自我心态
离乳不仅结束了宝宝吃奶的需求以及快乐,也同时结束了妈妈喂奶的需求以及快乐。许多妈妈会因此感到失落,这就需要妈妈调整自己的心情,努力接受宝宝对母乳的脱离,接受宝宝“已经长大了”这一事实。妈妈要敏感地体会宝宝发出的信号,让离乳逐渐地、温和地、充满爱意地完成。
婴儿时期辅助食物的添加,实际上是帮助宝宝从乳类喂养到成人饮食的过渡,所以每个阶段的辅食添加也不同,在10~12个月期间,宝宝的辅食添加质地以细碎状为主,饮食数量也会有所增加。虽然由于这个时期宝宝乳类饮食相对减少,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宝宝多吃点,其实只要宝宝的营养摄入正常,大可不必如此。
由于10~12个月的宝宝活动能力增强,可自由活动的范围增加,有些宝宝不喜欢一直坐着不动,包括喂食物的时候也是如此,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喂食物前最好先为宝宝找个安静的吃饭环境,把能够吸引宝宝的玩具等收好,固定喂食物的时间。当宝宝吃饭时出现扔汤匙的情况,就不要再给宝宝喂食物了,此时最好收拾起饭桌,不要到处追着给宝宝喂食物,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些家长喜欢临睡时给宝宝喂奶,这样虽然宝宝可以比较安静地进入睡眠,但做法却是错误的。这样不但容易造成宝宝龋齿发生,也容易造成宝宝吸呛,当宝宝快要进入睡眠状态,意识不清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就变得较弱,会咽软骨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易使奶水渗入气管造成吸呛,重者宝宝将有生命危险。临睡时给宝宝喂奶也可造成宝宝食欲降低,在昏昏沉沉时喂奶后,当宝宝清醒时会没有饥饿感,会降低宝宝的饮食欲望。此外也会养成宝宝被动的心理行为。
断乳后宝宝营养的摄取需依靠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器官,因而容易引起代谢功能紊乱,所以在断乳时宝宝的喂养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如,断乳后宝宝依旧需要较多的热量和蛋白质,故不宜进食固体食物,应在原有辅食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为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
断乳后宝宝进食次数一般一日可在4~5餐,分别为早、中、晚餐及午前点、午后点。在正餐外,不要再给宝宝喂食零食,特别是巧克力,以免影响宝宝食欲和进餐质量,如果宝宝进食过多的零食,反而容易引起营养失调或营养缺乏症。
误区1:宝宝1岁后母乳没营养
破解:完全不科学
1、母乳的营养
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宝宝的生长需要发生相应变化。大量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脂肪、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以及对宝宝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随着宝宝辅食的增加,母乳的频率降低,但母乳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继续提供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和免疫力。所以宝宝1岁以后母乳没营养的说法并不科学。
2、母乳是种爱
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6岁左右才健全,此前的母乳为宝宝构建了天然的免疫屏障。宝宝吸吮母乳还能促进口腔发展,增强说话和阅读能力,并减少日后牙齿矫正的机会。在宝宝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给宝宝最及时、最有效的安慰,让宝宝得到妈妈的爱抚。过敏体质的宝宝更需要母乳,以保护对其他的食物的耐受力。
因此,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等权威机构,共同呼吁全球的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直到宝宝满2周岁。
误区2:断奶要坚决,说断就断
破解:突然断奶不可取
突然断奶不仅给宝宝带来心理阴影,也会给妈妈带来极大的胀奶痛苦,为将来埋伏下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妈妈采取外出,或把宝宝送到别处等手段,给宝宝突然断奶。这样会生硬地割断宝宝对妈妈的亲密感,给宝宝的情感造成创伤。还有一些妈妈在乳头上涂抹辣椒、紫药水、苦味药物等,会让宝宝感到受了欺骗,缺乏安全感,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
在离乳过程中,宝宝最需要的就是保证妈妈仍然爱自己。平时最依赖的母乳突然没有了,宝宝本身就不适应,再加上连最信任的妈妈也看不到,更让宝宝受到伤害。渐进式的离乳可以让妈妈有时间慢慢地以其他形式的照料和爱来补偿失去的哺乳,并让妈妈的奶量缓慢且舒服地减少。
如果由于疾病的原因,不得不突然断奶,妈妈应该对宝宝进行额外的照顾。
TIPS:离乳错误做法
传统的束胸和回奶药都是不可取的。束胸会造成乳腺的阻塞;而回奶药存在副作用,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