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市民李先生在庐江杭埠河蓄水库钓起一条重达近120斤的大青鱼。据悉,李先生今年35岁,家住望江路世纪新城小区,闲来无事经常外出钓鱼。
在11月9日,李先生约了朋友到合肥庐江杭埠河蓄水库钓鱼。结果一天时间过去,连一条鱼都没上钩。
到了第二天下午,李先生放了长线,结果没几分钟,浮标就突然动了,据李先生回忆,当时鱼上钩的时候他很激动,然后收线时发现,拉起来很沉。
起初,李先生还以为是碰到水下的其他东西了。之后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线还是能拉动,并且明显有东西拽着线跑,可能有大家伙上钩了。
垂钓经验丰富的李先生就不断收放线。下午4点半左右,大鱼终于浮出水面。在朋友帮忙下,李先生将鱼挪上秤,这条大鱼有近120斤。用皮尺测量发现大鱼约1.7米长。一对胸鳍就像两把扇子,背部的鳞片有普通扇贝那么大。
李先生表示,他已经联系了相关技术人员欲将鱼做成标本。然后放在家里,作为纪念。
一、长竿短线活饵料。冬季鱼活动量小,一般都一群一群地集中在较深水处,这时长竿就起到作用了。短线是便于上下活动钓饵吸引鱼儿进窝。蚯蚓、红线虫、血虫、面包虫是冬季吸引鱼开口的最好钓饵。
二、上午打窝,下午钓。冬季上午气温一般都很低,鱼儿一般不活动也不开口,到了下午气温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慢慢活动逐渐增加胃口,当遇到合适的饵料会开口吃钩的。
三、小钩、灵漂、坠要轻。冬季鱼开口小,一般要用小一点的钩(2-5号钩)。漂一定要调灵,一般散漂好于立漂。坠要轻是因为冬季鱼口小,轻坠能明显地显示鱼吃钩的情况,使垂钓者能及时捕捉到信息,提高中鱼率。
一、冬钓宜暖:冬天钓鱼要选择无风或微风、艳阳高照的大晴天,不钓风雨天或阴天,有时候下雪天出钓可能会有好收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iaoyu/)二、钓位宜深:钓手要选择水较深的地方作为钓位,冬季鱼儿基本趴窝活动量很小,因此在近窝钓很难有好的收获。
三、钓竿宜长:鱼儿喜欢在无干扰的环境中栖息、觅食,因此,清水的水域要钓远一点,冬钓宜用4.5米以上的钓竿。
四、钓饵宜精:冬季的鱼儿对食物很挑剔,必须根据鱼种的习性配出一款状态较好、颜色鲜丽、口味鲜香的精饵。精饵的状态上应体现以下特点:一是雾化性好,二是溶散性要好,三是持钩性要好,四是适口性要好,在口感上要体现香腥结合、粉末细腻、开饵柔软、饵料适口等特点。当然冬季最好的饵料莫过于红虫了,垂钓的时候适时引逗效果很好。可能有些钓友不大习惯用红虫,只能用面饵了。
五、钓线宜细:必须检测线的直径和强度等指标,但我们没有专用的检测工具,只能先凭手感检查线体的平整度、复原性和柔软度。在光亮处观察线体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后在实战中再测线的直径和拉力,主线0.6~0.8号,子线0.3~0.5号,子线长5~6厘米,这样相对较细的主线可以减少线和水的张力,保证信号平稳传递。
六、钓漂宜小:从用途上选择浮漂,竹脚、短身或中长身、中长或长硬尾浮漂的特点是翻身快、下沉快、立得稳。视鱼情选择不同号数、不同吃铅量的浮漂,要用吃铅量大、漂身粗的浮漂漂尾粗的浮漂一般选用碳脚、中长身、中长尾的漂,这种类型的漂下沉快、抗干扰。
一、深、浅水域交换试钓。冬天,深水区的水温要略高于浅水区,鱼就会很自然地游到深水区来取暖。到中午11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太阳出来,浅水区域的水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开始升温,这时,鱼又会游到浅水区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觅食。这就要求我们在冬钓时,早晚的钓位应选择在深水区,午时的钓位又要挪到浅水区来。
二、有水草或倒树的地方。草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氧气,这里的氧气要高于其他地方;有树木倒在水中因长时间泡在水里,树木会产生许多的微生物,它们是鱼类充饥的美味佳肴。所以,这些地方最容易聚鱼,也是我们冬钓中不能忽视的宝地。
三、出、入水口。大家知道,出入水口的水是流动的,含氧量高,加上水面上漂浮的微生物和树上落下来的昆虫,都会随水的流动飘到这里来。
四、老钓位。人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常钓的老钓位,也是冬钓的首选之地。因为这里常年有吃的东西,鱼类就会对这里产生记忆,只要气温和水温适中,它们首先要光顾的就是这里。
五、看鱼情、观鱼星。冬天如长时间不上鱼,我建议钓友们起来转转,走走看看,认真观察周围的水面情况,哪里的水面上有气泡,就离开钓位去追追鱼星。俗话说,冬天钓鱼要靠人去找鱼;不能等鱼来。不上鱼的情况下,多走几个地方试试也无妨。
一、依据气候变化换位打窝:冬天来临,气候已经变得相当冷了。我们打窝就要注意选择,讲究打法了,一定要坚持少打勤补的原则,广种薄收。具体做法是,在不同深度的地方多打几个窝。如早晚选较深水域打窝试钓,因早晚天气较冷,水也比较凉,鱼会游到深水区取暖。到了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就应到浅水区域打窝试钓,因为午时的暖觅食。无论在浅水区还是深水区,最好在我们钓位的左右都打上窝子,因为冬天鱼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都比较,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找鱼钓,不要只打一个窝子等鱼来。
二、依据气候变化选择窝料:打窝两三个小时才会发窝,如钓位选择不当,有时一天也不会发窝。除了水温的关系以外,就是我们的窝子料不对路和钓位选择不当所造成的冬天打窝用的糟食中一定要添加含腥味的商品饵或鲜活的昆虫类饵料,以及药酒泡制的小米等,在冬季水温较凉时才会有较好的诱鱼效果。
三、少打勤补、分散打:冬天打窝不能一次打得太多、太厚,只要窝子里有饵料的味道就行了,即使是在夏秋季节,也要切忌打多。为了大面积的诱鱼,我们可以采取多打几个窝子的办法,在每个窝子里只打少量的饵料,然后轮流试钓,先钓最先打的窝子,每离开窝子前一定要少许补窝,就是要保持窝子里始终有味、有吃的。如我们打的比较分散,昆虫在一定范围的水中活动着,周围的鱼闻到昆虫的气味或看见昆虫在活动,就会陆续到此一游,即使只来一尾大鱼,吃完了这一团,旁边还有好多团在继续起着诱鱼的作用。
1、宜钓晴天不钓冷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饵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反之,若是阴雨骤冷天气,除北方冰钓外,任你心急手痒,也不宜出门,因为三九天的冷,鱼饵本来就已经进入冬眠,要是在连续几日骤冷,其水温就更会下降,一般都低于适合鱼类觅食最低5度的临界线而致使他们停止了摄食,所以,这时候,不管在什么水域垂钓和钓位多深,都很难有渔获。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雾尚未散去,日照还没有使水温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的逐渐减弱是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到5点钟后,由于冬天的早晚不仅鱼儿都在深水,更因为这时与午间水温温差使鱼儿又感不适,同样难钓。
2、宜钓熟地不钓生
这里所指的熟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经常去的钓场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风向及日照阴阳,了解和掌握了四周或两岸所钓位置的深浅及探出的坑,石窑里是否藏鱼,二是对鱼的大小,鱼群稀密,食性偏爱和摄饵频率及漂讯反应的强弱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冬钓,为何要在这些方面较之春夏秋季更加讲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鱼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鱼,前者,无论在任何水域,即便实施过程中哪里有虑事不周,但起码也能钓则少获。而后者,即便某水域鱼儿很多,但由于他们少吃多动,如果钓者在冬钓时还是像其他季节那样随随便便的下竿,随随便便的用饵或在某个环节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难钓到鱼了。
3、专钓鲫鱼不钓混
冬天,尽管因水温下降而不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则使他们少吃,少动,进入冬眠,可这时的温水性鲫鱼,即便水温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样摄食。尽管不及春夏秋好钓,但只要找到了他们的栖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钓获。
然而,这期间,淡水中的其他大鱼,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会像鲫鱼那样轻易咬钩外,更在于他们的觅食水温温差要比鲫鱼高出2~3度,所以,只要进入立冬后的小雪节气,即使出钓农村经营性的养殖鱼塘,也很难钓获: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故此,凡冬天出钓,钓者在意欲所钓鱼种的选择和渔具,鱼饵的准备上,只应考虑专钓鲫鱼,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样,鲫、草、鲤、鲢,混钓一塘,有啥钓啥,格杀勿论,真要这样,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失误。
4、深钓适度不钓很
有句鱼谚“冬钓深”。这也是钓界老前辈从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广为运用。 但是,深夜并非越深越好。根据鱼类有关季节,水深,水温资料显示,寒冬,水深3.5米,水温便能达到3~5度,则可适合鱼类栖息藏身。也就是说,冬钓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钓很深钓点,情况又会不一样。
当然,冬钓,深是前提,但是有条件,具体的讲,也就是一般不能低于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间,凭自己经常择地选点的经验,力求找到,找准鱼儿的窝点这才是关键。否则,倘若你的钓点无鱼,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无济于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冬钓,一定要走出深的误区。
5、静钓守窝不钓奔
冬天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撒喂3 ~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施钓换窝的时间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即换还是守。
冬季,根据鱼类少吃少动这一生存习性,撒窝后,即便诱饵属于浓香型,能刺激他的视觉和嗅觉,但至少也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有有鱼近窝,这期间,钓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否则,就习惯性的频繁换窝,换来换去,结果,每个窝子往往是人走鱼进,人到鱼溜。越换越勤,越勤越换,东奔西走,这窝那窝,一无所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冬钓,钓者要耐住静守,切勿勤换奔走。具体方法为:当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还不见有鱼讯的任何反应,则可考虑换到同时撒喂了诱料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没鱼讯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差五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在移情别恋。毕竟是冬天,能钓获就算知足,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6、宜钓暗草不钓明
钓鱼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钓友都懂得的一项基本常识,但是,草还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长在溪河塘堰的两岸周边,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正式这个原因,入冬后,特别到了隆冬时节,尽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盖水面而看似他们会在此处栖息藏身,但实际上这种水位的水体温差环境,根本就不适合鱼冬季耐寒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所以,这期间,钓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钓。
暗草,一般都在离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长,因为这里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叶草,也长不出水面,像这种隐欲可见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适合冬季鱼类的水温环境外,更在于水底草丛障碍最容易歇鱼,藏鱼,只要钓者在岸上能发现水域中有似现非现的黑压压一片暗草,在选择稀疏处的草隙喂窝,并注意防止挂钩,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钓位。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