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难道对心理也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健身不但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还能调节人们的心态,使其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
1、培养自信的好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每一个人都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虽然是人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但也是人们产生悲观情绪的源头,面对压力,很多人都会因为强烈的挫折感慢慢不再相信自己,开始对自己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并因此一蹶不振。其实健身也是一样,刚开始都不可能马上就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和效果,都是从基础的目标开始努力,每一次进步都会让自己感到十分兴奋和开心,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暂时无法逾越的瓶颈,如果此时选择放弃,将肯定会让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不甘心之余,只能告诉自己一定能行,给自己打气,靠着这股信念咬牙坚持下去,当有一天通过努力真的突破瓶颈,出现质的飞跃的时候,那一种成功的喜悦和征服的自豪感会让自己真正体会到自信带来的神奇力量,然后再把这种信念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应付各种各样的压力时,还有谁会轻言放弃呢?
2、自我调节的调节剂
人们每一天都在重复做着很多相同的事——工作、学习、生活,平淡无奇,毫无新意,时间一长难免出现疲劳甚至厌恶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调节一下疲惫的身心,舒缓一下那根已绷得很紧的神经。适当的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不但能够转移注意力,让大脑得到新的刺激点,而且还能在新的刺激点中得到一种情绪释放,从而让疲惫的心态得到放松和休息。经过调节过的心态,就像汽车加满油一样,又会开足马力回到生活中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到健身房出一身汗,心情就会有改变,为什么呢?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健身过程中人体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内啡肽”可以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帮助人们排遣压力和不快。
3、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现在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适应压力的情况,不同程度出现抑郁心理的现象,出现抑郁倾向的人往往因为无法面对压力而出现消极情绪,开始逃避社会,不再愿意面对一切客观事实。而参加健身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主动迎接挑战的积极心态,在让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对心理产生一种暗示,那就是积极面对人生,不再恐惧压力,变得更加自信。有资料表明,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仅为0.01%。
在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那就不要荒废了大好时光,有空多去健身房活动活动,在汗水中去享受健身带来的活力!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英国三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童年积极自信的人长大后较少患肥胖、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 内控与健康 积极自信就心理学而言属内控心理控制源的显现。 心理控制源概念最早由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提出,亦称控制点、控制观,指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即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责任的认识和定向。心理控制源分内控和外控两种,前者把责任归于个体的一些内在原因,如能力、努力程度等,后者把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因素、运气等。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超过7500名英国人,发现10岁时显现内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调查者30岁时体重超标几率更低,对自己健康状况有较为积极的评价,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小。 项目首席研究员、南安普敦大学教授凯瑟琳·盖尔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童年时心理控制源为内控的人长大后各方面表现更健康,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影响行动结果的能力更有信心。”这类人自尊心也更强,会鼓励自己养成健康的习惯。 长期调查 这项研究是一项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长跟踪调查的一部分,所有接受调查者均1970年出生。 最初,11563人10岁时接受问卷调查,以确定他们的心理控制源为内控还是外控。接受调查者需要回答好成绩是否完全靠运气,是否经常感到努力也没用,事情从不向好的方向发展等问题。 研究人员在接受调查者30岁时成功回访其中7551人,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并让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童年时表现为内控心理控制源的接受调查者30岁时对自己的健康满意度更高,出现超重、肥胖或正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比例低于平均水平,女性患高血压的几率也较低。 控制源可控 研究显示,童年时显现内控心理控制源、感觉自己对人生具有较强掌控力的人成年后身体更健康。 心理控制源常被视为性格的一部分,但也有证据显示,个人心理控制源的形成取决于童年经历,如与父母的交流等。 盖尔说:“一些父母鼓励子女独立思考,帮助子女理解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子女会较多体现内控心理控制源。” 她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控制源可以人为控制。 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身心医学》杂志上。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