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的乖乖聪明、漂亮,曾是个乖巧的女孩。可自从带她长大的阿姨离开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常常发脾气,无端哭闹,谁也拿也没办法。以前的小乖乖简直变成了一个暴戾的小公主。妈妈为了诊断一下乖乖是否精神上出了毛病,带她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诊断结果是乖乖并没有什么精神上的问题,只是由于朝夕相处的阿姨离去,使得她失去了多年的伴侣,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规律,缺少了原有的关注和照顾,心理上长久以来在呵护、娇惯、情感的交融中产生的依赖感被动摇了,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她的种种作法是她不安焦虑情绪的发泄,也是在寻求新的依赖。
不仅如此,乖乖的种种行为表现,还同她这个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2岁至5岁,被称为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我"的意识,感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们有了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要求,并且这种意识的发展是以心情急躁,不听话,不顺从,反感别人的限制和干涉的逆反行为特征的。当然她的一些过激表同家庭在教养上的娇生惯养,过份迁就,放纵有很大关系。
如何对待孩子闹脾气,这可说是父母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让孩子少发脾气了不发脾气?发起脾气如何对待?我们可采用如下的做法:
要避免发生。尽可能的多给孩子一些关注,用一些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
对孩子的讲话和提问及时做出反应和回答。同时教会他们提要求的正确方式和规则,使其学会同人沟通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不要让闹脾气得逞。要让孩子知道发脾发是不好的行为,这种举动毫无意义,它不能帮他得到什么和逃避什么。一般的做法是:
1、置之不理。孩子发脾气,是为了达到目的引起注意。在气头上关照一般也不会使情绪转好。不去理他,孩子就会感到发脾气没什么用。
2、转身走开。孩子发脾气,你尽管干你自己的事,无视他的表现。如果他总围着你转,这表明他需要听众,千万不要看他,否则他会得到鼓励,闹得更起劲。
3、适当的劝说,帮他摆脱窘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4、不要再议论。孩子脾气发完了,就不要再提起,好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否则,孩子会知道发脾气对你的影响,下次他还会那样做。
家长要以身作则。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否则可能孩子会仿效你爱发脾气的习惯。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2-5岁的孩子,发脾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爱发脾气的孩子,一般都是容易产生挫败感的,这与孩子的年龄、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有关的。从孩子的认知上看,由于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决定,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是不满足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有时候甚至是打人、“绝食”。
若孩子只是偶尔发发脾气,也不过分,就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发脾气并不是坏行为,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爱发脾气的孩子也绝不是坏孩子。但问题是,现在许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其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如果加上父母对自己的情绪也疏于管理,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想让孩子不发脾气都难。
所以,孩子性格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父母给的,而发脾气习惯,则全部是父母“示范”和惯出来的。因此,帮助孩子自己找到情绪体验背后的原因,学会情绪管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管怎么说,家长遇到孩子发脾气是很正常的,而遇到后的处理方法,也简单之极,就是用心倾听、认同情绪、探究发脾气的背后原因、对症处理、事后处理五步。
第一步,用心倾听
当孩子已经发脾气以后,由于其情绪的不稳定,此时家长就需要保持平静,温和地做出倾听反应,先让孩子感觉你在关注他,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如果上来就强行制止、训斥指责或劝慰,孩子反而会变本加厉。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发脾气是,其表达一定比平时不清晰,所以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身体语言和进行适当的猜测。
理论上,当孩子发脾气时,你用心倾听时,是可以猜测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的。但是有意思的是,根据我井中月的经验,在孩子发脾气的初始期猜测原因,除个别比较明显的情况,其他几乎都很容易失误,甚至被孩子误导。原因很简单,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就算你猜对了,孩子往往也说不是,再猜也都是错误了。
第二步,认同孩子情绪
孩子发脾气,就是一种情绪发泄,宜疏不宜堵。所以,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在先,也要给孩子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甚至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妨允许孩子进行一些活动,如在纸上画画、打枕头、被子等柔软的物品,来发泄情绪。当然,此时家长的语言安慰、肌肤接触的拥抱,都是很好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选择。
其实,认同孩子情绪是可以和倾听一起做的,就是用眼、表情、耳来倾听,用身体接触、放松的体态、轻柔的抚摸来认同情绪。这两步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来判断,一般家长共情的好,孩子情绪转换就快。所以,孩子发脾气你认同情绪时,就不要和孩子讲大道理、埋怨、预言式总结、批评了,这些都容易使战火复燃。
第三步,探究发脾气的背后原因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除了精神病,没有人会无缘故地发脾气,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常”的理由。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其没有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不能按照成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做。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过多的猜测孩子的原因,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分的依赖。
当然,不管怎么做,家长孩子应好好找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这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劝慰和真正帮助孩子,充分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紧张与压力,慢慢让其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做到与其他人的有效沟通。这样才能使家长的对症处理才能有效进行。对于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可以参看《6角度37条谈孩子发脾气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四步,对症处理
在解决孩子发脾气的处理原则上,其核心是:对孩子正当、合理的需求,应主动、尽量满足,而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则“温和而坚持”地不能满足,同时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当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有可能会使孩子的脾气死灰复燃,这就需要家长重复上面的步骤。这也是明确告诉孩子,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对于死灰复燃的孩子脾气,家长一定要“温和而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时间太长而失去耐心,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你这次费心了,最多再有几次,孩子就会知道发脾气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但家长的妥协,就让孩子明白了“哭闹发脾气”是可以当成对付父母的武器,以后你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算总时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
在具体处理方法上,我井中月想,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方法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但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以及事发当时的情境,采取什么方法就需要斟酌了。这也需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了。反正一个总体的原则是:处理孩子发脾气,家长一定要真诚、尊重孩子、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对常规处理孩子发脾气方法的点评,请参看《点评常规处理孩子发脾气方法》。
第五步,事后处理
对于教育,非常强调总结和反思,而处理孩子发脾气也是如此,这是许多家长忽略的。一般的事后处理,首先当孩子停止发脾气的时候,应该给与一定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越早停止其他人越喜欢这样。其次,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缘由,对人发脾气都是不对的,也是不尊重其他人的表现,所以应该向对方道歉。第三,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合适的情绪表达,遇到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合适行为,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上面说的步骤,只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家长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不能太拘泥了,可以随时根据当时的情境和孩子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倾听和认同情绪,你后面的推断基本都是凭借本能和经验来猜。猜对了固然可喜,可是假若你猜错了,对于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来说,你说有什么后果?
但解决孩子发脾气的最关键是,家长要在平时多进行预防工作。也就是说,可对孩子进行阳性强化,在孩子针对某事未发脾气,就必须对他进行及时表扬,例如赞许、鼓励、拥抱、微笑等等,或增加玩耍、讲故事的时间,使孩子知道你注意到并赏识他的好的表现。这样长久以往,孩子自然知道其通过不发脾气来解决问题,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解决发脾气的方法,不仅仅是针对孩子,对于成人也是有同样的效果。虽然成人间的情绪控制,和孩子比没有那么明显,那是因为我们学会了讥笑、讽刺,但实际是一回事的。而解决时,我们总是放弃倾听和认同情绪,直接猜测背后的原因。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你到底猜到几次对方“发脾气”的背后原因?
宝宝爱生气怎么办?
宝宝2周岁了,脾气可大了,自己为所欲为,屋里屋外天天走,不让她做什么,她就大发脾气,还摔玩具呢。妈妈忍不住着急,孩子这么小,脾气却这么大,该怎么办呢?
如何制住宝宝坏脾气?专家告诉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米歇尔·波芭近日做客美国“父母网”,就“儿童行为与暴力预防问题”为广大家长支招。在帮助孩子处理愤怒方面,她提出以下5条建议。
“脾气坏” 长大更聪明
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性情与其智商有关,那些"性情坏"的孩子,长到4-5岁时,智商会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