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厚三尺,非一日之馋。”不少身体过度横向发展的人认为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就能摆脱身上的肉。其实,节食减肥要注意适度,否则很可能体重没下降多少,智商却一降再降。
昨天,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一个帖子“盲目减肥,20岁少女减成了弱智”再次引爆网络。不少网友被吓住了直呼,“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相信。记者了解到,其实这条新闻早在6月份时,金陵晚报就已经报道过。不过,通过进一步采访医学专家,盲目减肥被再次敲响警钟——节食、吃药两种减肥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弱智。
案例
减肥后, 20岁女孩成“6岁娃”
两个多月前,20岁的女孩张小小(化名 )反复发热头痛,一开始她和家人都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没太重视,可是过了两天,张小小在家感觉头痛剧烈,突然浑身抽搐,这让家人措手不及。于是,母亲立即带她到中大医院就诊。该院神经内科张琳主治医师回忆,当时女孩来的时候,看上去就比较瘦削,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另外让大家奇怪的是感觉行为有些异常,不像是个正常的成年人,看上去就像是六七岁的孩子。经过腰穿最终确诊女孩患上的是“重症脑膜炎”,因为病毒细菌的侵犯,导致女孩的智力明显受影响。
记者又获悉,其实女孩张小小身体状况一直还可以,感冒都很少得,最近半年来,她总觉得自己胖,所以一直通过节食减肥。家人介绍,张小小减肥后明显抵抗力不行了,这次发烧感冒也没有好好重视,现在后悔不已。张琳主治医师指出,像张小小这样的情况不多见,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以后智力方面也不能逆转,对病人以及家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病理
细菌入侵致“脑子坏掉”
昨天,这条名为“盲目减肥,20岁少女减成了弱智”的帖子在微博上疯传,不少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吃惊之余,大家纷纷表示,看来盲目减肥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危害。也有男网友心疼地@女友吼道:“你给我好好看看,再不好好吃饭,我直接给你打成弱智!”
昨天,就这条热门微博,金陵晚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徐格林。
“太可惜了。”还没听完记者叙述,徐教授便开口叹息道。徐教授首先表示,自己还没有听过这样的病例,也没有接诊过这样的病人,“虽然成人中极少出现重症脑膜炎的情况,但是过度节食的行为,确实有可能导致这个病”。
徐教授介绍,其实病理是很简单的。首先脑膜炎一般是由细菌入侵导致人体抵抗力变差引起的。如果过分节食,蛋白质、糖分等能量摄入不足,就会直接造成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人体抵御细菌入侵能力降低,细菌入侵人体脑组织,就会导致脑神经细胞坏死,从而导致“脑子坏掉”,智商变低,也就是弱智。
警钟
节食、吃药都可能导致弱智
徐教授介绍,对于过分肥胖、抵抗不住食物诱惑的人们来说,节食“管住嘴”是件好事,但是节食一定要合理、适度,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然而,对于很多爱美的女孩来说,节食、运动这样的减肥方式,周期长,见效慢。正是看中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市面上开始大量出现一些号称效果“立竿见影”的减肥药物。然而,市面上目前并没有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减肥周期越短、作用越强,药物的副作用就越大。”徐教授介绍。
一些减肥药的原理是促进人体代谢,但是很容易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徐教授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两例因吃减肥药导致癫痫发作的病人。值得注意的是,“癫痫发作多了,对人体大脑神经也有影响,就是说也能导致弱智。”只不过,相比过度节食导致弱智的直接性,药物减肥导致弱智比较间接,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所以,南京女孩过分节食减肥导致弱智的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管住嘴、迈开腿”是个减肥的好方法,但是也不能管得太死、过度节食。最后,徐教授特别提醒,不管是节食、吃药的方式,都不能过分,都要维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上,遵从医生和营养专家的指导。
减肥数字
A 南京超五成学生跟风减肥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对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大学生进行了肥胖相关调查,运动不足和盲目节食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成为普遍现象。调查显示,50.2%的大学生运动量不足,体重偏轻的为23%,超重肥胖率为13%。其中女生体重偏轻者超过1/3,高达35.1%,大学生中,29.5%的人主要靠节食减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而日前,南京市疾控中心也曾对南京市6343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肥胖及减肥相关行为调查。南京学生肥胖比例为3.0%,这部分孩子需要适当地减肥。不过,令人诧异的是,50.6%的学生是在跟风减肥。
B:减肥形式
三成学生通过节食减肥
南京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有1项或1项以上减肥行为的学生数为4068人,达64.1%,其中男生、女生报告率分别为60.3%、67.0%,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报告率分别为67.1%、63.2%、57.2%。
学生自述过去30天内曾采取减肥相关行为的方式中,通过锻炼方式减肥报告率为51.93%;通过不吃肉方式减肥为12.60%;通过节食方式减肥者为31.40%;通过24h或更长时间禁食减肥为2.60%;使用诱导呕吐或腹泻方式减肥为1.07%;通过未经医生指示,擅自吃减肥药减肥为1.81%;通过捂汗减肥为2.18%,部分学生选择2种或2种以上方式减肥。
》》》5种最不靠谱的减肥法
1、过分相信减肥产品
真相:夏季的减肥巨大市场,引来了减肥产品商家的目光。很多减肥产品的广告随处可见,如“三天瘦”“一下就瘦了”。各种宣传口号都迎合了懒MM的不爱运动的心理。目前,市场上,特别是网络上的大多数减肥产品都不合格,它们或是夸大了减肥效果,或是某些成分危害人体健康。
2、保鲜膜瘦腿
真相:专家表示,缠裹保鲜膜减肥并没有科学依据。由于保鲜膜影响体表散热,造成局部温度增高,排汗增多,但多半是水分的渗透,脂肪的消耗却很少,反而容易引起湿疹、毛囊炎等皮肤病。此外,保鲜膜本身是化学物品,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其他潜在的危害。
3、汗流浃背就能瘦
真相:出汗减肥没有科学依据。据了解,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当热引起血管扩张时,血液中的水将热量传递至皮肤表面,然后随汗水蒸发,将热传到周围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出汗量可高达每天8-12升。夏天出汗只是身体调节温度的一种生理现象,和燃烧脂肪关系不大。
4、水果当主食
真相:不要以为水果代替正餐就能达到减轻体重、降低体内脂肪的效果,水果中所含的果糖会造成体内脂肪的堆积。水果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多是水分和糖分,仅有少量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人体所必需的另外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却含量甚微。如果经常用水果当餐,人体代谢所需的大量营养无法得到满足。
5、多吃鸡蛋补充蛋白质
真相:肌肉的生长确实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健美训练时,为了满足肌肉的生长,蛋白质的摄取量需达到每天1.6至2克/公斤体重,在摄入如此大量的蛋白质时,如果不会合理选择食物,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可能就是过量脂肪的摄入。
“冷暴力”已成为危害现代家庭的重要“杀手”:而这种消极应对方式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便说话,也经常是嘲笑,语言折磨。
因为和新婚妻子没有共同语言,丈夫一年不和妻子说话,生下小孩明显弱智。今天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记者走访专家和有关部门发现,类似的“冷暴力”现象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严重问题。
案例:夫妻不说话 孩子有点“呆”
在火炬开发区一处高档小区居住的张先生是个三十多岁成功的生意人,膝下有两个小孩,4岁的小女孩聪明乖巧,但9岁的小男孩却有点“呆”,小学一年级时就被留级,说话时小眼睛里神情呆滞,要很久才反应过来。据张先生的朋友黄小姐介绍,这与张先生新婚后与妻子的“冷战”有关。
张先生与妻子在2000年结婚,结婚后妻子在家做家庭主妇,张先生从一家外企跳槽出来单干,事业有成,但却发现日益无法跟妻子沟通,成婚后的妻子完全是“黄脸婆”形象。而关键的是,妻子天天窝在家里,张先生感觉妻子完全无法理解他的生活。
本身就不情愿结婚的张先生现在日益后悔,妻子怀孕他不关心,妻子分娩他不去医院,孩子生下来他不抱,一年多时间张先生没和妻子说话。
孩子满周岁了,别的孩子都是又蹦又跳,张先生的小孩不哭不笑只发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专家:文化越高越爱冷暴力
困扰张先生和妻子的问题被专家称为“冷暴力”。中国法学会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多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健康科主任甘露春说,“冷暴力”已经成为危害现代家庭的重要“杀手”。
现代一些家庭中,夫妻双方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对传统的暴力行为都比较克制,吵架时不会轻易打人或摔东西,而采取“冷暴力”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经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便说话,也经常是嘲笑,语言折磨。
冷暴力出现的原因,甘露春解释,因为经济因素或孩子,一方想离婚却离不了,夫妻双方被迫绑在一起,因而产生了非常折磨人的“冷暴力”。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