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早教机构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教机构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了。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早教机构,家长要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呢?不如先来看看小编为你出的主意吧。
如何选择早教机构
看课程。在当今的早教市场中,很多的早教机构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课程体系,只是简单的从幼儿园或小学教材里东拼西凑,课程缺乏 规范性、系统化,没有形成有机联系,非常不利于婴幼儿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试听课来观察中心的课程是否具有适龄性和科 学性。另外,家长也可以要求看一下中心的教学计划,好的早教机构一定有非常系统的教学计划。
看师资。早教中心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品质。现在很多的早教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不严格,甚至有些机构对教师 的要求仅仅是喜欢孩子,然后通过一两周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对宝宝的发育与心理特点并不了解,更别说给家长专业个性化的指导。一个优秀的早教机构应该拥 有一支非常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好的早教老师不仅要喜欢孩子,有专业知识和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能力。毕竟未来是国际化的社会,在语言敏感期内接受双 语环境,对孩子未来的语言能力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看品牌。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自然是经过了市场和客户检验的佼佼者,可信度和课程质量比较有保证,同时也确保了客户的消费安全。家长在为 宝宝选择早教的时候,应该多向工作人员了解一下品牌历史。如果是宣传国外品牌的早教机构,家长应该让工作人员提供详尽的品牌信息,或者打电话证实国外是否 有同样的机构以免受到蒙蔽。
除了以上选择早教机构的“3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选择早教机构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老师的口碑考察绝不能仅靠一次交谈或者一次试听来确定,对于老师的授课水平的考察,家长应该向有过长期上课经验的其他家长询问孩子的进步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其次是看早教质量,包括是否有自己的理念、教材,在今后的早教培训中是否重视对家长的辅导;
再有就是看价格,要注意该机构的价格是否稳定,以后是否还有相关费用等。
如何选择早教机构?家长要亲身去体验哦。
早教机构和幼儿园的区别
幼儿园是现在的孩子都要去的地方,它已不再陌生和稀少。早教机构开展亲子教育是对于幼儿园办园理念与形式的一次创新,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不同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教育理念不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老师围绕此目标开展德、智、体、美教学。所以,幼儿园老师需要关注幼儿身体、心理、行为各方面的表现,例如身体会不会不舒服、动作是否协调、有没有不良习惯等细微的问题。国外研究表明大脑在人出生后的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内会随着人的经历和外界刺激,继续发育。早教机构比较普遍的教学理念是立足于宝宝一生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在0~3岁大脑发展的敏感期,通过各种训练促进宝宝各方面的发展,为其一生打基础。可见,早教中心所起到的作用是在孩子未有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环境的影响下,对其进行模式钙化教育。而幼儿园则是对钙化教育所出的结果进行一定的纠正还有继续深入的学习。
第二,教学活动的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面向幼儿,以教师讲解、幼儿学习为主要形式。而早教机构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父母与宝宝在老师指导下一起游戏的方式,引导父母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儿童、了解儿童,进而掌握一套科学的游戏方式,并通过这些游戏方法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模式,早教机构更强调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这不但能促进婴幼儿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第三,对家长的影响不同。幼儿园是针对3~6岁幼儿实施教育,早教机构的教育对象则是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现在父母的教育方法大多都是继承上一辈,即使想用先进理念,但是也没有成功经验,早教班就成为一些年轻家长们的取经之地。不少上过早教的家长都有这种体会,孩子上早教不一定具体学到什么,反而是自己通过参加活动、跟老师交流,学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而通过和孩子共同上早教班,许多家长也发现了孩子的一些特性,注意到以前没有留意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更有针对性的启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艺。但是幼儿园则是单纯地教育孩子的地方,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年轻家长们把它当作了儿童寄存处,早上放进去,晚上取出来,跟老师的交流很有限,也没有与孩子在幼儿园里共同体验、做游戏的机会,家长从幼儿园里学到的教子经,一般都是通过小孩子的经历和感受间接体验的。
第四,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时间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一个学期为一时段,每周一至周五在园。而早教机构的教学活动时间以3个月或更短时间为一时段,家长可带孩子定期参加早教机构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个小时或2个小时,活动结束后就可离开。
小孩要上早教班还是幼儿园如何选
在对比过早教机构和幼儿园的区别之后,或许还是有许多家长们对于如何选择还是犹豫不决,以下是我们一些网友的经验之谈和专家的建议,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网友一:早教跟幼儿园应该不同吧,早教针对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幼儿园的宝宝年龄相对比较大。其实早教家长在家自己也可以的,不需要特地去上课,虽然他们有那些开发智力的游戏跟玩具,不过家长只要有心,很多都是可以跟宝宝在家自己动手做的!如果年龄可以的情况,建议送幼儿园,幼儿园里孩子跟孩子之间的交流都比较放松,早教机构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应该是比较少的!
网友二:我曾经是幼儿园老师,现在又是一个母亲,就我的经验认为还是等孩子3岁后上幼儿园比较好。不是说早教中心不好,也许因人而异吧,我觉得早教对孩子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效果,孩子年龄太小,从心理生理都没有发育好,不适宜担负太多负担,还是给孩子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最好。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他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外界的强加会适得其反的。介绍一点我的经验,我的孩子学前没有上过任何兴趣班,老师说这是班里唯一一个自由的孩子,上学时只勉强认识30个汉字,数字从没写到过100,但入学后却很快以出色的作文赢得了语文课代表,又靠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被评为学习委员,我认为这与他没有接受过早的学习有关,因为他不厌学,对学习很好奇也很有兴趣,快乐的童年使他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良好的心态,所以还是让孩子轻松一些快乐一些吧。
网友三:当然是早教中心了,因为那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研究试验后制定的,一定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的教育,不应注重知识的多少,而应注重潜力的开发,习惯的培养。
网友四:我认为早教中心和幼儿园不冲突的,我家宝宝现在2岁5个月了,平时上幼儿园,周末去早教中心。我觉得侧重点不一样,幼儿园对孩子的交际,自立等综合方面的发展比较还,早教侧重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或某些专向开发。
专家意见:孩子3岁再送幼儿园,原因如下:对母亲(或抚养者)的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婴幼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性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3~6个月的孩子开始对不同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抚养人)更为偏爱。而到了6个月至2岁,是婴幼儿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抚养人)有特别亲切的情感。当和母亲(抚养人)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且感到安全,能够安心地探索周围环境,母亲(抚养人)离开则哭闹不止。婴幼儿表现出了明显的专门依恋母亲(抚养者)的情感联结。这个阶段是培养早期依恋发展的最好时期。当孩子2岁以后,才开始逐步与同伴进行交往。如果孩子不到2岁就送幼儿园,孩子与母亲的分离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孩子会反抗、哭闹、愤怒继而失望,虽然孩子以后可能接受了这个现实,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幼儿园的老师再关照得不好,孩子早期的感情经历对他的个性发展可能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的情感发展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外2岁前的孩子各项基本生活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像你的孩子还不能自己吃饭,和大孩子在一起做任何事由于能力有限总是落后一步,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另外孩子总是处于被别人照顾的环境中,这样发展下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的孩子入园的年龄应满3周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从生理和心理上都适合入园。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体验集体生活,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早期教育学习班。最好也让爷爷奶奶陪同参加,在这里孩子可以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学习一些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喂养和教育孩子的新知识,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对爷爷奶奶的育儿观念也是一个更新,为孩子将来送幼儿园减轻分离焦虑打好基础。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