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孩子,你的预产期是农历虎年五月中旬。你生肖属虎。
爸爸和妈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虎的形象的物品,我们相信,等到你自己接管这些收藏时,会很高兴的。
我们保留下老虎的艺术照片、绘有百虎图的台历,还邮购了一些国家发行的虎年纪念邮票。而且,当你在妈妈肚子里只有三个月的时候,爸爸便买回来一个将近一米长的布老虎。
那个布老虎威风凛凛,最重要的是,它的肚子里有一个机关,装上电池后,会发出威严的吼叫声,两只虎眼还会闪着亮光。元旦那天晚上,爸爸在奶奶家拿出来展示,关了灯,让它大展虎威,吓得所有成人都皱着眉头,身体向后仰,连声说:“快拿走,快拿走。”奶奶更是警告说:“孩子小的时候千万别拿出来,会吓着孩子的。”
爸爸不怕吓着你。如果你被一个玩具布老虎吓着,也太让爸爸失望了。
荣格说,人有集体无意识,因为我们的祖先怕蛇,所以我们幼年即使还没见过蛇呢,也开始怕蛇,甚至于类似蛇的绳子。依此类推,老虎也是一样。爸爸信了荣格的很多话,但不信对集体无意识的这种解释。爸爸坚信,正如我们成为异性恋者是决定着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造成的,同理,我们怕蛇或者怕老虎,也是社会文化造成的。如果没有成年人用“老虎来了,吃人了”之类的话语吓唬儿童,他怎么可能害怕虎呢?
如果爸爸不告诉你老虎是可怕的,即便把一个再大的老虎娃娃送到你面前,甚至于把你抱到一个真老虎面前,你又怎么可能感到恐惧呢?仅仅因为它大吗?对大的恐惧也是成人培养出来的。仅仅因为它的吼叫和闪亮的眼睛“阴森”吗?关于阴森的概念也是成人加给儿童的。所以,我的孩子,我相信你不会怕那个布老虎,因为爸爸不允许有人对你施加先入为主的教化。
像在老虎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样,爸爸也不会因为一些人自我选择的与众不同便告诉你他们是罪恶的、有病的,而只会告诉你,哪些是我们社会主流人群认同的,哪些是少数人的个人选择。
布老虎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爸爸买回它的时候,它是被装在一个白塑料兜里的。爸爸把那个兜扔了。爸爸认为,玩具最大的意义便是与儿童肌肤相亲,在某种意义上起着代替母亲肌肤的作用。儿童在与玩具的亲近中感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快乐,促进他们心智的成长。而那些用来防尘的塑料兜,即使再漂亮,也是远离儿童世界的。它们制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古怪摩擦声,使儿童感到冰冷和隔膜,玩具的意义便全部丧失了。塑料兜之类的物品是为成人社会准备的,儿童的玩具不需要塑料兜。爸爸会一直为你提供你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爸爸需要的玩具。
顺便说一下,女人属虎可能会被人与一个词联系起来,这便是“母老虎”。你长大后如果表现得严厉一些,难免被人称为“母老虎”,你将发现这三个字极具贬义色彩。爸爸愿意提前告诉你的是,“母老虎”充满了对女人的性别歧视,是对背叛传统女性社会性别定位者的一种惩罚,是这个社会两性不公正的又一种表现。你不要去管别人怎样说,怎样想,自己想严厉的时候便严厉好了。雄老虎是威风与尊贵的象征,母老虎也是,至少爸爸这样看。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HealthDay 8月28日消息,《护理学展望》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职照顾孙辈的祖母们有可能面临家庭压力增大及抑郁的风险。
研究者对240名来自俄亥俄州,平均年龄为57岁的的祖母们进行了6年半的跟踪调查,考察照顾16岁以下孙辈会对她们的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参与者中,部分人全职照顾孙辈,一部分则在生活在多世代家庭中,协助照料孙辈,其他则不对孙辈进行照顾。
研究带头人,凯斯西储大学护理学教授CarolMusi表示:“尽管在我们的预期中,承担主要照顾者角色,供养孙辈的祖母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抑郁症状也会更多,但这种情况在整个研究过程的持续性仍令我们惊讶。”
研究者还发现,参与研究的祖母们大多数都愿意接受帮助,这也意味着,他们或许也会欣然接受有助于减轻抑郁风险的训练项目。
“这些老人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最重要的是保持,或者形成一种新的理念、行为技巧和方法去更好的解决家庭事务带来的挑战。”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