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 父母应该怎么做?
八招应对孩子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要怎么教育
专家解密宝宝19不听话行为
孩子不听话,四大原则来应对
家长的问题:我们孩子的耳朵越来越“不灵”了,叫他做事情总要叫上好几遍才有反应,吃饭、睡觉总是拖拖拉拉的,搞得我很恼火。该怎样治治这个“不听话”的毛病?
孩子“不听话”,原因有三:
1.没听到;
2.专注于自己的事,“听而不闻”;
3.不愿意执行“命令”,故意装作没听到。
可以试试以下招数:
1.改变说话时的姿势和距离。尽可能地靠近孩子,叫他的名字并保持目光接触。
2.调整说话的语气。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下达简单而又明确的命令。
3.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比如“你再玩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让孩子心里有准备。
4.必要时用某种方法来支持您的命令。比如孩子拖延执行命令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或取消某种权利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不听话,而且逆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因此,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甚至不择场地申斥孩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孩子对家长望而生畏。还有的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听从自己。更有的甚至为孩子护短,替孩子说谎,或是过分夸耀自己的孩子,这样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孩子一旦明白了,会对父母的纵容感到羞辱和愤怒。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与尊敬,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会愈发严重。
那么,家长如何做才算对孩子尊重与信任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对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表扬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适当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见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实事求是。
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包办,更不要申斥他们为“笨蛋”。要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评、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爱的玩具损坏了或是要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好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指导。教孩子自己动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们谅解伙伴或主动与小朋友和好等。 孩子犯除了各种烦恼,就会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给父母讲,父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再次,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谢谢他,即使做坏了也不要嫌他帮了倒忙,而要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
再稍大些,可以请他来出主意,如到哪儿参观,爷爷奶奶过生日买什么礼品;甚至家里什么东西摆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 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和父母一样拥有参预“家政”的资格,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用“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练,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只要家长不实行“专制”,让孩子觉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可以信任,觉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们就会喜欢这个家,喜欢父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也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要求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人同此心,无可非议。但有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过严的要求,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厌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应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逐渐提高,并要不断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下面说一些错误方法:父母发号施令时言行不一;音调不坚决;采用攻击性或羞辱性的语言或方式;号令还没执行就已经变得极其不耐烦。最严重的错误当属命令的重复了。每一个孩子不愿遵守的号令都会增加孩子的抵抗性。父母很少需要给出具体的命令,除非孩子完全遵守施令是必要的。但当某事已说过一遍时,千万不要再去重复一遍。因为重复是无用的,重要的是采取行动,但采取行动很显然这里不是指诉诸于武力。当孩子不按指令去行事时,这时只能让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了。
这可以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当你面对的是极其任性的孩子时,你必须要等待合适的时机的到来,等待你可以用理性来对待他的不听话的时机的到来。这样的机会很多,远比那些逃避反思的父母想象得多。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简单地堆砌命令或劝告。让孩子首先学会注意观察思考。如果他发现有两到三次你特别强调要他服从命令时,他会注意到你的劝告的。
两三个孩子站在展览橱窗前不愿移动。父母早已走了过去,喊他们快走。但孩子拒绝离开。父母很恼火,父亲掉转过来,对他们又喊又叫。孩子假装没听到。最后父亲忍无可忍,过来拖孩子离开。表演开始了:孩子竭力抗争,又哭又叫地一下子倒在人行道上。父母竭力地拖着孩子。人群围了过来,他们有的站在父母一边,有的站在孩子的一边。直到孩子的父亲把他拖起来双双退出战场才算完事,但他却一点也不像个胜利者。
事实上让孩子恢复理智是如此的简单!完全没必要大吼大闹。如果父母聪明一点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孩子第一次拒绝离开展窗后这样告诫孩子:“你们想看橱窗,是吗?好吧,但我们已没有时间了,如果你们还想看的话,只好自己呆在这儿了,我和你妈要回家了。”孩子若是意识到他们确实动真格的并且真要离开了,孩子肯定会马上跟了上来。但若以前父母待孩子就很松,孩子就会根本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并且确信父母最终会屈服于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只要到拐角处躲着从暗中观察孩子的举动即可,当孩子看到父母确实不见了,相信他会马上一路小跑追来。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