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呢?学龄前儿童出现不听话的状况时,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应该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化解孩子不听话的现象。
一、宝宝不听话的原因
1、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 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2、自我意识发展: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3、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 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基本上,宝宝不听话是由于以上3个原因造成的,下面再来看看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吧。
二、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家长要理智应对,不可打骂孩子。
张小姐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孩子今年14岁,读初三了,马上面临中考,可他却整天若无其事,不但学会了撒谎, 还逃课去打游戏。她丈夫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只要孩子一犯错,就要痛打一顿。这样一来,孩子很怕爸爸,每次逃学张小姐又不敢告诉老公。眼看儿子正处在长身体、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张小姐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分析:
张小姐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可为什么全身心的付出得不到理想的回报呢?孩子的问题只是焦点,不是全部,孩子的问题往往也与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兴冲冲地想跟父母谈事时,但父母却总是敷衍,或者责骂孩子,不去了解事情的真相。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事后,父母又会抱怨孩子怎么会成这个样子呢?似乎有恨铁不成钢之意。而孩子的变坏,恰恰都是孩子在家感到无聊或无趣才走出家门。因为孩子也有学习生活上的苦恼,如果他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同情和理解,他就会走进游戏机室去寻找快乐。
专家建议: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必须要调整心态,不仅要给孩子必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信任和尊重。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看法,要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他,找出他迷恋游戏机的原因,然后帮助他排除这些困难和障碍,而不是横加干涉。在双休日一家人到郊外野炊或游玩,或坐在家里讲讲笑话,在宽松、温暖的家庭氛围里,建立与孩子的友谊和信任。其次要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并让他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过,而不是使他难堪……
心理咨询认为,行为的改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过程,针对孩子的问题,其实张小姐和丈夫是这个中介过程的关键人物,与他们进行正面的心理对话,是促使家庭气氛转变的重要因素。
当然这只是改变孩子玩游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咨询过程中,张小姐与丈夫需要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即孩子的行为与家庭也是有关系的。而这种新观念的改变需要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促成。更重要的是,张小姐与丈夫后来也相当配合,主动学习新的心理对话模式,因为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变,这就容易引起一个新的行为链,一个与不良行为不相容的锁链。这种内心对话会引导出他们新的行为,进而影响到家庭氛围,最终标本兼治彻底改变孩子迷恋游戏机的问题。
在矫正孩子迷恋游戏机的这个个案中,重点在于指导这个家庭建立一种新反应模式,并敦促他们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加以练习。因为,孩子玩游戏是对父母不满的一种对抗行为。一旦父母在情境中表现温和、亲情时,孩子会从融洽的亲情中学习新的行为,如果适当地加以表扬强化这种改变的行为,就会大大地促进这些新学会的行为的稳定性。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