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
1.转移注意力。父母不要责备孩子小心眼、没出息。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更沮丧。恰当的做法是陪孩子玩游戏,最好是比较轻松、活泼的户外体育游戏。
2.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孩子心情好时尝试一些新的游戏活动。有时,孩子不喜欢某些游戏是因为不熟悉游戏规则或不擅长某项活动,家长的引导会改变孩子对这些游戏的态度。
3.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家长经常带孩子参加儿童或成人的社交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于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一如何结识新朋友,如何与小朋友在游戏中合作,如何解决游戏中的分歧等。
4.学会发泄不满。孩子在欲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家长不要强行制止,要使孩子的不满情绪得到发泄。如让孩子说出他的不满,家长表示理解并给以安慰,适当地发发脾气或哭泣也有利于孩子心理上的放松。
为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这可以感染孩子的情绪,使孩子随时能够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宝宝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忧无虑吗?事实上,即便那些看似很幸福的宝宝,他们也常常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被恐惧、愤怒、悲伤、无奈的情绪所左右,甚至因此出现健康问题……
为什么宝宝有压力?
对宝宝来说,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或者自己生病了,刚刚入园尤其是上全托幼儿园、搬家、父母离婚、电视里的恐怖画面、邻居家失火等等,这些都是压力的来源。如果父母本身情绪不稳定、易暴易怒,宝宝做错了事就会挨骂,做对了,父母也不表示赞同,这样宝宝也会感到无所适从,处于压力之下。还有的父母事事要求完美,这样宝宝可不就整天生活在压力之中了。行为异常,可能就是宝宝有压力了宝宝内心焦虑、压力大,且无法疏导宣泄,就会以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出来:
有的宝宝会睡眠不稳、夜间从睡梦中突然惊醒甚至坐起;
有的宝宝会情绪低落、行为退缩、无精打采;
有的宝宝会哭闹、变得不讲道理、常常纠缠着大人不放;
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痛、头痛、心跳加速、口干、手颤抖、不断眨眼、肌肉抽搐等生理反应。
有的宝宝会出现行为问题: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损坏东西等;
有的宝宝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爱忘事、爱胡思乱想、说话含糊不着边际等状况;
当宝宝发生这些不良状况时,父母可能简单地把它们当作是孩子在调皮捣蛋,甚至用强制性的方式制止他,这就容易疏忽了宝宝的心理状况。从小训练宝宝应对压力的能力
宝宝压力怎么缓解
心理专家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宝宝处理压力:首先,让孩子一吐为快,对压力的最糟糕的反应就是把一切都压在心里,因此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年幼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以借助游戏来帮助他自然地释放压力。其次,让孩子学会自我接纳,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再次,帮助孩子对付压力的最重要方法就是玩,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锻炼和游戏玩耍时间。
建议方法一:让我们看云去
如果宝宝一有压力就紧张得大哭大叫,父母可以带他出去散步,看看天上变幻的云朵,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周围世界的开阔与美好上去;或者与宝宝一起坐下来找本书看,在亲子共读中,让他的紧张情绪得到舒缓。
建议方法二:跑跑跳跳向前冲
选择一块草地,妈妈走在最前面,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如兔子跳、单脚跳、张开双臂唱“啦啦啦”等,让宝宝模仿,而爸爸则在宝宝身后保护;也可以抱着宝宝转圈圈,在草地上打滚,最后爸爸妈妈一起牵着宝宝的双手欢快地向前奔跑。
建议方法三:你是一只小花狗
如果宝宝差不多满3岁了,已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父母可以告诉他想象自己是一只身上沾满水滴的小花狗,让他轻轻地摇呀摆呀,全身甩一甩,想象身上所有的水滴都被甩到不同的方向,就像压力被甩掉了一样。
建议方法四:紧紧拥抱三分钟
一旦宝宝感受到压力,父母一定要设法让他知道:他不是无助的,也并不孤单。这种心理暗示对宝宝而言很重要。可以紧紧地拥抱他,在他耳边讲几句悄悄话,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正包围着他。
建议方法五:放松肌肉
让宝宝轻松地平躺在地毯或床上,闭上眼睛,还可以放一点背景音乐,然后站在宝宝的上方,轻轻地抬高宝宝的双手,上下左右摇荡,再轻轻抬高宝宝的双脚,上下左右摇荡。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同时要求他心里默想自己开心的事情,就这样上下左右摇荡,可以使宝宝的肌肉放松,情绪紧张自然也会渐渐缓解。
因此,家长们应该掌握上面的方法,当孩子有压力时及时给孩子缓解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不影响孩子的发育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