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中期这3个月,是准妈妈心理上的黄金时期,然而精神不佳的情况也多会发生在孕中期。这时,怀孕的新鲜感没有了,虽然距分娩尚有一段时间,但有些原本开朗、自信、有主见的准妈妈,突然会变得脆弱敏感,不是担心胎儿长不好,就是对分娩产生恐惧。于是常因一点小事对丈夫发脾气,弄得丈夫也不知所措。
孕期焦虑还会影响到胎宝宝的成长,准妈妈的情绪变化能够通过引起某些化学物质的反应而传染给胎宝宝。快乐、悲伤,胎宝宝都会感同身受。如果准妈妈心理经常处于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中,就会严重地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做好心理保健是非常必要的。
为孕育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宝宝,准妈妈务必要给腹内的宝宝以最大的爱心,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平气和,善于控制和缓解不健康情绪,不大喜大悲。每天晚饭后,你可以和丈夫一起出去散散步,一边慢慢走,一边和丈夫谈谈心,也让丈夫对胎宝宝说几句话,让他感觉做爸爸的幸福。
记孕期心情日记,是一个让自己放松的妙法。给自己买一本装饰漂亮的日记本吧,每天都写上一段自己的心情、腹中宝宝每天的变化。等宝宝长大了,再把这本日记拿出来,和宝宝一起回顾这些温馨的记忆。
而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会给准妈妈带来愉悦心情。要给自己营造一个雅静、整洁、柔和的生活环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卧室,如摆放一些气味清香的花草或盆景,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轻音乐。音乐不仅能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对准妈妈本身也能起到保持心情舒畅的放松作用,使精神保持充分松弛。
此外,还可在床头的上方贴一张漂亮的婴儿画报,闲时一边看画,一边想象自己的宝宝也像这个宝宝一样可爱。和宝宝传递心声,也是一个好方法。每天花几分钟同腹中的宝宝说几句悄悄话,比如“宝贝,我爱你。”等等,还可以在外出散步时对宝宝说:“今天天气真好,你和妈妈一起享受阳光的沐浴,妈妈真开心!”
儿童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事物,她把这些阶段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毫无理由地“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套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重复突然爆发某种机能为止” 。在这段时期内儿童所表现出的内在省略与快乐,正是源于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强烈欲望。假如父母知道这种敏感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帮助,而且善于利用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在任何敏感期的兴趣遭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了以自然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机会。
3岁前的儿童在敏感期中会有五种突出表现:
1.对秩序的喜爱。
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急切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
这是儿童在靠味觉触觉感知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凭这种感官肌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
3.乐于学习走路。
这等于是儿童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4.对微小精细的东西感兴趣。
这似乎是大自然特意安排一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
5.对社会性发生兴趣。
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学着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团体意识。他们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了为自己做事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些社会性行为在开始时也是观察,后来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积极地接触别人的动机。
从这些发现中我们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收获:
1.孩子的有些“毛病”可能是为了学习。比如趴在地上玩蚂蚁而不顾是否把衣服弄脏;什么东西都爱放进嘴里尝尝;没有目标,到处乱跑等等。了解了有关敏感期的问题,也许再遇到孩子犯类似“毛病”时,你能够多一点理解了吗?当然要能加以引导的话,你的宝宝肯定会更棒。
2.孩子天生具有很多优点。他们喜欢秩序,愿意与人合作,但为什么许多孩子还存在着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种问题呢?那就有可能是父母本身对孩子的认识不够,从而错过了宝贵的敏感期。不过,亡羊补牢也还来得及,只要你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愿意做个好孩子,并且他们有这个能力。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