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研究人员认为,“脾气坏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父母不得不与这样的孩子多接触,从而潜移默化地开启了孩子的智力。而那些“脾气好的”孩子往往因为乖反而容易被父母忽视,经常一人独处,和成人间对话或交流的机会相应减少,从而因“无人理睬”而智力落后。
常能听到一些父母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有的妈妈得意地夸耀自己的宝宝“特别乖”,吃饱了就不哭不闹,根本用不着大人哄,真是好养好带。
有的妈妈则叹息自己的孩子脾气不好,死缠人,不听话,一哭起来没完没了,非要大人抱起来不可。
孩子的脾气确实有好坏之分。不过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性情与其智商有关,那些“性情坏”的孩子,长到4-5岁时,智商会明显高于其他孩子。专家将孩子按“性情坏的”、“性情好的”和“性情不好不坏的”分成3组,分别测试其4-5岁时的智商,然后追踪其4-8个月时的生长记录。结果,“性情坏的”一组智商得分居首。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脾气坏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父母不得不与这样的孩子多接触,从而潜移默化地开启了孩子的智力。而那些“脾气好的”孩子往往因为乖反而容易被父母忽视,经常一人独处,和成人间对话或交流的机会相应减少,从而因“无人理睬”而智力落后。
这种智力落后,被称作为“功能性智力落后”。那些孩子很“乖”的父母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注意尽可能增加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当然,对“脾气坏”的孩子,也不能任其发展,而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心态决定一切”,中医理论就认为,不同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养生不仅是养身,更是养心。五脏健康跟七情六欲息息相关。
七情影响脏腑 脾气坏或因肝气受损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中医里把人的各种情绪细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统称为“七情”。古代医学家认为,这七情是人体内五脏之气活动的表现。
人们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当这种变化太过突然、强烈或持久,超过了人们身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使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引发疾病。由于七情源于五脏之气,当脏腑气血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导致七情活动的异常。例如大怒会伤及肝气,反过来,肝气受到损伤的人,容易大发脾气。
七情是人体内部产生的,通过影响人体内部脏腑的气血运行来使人体生病。这与人们因外部感染病菌、邪气而生病的情况有所不同,病因出在内部,损伤的也是内部脏腑,故名“七情内伤”。
七情对各脏腑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恐惧会伤及肾气,而忧愁会对肺气不利。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对某脏腑的影响可扩散到其他脏腑。比如郁怒伤肝后,肝气横逆,又会影响到脾胃,出现脾胃方面的不适。
七情损伤脏腑的情况,以心、肝、脾三脏的损伤及气血失调较为多见。心是主血脉藏神明的,肝则是藏血主疏泄的,脾主运化气血,是气血生化的源头。三者都与气血运行关系紧密,一旦七情内伤导致气血失调,就会受到相应影响。
七情影响气机 大怒可导致肝气上冲
人体内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这些气的运动过程称为气机。七情会直接影响气机,使人体出现种种不适。
怒则气上,大怒后肝气会横逆上冲,血液也会跟着一起往头顶涌。这时会出现头、眼睛胀痛或面红耳赤甚至昏倒、呕血的情况,并且肺部也会遭殃,出现气喘、咳嗽的情况。所以说“被气到吐血”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
忧、思、恐、悲、惊等五情,也会对气机产生不同的影响。悲忧则气郁、气消,忧愁、悲哀过度,肺气抑郁,表现为乏力气短,意志消沉;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会影响到脾,表现为消化能力下降,没有食欲;恐则气下,恐惧会伤肾,表现为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等;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无所归,神无所依,惊慌失措。
喜则与其他六情不同,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有利的影响。喜则气缓,健康的气机会更加顺畅,不健康的气机会涣散。不过喜悦过了头或是来得太突然、太强烈,缺少心理准备,轻则注意力无法集中,重则出现失神、狂乱等状况。范进中举后发了疯,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七情影响脏腑和气机,反映了古代医学家关于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看法。七情变化过度,心理不健康,健康的身体容易生病,已经生了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反过来,七情和谐,心态平和,有助于人们维持健康或是从疾病中康复。因此,很多养生方法中都会强调,想要健康长寿,离不开一个好心态。
更多肝病症状文章推荐:
肝癌患者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酒壮英雄胆 有胆就来参与《酒精肝调查》
肝脏不好的11症状 爱肝先摸清肝脏的“喜恶”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