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学拼音了吗?学英语了吗?学数学吗?相信多数家长都为孩子做足了知识储备。沪上白领周女 士的女儿今年也将进入小学,但她并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学习班。她因此成为家长圈里的另类,熟悉她的人都称其为“淡定妈”。然而,孩子入小学前接受超前教育, 到底是不是有必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对孩子来说是否一定有好处?
家长:入学准备1年花3万
仇女士儿子子然今年7岁,九月份进入小学一年级。这个假期,子然忙得不亦乐乎,仇女士钱也没少花。英语、拼音、逻辑思维……仇女士说,儿子一年来为入学做准备,参加的各种培训费就要三万多。
仇女士倒不心疼花的三万块钱,她更担心儿子能否吃得消。在高校做老师的仇女士告诉记者:“不少家长都说,孩子如果没有基础,上学很难跟上进度。就拿拼音来说,公立幼儿园现在都不教拼音,小学一年级只教两三周时间。如果没有基础,孩子就会学得很费劲。”
“周围的孩子都在学,如果自己的孩子零基础入学,肯定开始就比别人落后。我更担心的是,怕因此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说,刚入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仇女士说。
任女士一直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选择一所国外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孩子在这里开心地玩了几年,也没有学习任何文化课。可是,临近入小学 任女士着急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会算数会拼音,甚至有的还能说一口英语。任女士急忙给孩子报了一个幼小衔接班,她忧虑地告诉记者:“我很担心孩子上学后跟 不上。”
调查:幼小衔接班都衔些啥
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纷纷瞄准商机,开办大量幼小衔接班。一大型连锁教育机构开办的幼儿衔接班,一个月学费要四千多元。记者问衔接班都学些什么? 一位工作人员说,主要学习语文、数学和外语。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机构所选用的教材都跟一年级的课本一样,孩子就是提前进 入小学状态。
在闵行一家教育机构,记者看到幼小衔接课程的招生简章。拼音、写字、英语、思维训练等是主要学习内容,特别强调课程与小学接轨,系统教学。这家 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家长带孩子去某知名小校面试,老师会问学没学过拼音。如果没学过,就会建议孩子先去参加个学习班。这位负责人说,这里还有的孩子 是上了一年级后,又回到这里学习拼音。
那么,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提前学习,否则入小学就跟不上了?上海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教师康丽告诉记者,从她执教的班级来看,大约半数以上学生提前接 受教育,这就造成了不少孩子入学后差异就很大。“如果按照大纲进程教,多数孩子吃不饱。学过的孩子再学也没兴趣,多数不能集中注意力。但是,我们又不能忽 略没学过的孩子。所以,我们也很为难。”康老师无奈地说。
再以拼音为例,康老师说,并非家长反应的只学二三周。“一年级拼音学习是读写同步进行,集中学习在一个月左右时间。之后,是不断重复学习巩固的 过程。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完全能够掌握。”康老师说,“提前学习的孩子起初一路很优秀,但到二三年级以后就体现不出什么优势了。如果孩子喜 欢学习,还要担心孩子学不好吗?”
闵行区颛桥镇幼儿园教师金丽莉告诉记者,她去年教的一个大班,五分之一孩子能阅读简单的文章。也有中班的孩子,已经在学乘除法了。“幼儿园还是主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知识性的东西孩子到了学习年龄自然就会接受。”金丽莉说。
1.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
2.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3.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善意地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幼升小家长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入小学前 宝宝需要掌握的数学技能
在幼儿园虽然并不强调孩子要学会多少东西,掌握多少知识。但是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学好数学概念是很重要的。
7岁前,孩子不可不做的N件事
学龄前是孩子的黄金时代。上小学以后,孩子可能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了——学习压力开始来了,面对的挑战更多了,父母的期望值更高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