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女士近日通过电话向本报反映,她不满3岁的女儿点点最近迷上了平板电脑iPad。“本来是想买来自己用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孩子的游戏机。”赵女士无奈地说:“点点只要在家,就会抱着iPad看动画片、玩游戏,碰都不让我碰一下。对着闪烁的屏幕,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顺着赵女士提供的话题,本报记者又采访了孩子刚4岁的陈女士。她说,偶然一次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她将iPad放到孩子面前。“本以为他只是随便拿小手点着玩玩,没想到却上了瘾。虽然现在不哭闹了,但也变得不爱搭理人了。”
喜欢玩iPad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据调查显示,在511名被调查者中,有82.19%的家长会让宝宝接触iPad,这些孩子的年龄基本都在3岁左右,他们最初希望利用iPad对孩子进行“早教学习”,但没料到最后不少孩子对游戏着了迷。另有媒体报道,在浙江某幼儿园进行的防拐演练中,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iPad“骗走”。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保健部研究员蒋竞雄提醒家长,教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很重要,但不能让iPad偷走孩子健康。
蒋竞雄表示,两三岁的孩子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重,接受能力也强。iPad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使孩子能直观地针对物体进行操作。逼真的互动模式加上悦耳的声音和超炫的动画元素,孩子很容易上手,并沉迷其中。但对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明亮的色彩和过于强烈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引发孩子视神经疲劳。长时间久坐不动,对孩子身体发育也没有好处。而且,过分依赖iPad这种电子产品,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孩子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长时间独自玩耍也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单和寂寞。
“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之前,应该仔细考虑清楚。”蒋竞雄指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需要顾及到的:1.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电视或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2.如果孩子特别感兴趣,可以将每次玩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一天不超过1小时。3.在玩手机和iPad等比较小的电子产品时,最好将它们架起来,垂直放置,让眼睛平视,避免颈椎受累,但不要让孩子蜷在沙发上玩,更不要在行驶的汽车和地铁上玩。4.选择游戏时多挑一些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避免玩画面过于血腥和激烈的对战游戏。5.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多花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别为了解放自己,让孩子变成“电子娃娃”。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一部iPad和一本书摆在面前时,出乎多数人意料,3岁的萱萱选择的是书。这对于时下大多数因“iPad宝宝”而伤神的家长们而言,萱萱的选择令人羡慕。尽管只有3岁,但在家中,属于萱萱的书超过了600多本。小女孩特别喜欢阅读,以前是妈妈要给她每天读,现在是她每天追着要妈妈给她读。近日,南京白下区的这位“书妈妈”在网上分享了她用书与电视、iPad“争夺”孩子的成功经历。不少年轻的家长表示,看了萱萱的经历后,很受教育。
爱书的小女孩真可爱!
虽然才3岁,已经“藏书”超过600册
在3岁小萱萱的世界里,她有一个来自比利时的姐姐,她的名字叫玛蒂娜。这个优雅的大姐有着大大的眼睛,肉嘟嘟的小脸和一颗善良的心。
萱萱是从妈妈买回的书上认识这位大姐姐的,书上有关玛蒂娜学芭蕾的故事让她着迷。于是,会跳芭蕾的玛蒂娜成为榜样,这个小女孩也疯狂地爱上了芭蕾,整天学着书上的动作,在爸爸妈妈面前“臭显摆”。
最近一段时间,萱萱不断让妈妈重复读着玛蒂娜的故事。不少爱书的家长都知道,《玛蒂娜》讲述的是一个优雅女孩成长的故事,因为作品对主人公玛蒂娜近乎完美的塑造,该书被当成小女孩的行为成长范本,深受全球儿童的喜爱和追捧。
为了迎合萱萱的喜好,萱萱妈妈买了四辑《玛蒂娜》,光这套书就有50本。
和别的小孩不一样,萱萱是真心喜欢看书,自己经常会在书架上找书看。“每天都要我为她读书,以前是我坚持读,现在是她逼着我坚持了。”萱萱妈妈说。
虽然只有3岁,但萱萱的“藏书”可能比有些大人还多,最多的是绘本(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萱萱家里的绘本至少有400本。
其余是手工书、贴纸书、游戏书、益智书、科普书等,总数也在200本以上。对于一个3岁的小孩来说,萱萱的书不得不说有点多,当当、卓越等著名图书网站上少儿图书排名100名以内的图书,基本都能在萱萱家找到。“最近她又迷上英文原版绘本,又败了一堆。看着‘票子’花花地流出去,估计在书上花了好几千了”,萱萱妈妈说。
英文故事书,听个把小时也不嫌烦
近日,萱萱年轻的妈妈陆晓玲在网上发表了自己和女儿一起读书的经历。小小年纪的萱萱竟然已经有了600多本书,这让很多家长很是吃惊。
“开始不要讲复杂的故事,讲一些短小的。萱萱小时候,我给她团过一套婴儿书,五本一套的,她很喜欢。1岁多,就给她读婴儿画报,之后是‘米米说不’、‘大卫不可以’、‘好饿的毛毛虫’等等”。
陆晓玲介绍萱萱的“阅读史”。她说,孩子稍大一点就可以给她读适合她读的一些书。萱萱妈妈强烈推荐国外的一些绘本,“那些绘本不教条,从一个个故事中讲述亲情、爱心,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
“现在她最爱的是玛蒂娜,可能好奇玛蒂娜丰富多彩的生活吧。”陆妈妈介绍,萱萱比较感性,估计是因为她读关于爱的绘本较多的缘故。
因为喜欢读书,萱萱像个小博士一样了解很多:“蹦蹦和跳跳是讲友谊的;‘斯凯瑞’童书中,她最喜欢其中的忙忙碌碌镇和轱辘轱辘转,特别是喜欢找轱辘轱辘转里的金虫子;‘卡梅拉’同样是萱萱钟爱的对象,最喜欢书中画得栩栩如生的小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贴纸书有阵子萱萱也比较爱看,这让她的动手能力提高不少。现在大了点之后,萱萱的阅读范围扩展到剪纸书、手工书、涂画书等。
“现在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了不起的进化》,搞不清她的喜好,好像只要是书,她都蛮喜欢的,不怎么挑剔。就连英文故事书,只要念给她听她也喜欢,听个把小时不嫌烦。”陆晓玲幸福地介绍。
“认字在两岁多的时候教过一些,后来我就不教了。因为我发现她自己在学,她喜欢读书名,一些搞笑的句子也喜欢念。后来我又搞了谜语读给她猜,或者她读给我猜。还有一些观察力的书,我们互相提问。慢慢的,她的书就读得多起来了……”
对抗iPad “书妈妈”有妙招
这是一个“iPad宝宝”流行的年代,而萱萱又是如何从新奇好玩、对小朋友有着无敌诱惑的iPad中抽身而出的?
陆晓玲告诉记者,她的身边也有不少“iPad宝宝”,大人聚会时,小孩基本上都是人手一本,小家伙们玩得“废寝忘食”。相比较而言,萱萱对iPad不怎么感冒,平常也会玩,但基本上属于兴趣不大的那种。
陆晓玲认为,这和家长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她介绍说,因为觉得电视对小孩视力没什么好处,自从萱萱出生后,她家里的电视机就没怎么打开过。玩iPad也是同理,大人就很少玩,而即使玩的时候被小朋友看见了,也是告知:现在是妈妈在玩,你得排队!
“小孩是需要引导的,不能让她养成予取予求的习惯。”陆晓玲对记者说。也正是源于较好的影响和培养,萱萱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对iPad、动画片冷落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有一次,萱萱把书给撕坏了,妈妈故意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并取消了当晚讲故事的时间。这让小萱萱非常难过,哭着让妈妈要讲故事,平时打她屁股都没见她这么“伤心过”。自此之后,萱萱对书非常爱惜,虽然年纪尚幼,但再未撕过书。
各种色彩鲜艳的绘本给萱萱打开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小女孩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阅读现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吧,萱萱爱上了这些,所以就一直不停地买书了。”陆晓玲说。
对孩子而言,什么都比不上每天为她读书的妈妈
“以书育儿”让很多年轻家长“大受启发”
爱读书的宝宝自然讨人喜欢。刚上幼儿园,萱萱的适应能力就很棒,一天也没哭,得到的评价是:“大方,能沟通”。后来,有的老师对她的表扬“升级”:“肯动脑子,有自己的想法。”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老师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女孩,家长得到的反馈是:“虽然萱萱动的时候也挺疯的,但听课的时候,她的注意力挺集中,接受能力比较快。”
陆晓玲表示,这和萱萱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关,阅读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它远比电视机、iPad等现代化元素对孩子有益得多。
这位本身就爱读书的妈妈给记者看了一段材料:“教育专家认为,0~3岁是形成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每天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地产生了。”
她说:“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什么都比不上一个为你每天读书的妈妈”,600多本书对于一个3岁的小孩来说,看起来有点像一个望子成龙家长逼迫小孩学习的故事,但事实上,这些书绝大部分都是女儿喜欢的,没有一本是家长逼着孩子要去读的。而且因为精力的缘故,这其中有些书都是屯在那里,让萱萱长大了再看。
萱萱爱读书的故事引得不少家长的共鸣。网友“青春花朵”说:“书永远不嫌多,我也给女儿买了好多,当当一搞活动就买来一堆,从小接触书对小孩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更有不少家长“很受启发”,表示要努力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今后要给孩子多看书。
陆晓玲说,她特别喜欢看女儿读书的样子。3岁的萱萱活泼可爱,有一次,一直在安静看书的她突然放下书,那本画册讲述的是一个爱的故事,小萱萱满脸感动,她拉着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女儿的这一举动让陆晓玲整个人都酥了。年轻的妈妈时常回想起这一幕,而这也让她找到理由,继续为心爱的女儿不断地屯书。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