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具有较高的智力。所谓智力是相对于知识而言的学习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全面地开发了智力,所有的人都会更具有能力。具有较高智力的人,表现为具备理解问题、快速思维的能力,能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例如,一位有天赋的音乐家,如果同时具备较高的智力,他就会更具有才华,更具有创造性。因此,无论你的宝宝具备怎样的天赋,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大脑宝宝出生后第5~10个月时发育最快,到第二年末,就基本上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成人的脑细胞大约有140亿左右,其中70%~80%是3周岁以前形成的,5岁儿童的脑量就已达成年人的9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50%,4~8岁时又增加30%,8~17岁又获得20%。由此可见,基本智力形成于人生最初的5年且发展最迅速,5岁以前是宝宝早期智力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潜能,做父母的应在宝宝初生几个月时便充分开发宝宝的智力。
但高智商并不等于同时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天赋,一个高智商的人可能是懒惰、固执、自私的。因此,我们教育宝宝时,不能只注重培养智力,必须重视品质的培养。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几乎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行,而从小形成的个性、品质对一个人一生的性格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宝宝日后成材,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必须重视个性品质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大脑高阶功能是“男左女右”吗?
丁绮文解释,并非男人左脑发达,女人右脑发达之意,而是无论男女两性的大脑,从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得知,左脑主司逻辑、分析、抽象、数理及语言等功能,偏向男性特质,也可说“理性的左脑”。右脑则主司空间、情绪、影像、感官等功能,偏向女性特质,也可说是“感性的右脑”。所以正常的人脑,融合理性与感性思维,岂不是两性共治吗?
如何以“双听实验”来说明左右大脑的不同?
丁绮文说明,作法是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经由耳机同时传入左右耳,结果发现如果声音是两句不同的说话,那么右耳会听得比较清楚,而且记得比较久。相对的,如果声音是音乐,那么传入左耳的会听得比较清楚。因为左耳听神经通往右脑,右耳则由左脑掌管,因此证明左脑管语言,右脑主管音乐,专长不同。
右脑是相辅相成的吗?
丁绮文举出人类的语言发展来说明,大脑的左右协调,两性共治是如何运作的。婴儿刚出生时,左右脑不分工,一起处理。此阶段如果单侧脑受伤,另一侧会代偿,争取主控权。当脑部发育逐渐分化成熟,左半球专长的是文法和字汇,表达意思绝无问题,但是如果右脑受伤,说话会音调平平,非常呆板无趣。为什么呢?因为右半球负责替语言润色,它擅长社会性的语言表达,例如说故事,讲笑话,使音调出现抑扬顿挫。没有右脑襄助,人类说话将像机器人。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为何?
丁绮文医师说,零至六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初生婴儿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和大小,和成人相同,脑重量却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强。婴幼儿期快速发展,六岁时达到成人的90%,这期间增加的重量,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和细胞间的连结。这些连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引导,使脑质各部精密分工和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近年的婴儿研究如此蓬勃且受到重视。因为我们都希望下一代更强,这些研究可以指引我们何时开始教育,采用什么方式,效果最好。
最后丁绮文主任提醒大家,对大多数惯用右手的人们而言,左脑是较常被操练的。以往重视认知能力的幼儿教育模式,恐怕也造成左脑功能向上提升,右脑功能向下压抑的结果。新的幼儿教育观念,从零岁开始,提供多元多向度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均衡的,自然的发展。父母亲不需要过度重视幼儿说话认字的能力,而要增加体能活动和音乐熏陶的比重,相信这样的观念培育出来的,将是潜能发挥,创意提升的资优下一代。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