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您详细介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肌病检查项目有哪些,肌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可对肌病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手术相鉴别。
1、血清酶测定
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 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亦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诊断困难时可皮下或 静脉注射去氢化考的松1mg/kg体重,4 -6小时后患者血清 CPK可显着升高。②血清肌红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着增高。③血 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但正常人血清PK值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因此同年龄组要用不同标准值,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0,以上三项血清酶中 CRK,PK的阳性率高于Mb,三项综合检出率为70%左右。④其它酶:如醛缩酶 (ADL),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异改变,亦不敏感,但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无假阳性现象,故能与CPK和Mb的测定起相辅相成作用。此外,血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也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2、尿检查
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减少。
3、肌电图
可见插入电位延长,肌松弛时出现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波幅和平均进限均较正常为低,也可见短棘波多相电位,强收缩时可见病理干扰相,峰值电压小于1000μ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4、肌活检
可见如前述的病理改变,若有条件可应用X-CT或核磁共振检查技术,能发现肌肉变性的程度和范围,可为临床提供肌肉活检的优选部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告。目前全球有17.5亿人已感染结核菌,现有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现病例达800万,300余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传染病而亡故的首位病因。我国现有约600万结核病人,每年约23万人死于结核病,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比较严重。
若能早期发现肺结核,既可早期治疗,彻底治愈,又可减少社会传染源。结核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三:一咳、二血、三发热,这是值得警惕的三个方面。
1.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验如血液、尿、便、血沉、肝肾功能入院时常规检查1次,异常者复查,出院时再复查1次;肝、肾功能每月复查1次。痰结核菌检查入院连续3次,涂片法耐酸染色镜检,以后每月至少复查1次。必要的非常规检查中,痰做结核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核菌阴性者可做聚合酶链反应(PCR)与抗结核抗体检查。疑有继发感染者痰做普通细菌、真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胸部X线检查
入院患者应有近期(1周内)胸部后前位照片,必要时作侧位、前弓位、体层照片。治疗中每2个月与出院时胸片检查。胸透每月1次,或必要时进行。根据需要行胸部CT检查。
3.其他检查
按病情需要作结核菌素试验,纤维支气管镜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活检,胸腔镜,纵隔镜,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眼底镜,喉镜等检查。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