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11周,胎儿已经可以做出简单的反射了,宝宝对压触也有了反应了,那么要怎么样进行胎教呢?
由于到11周时,胎儿对压触觉有了反应,所以孕妈妈可以轻轻拍打、抚摸腹部,这种触摸刺激可通过腹壁、子宫壁促进胎儿的感知觉发育。
此时,你可以对胎宝宝主要实施营养胎教和抚摸胎教,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形象意念和美学培养,这可以做你对胎宝宝进行胎教的开始,很简单哦。
生理方面
营养充足——饮食上既重质量,又适量,所有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都要充足,但在量的方面,不要过度进补,免得造成胎儿过度肥胖,影响生产过程。
衣物干净卫生舒适——不要为了怕身材难看而束腰束腹,如此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展,鞋子也要以舒适为主,不要穿高跟鞋,以免跌倒造成危险。休息与睡眠要充足,不要过度劳累。
适当的运动——夫妇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能为下一代提供较好的遗传素质,例如散步、慢跑、登山、郊游,这些轻微的活动有助于顺利生产,但切记做太强烈的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染上疾病。定期产前检查——不但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也能给孕妇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智力刺激
孕妇听音乐——每天听一些欢快、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活泼有趣的儿歌、童谣,并随着轻轻吟唱,这能够为胎儿提供丰富的精神刺激和锻炼,也为培养智力打下了基础。给宝宝听音乐——怀孕中期,将一些优美的乐曲通过母亲的腹部源源不断地灌输给胎儿,培养胎儿的听力,也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形成。
固定地阅读优美的散文、诗歌。经常欣赏名画、美好的事物与大自然中美丽的山水花草鸟鱼等。每天和宝宝固定地说话,如早晚同胎儿打招呼,对胎儿讲讲话,把胎儿当作一个能听、能看、能理解父母的、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谈话对象,而不是对牛弹琴。通过父母亲充满爱意的呼唤与谈话,给予胎儿良性的刺激,这能够丰富胎儿的精神世界,开发他的智力。
另外预付的心理对孩子胎教的效果影响也是巨大的,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程度上,孩子还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母亲的心理就是孩子的心理,丈夫要给妻子足够的关心,帮助解决妻子的各种不便。尽量避免孕妇心理过于激动的现象,无论是喜是忧。
刚开始做抚摸胎教时,胎宝宝的反应较小,准爸爸或者准妈妈可以先用手在腹部轻轻抚摸,抚摸时顺着一个方向直线运动,不要绕圈,然后再用手指在胎宝宝的身体上轻压一下,给他适当的刺激。
胎宝宝习惯以后,反应会越来越明显,每次抚摸时都会主动迎上来。每次抚摸开始时,可以跟着胎宝宝的节奏,胎宝宝踢到哪里,就按到哪里。重复几次后,换一个胎宝宝没有踢到的地方按压,引导胎宝宝去踢。慢慢地,胎宝宝就会跟上准父母的节奏,按到哪踢到哪。也可以轻推胎宝宝的背部,帮他翻身。
抚摸胎教时间久了以后,准父母就可以用触摸方式分辨出胎宝宝圆而硬的头部、平坦的背部、圆而软的臀部以及不规则且经常移动的四肢。
抚摸胎教的注意事项
抚摸是促进胎宝宝智力发育、加深准父母与胎宝宝之间情感联系的有效途径,但要讲究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抚摸时间不宜过长,每天2—3次,每次5分钟左右;
动作要轻,轻轻触摸、拍击即可,不能太用力;
不要用手在肚子上绕圈,以免胎宝宝跟着转圈,导致脐带绕颈。另外,在胎动频繁时做抚摸也容易造成脐带绕颈,应该避免;
刚开始做抚摸时,胎宝宝如果反应很大,说明他还不习惯,准妈妈要马上停止,下次再给予适当刺激,让宝宝慢慢适应。
在孕后期,子宫会出现不规律的宫缩,宫缩的时候,肚子会变硬。准妈妈如果摸到肚皮发硬,就不能做抚摸胎教了,需要等到肚皮变软了再做。
有习惯性流产、早产、产前出血及早期宫缩的准妈妈,不宜进行抚摸胎教。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