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上双胞胎的5招“秘术”
一、找个有双胞胎基因的老公
我们都很清楚,能否怀上双胞胎遗传的基因主要是在母亲这边,也就是说如果母亲是双胞胎,那么再次生下双胞胎几率就高达1。7%,远远高于父亲。不过,由于对双胞胎的选择权实在不在我们手里,所以,还是想想我们能做的事情吧。虽然,因为父亲是双胞胎而生下双胞胎的几率较低,但总比没有强!
风险指数:0
二、服用叶酸
瑞典一医学研究机构最近指出,服用叶酸的女性怀双胞胎的机会比没有服用的女性高出近一倍。据报道,瑞典的研究人员自1994年开始研究分析当地孕妇曾服用药物的资料和数据,他们发现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研究人员指出,服用叶酸导致生双胞胎机会增大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风险指数:一般
三、促排卵的药物
新华社不久前曾发表了一篇关于“口服促进排卵药物增加生双胞胎机会”的文章,文章指出目前的“人造”双胞胎数目正大幅度增加,而医生对这一现象却深表忧虑。其实,促进排卵的药物多是临床上用来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为生双胞胎而自己随便服用,不仅对准妈妈的身体有害,即便真的生下双胞胎,孩子的健康也难以保证。
如果用了促排卵的药物,生双胞胎的几率的确大大提高,但是一般的健康女性每月排一个卵子,人为地使用促排卵药物,促使卵巢多排卵,其后果是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如头晕、恶心、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对母子都非常危险。
风险指数:超高
四、增加激素
四川民间曾一度非常流行“双胞胎秘方”,而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秘方多半都是能促进性腺激素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主要功效就是能促使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用药后能产生诱发排卵的效用,这类药物也是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身体健康的女性如果服用不当,可能出现腹部痛、乳房肿痛、恶心、头晕、乏力、皮疹、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可能致癌。
风险指数:超高
五、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是通过促排卵技术促进女性卵巢内的卵泡发育,然后从中取出卵子进行体外人工受精,再将发育的胚胎移植到子宫里孕育。因为这一过程是在医生的人工操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受精卵的质量,一般会多选几个卵受精,在它们发育到一定程度时,选择最好的2~4个植入母体子宫腔内,最后保留一个最好的胚胎,让其在子宫内着床发育,直至胎儿诞生。但有些女性的身体条件允许两个胚胎同时发育,加之自己又有要求,医生也可为其保留两个胚胎,于是就产生了双胞胎。不过,卫生部对应植入多少枚受精卵有明确规定:35岁以上的可植3个,35岁以下的最多只能植两个,尽量减少双胞胎或多胞胎出生率。
风险指数:一般
养育双胞胎儿子的细则有哪些呢?
(1)区别双胞胎最好是用不同床罩和穿不同色的衣服,妈妈一看便知道小床上睡觉的是哪一个。
(2)如果双胞胎大小不等,强弱有别,可以优先照顾较弱的一个,等体重赶上之后再“一视同仁”。
(3)双胞胎也要像早产儿一样增添生素C、维生素B、鱼肝油、钙剂和铁剂。
(4)双胞胎通常都是互相依恋的。他们时常互相吮吸拇指,当其中之一受到伤害,另一个会哭叫。双胞胎又比单胞儿说话迟,原因之一是母亲对他们说话的时间少,他们互相学习,共同努力,创造了他们之间的“语言”。
(5)要尽量将双胞胎当不同的个人对待。给双胞胎起发音明显不同的名字,穿不同的衣服,梳不同发型,如果双胞胎分别定期到外婆或奶奶家住一住,会很有用。
(6)双胞胎虽习惯分享,但是,他们也会发生激烈的竞争。从出生起,他们需分享母爱,到了两岁,不少的双胞胎会以非常规矩的方法获得注意。跟他们分别共处多一些时间,可减少他们的竞争。
(7)多数双胞胎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有优势,很可能是身体或智力的不同。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周围的人对待他们不同而造成的。
(8)照顾双胞胎既困难又疲倦,尽量争取家人、朋友的帮助,或雇请保姆。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