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的好处多多,不仅可以让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简明地讲,儿童阅读兴趣即指儿童对文献和进行阅读活动的爱好,是对文献的内容、意义进行积极探索和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在对文献和阅读活动的特别喜爱和积极的阅读态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好”与“乐”都是阅读兴趣的反映。
当儿童对阅读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当然,阅读兴趣往往影响阅读效果。有兴趣读书的儿童与无兴趣读书的儿童在相同的时间里、相同的读书条件下去读同一种书,其结果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家庭和少儿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时,首先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就是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在预定客观环境影响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同样,儿童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无法分开的。如果我们根据儿童心理的特点和阅读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阅读兴趣,那么,艰巨的阅读任务,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把“苦读”变成“乐读”、“趣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关于培养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人能够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所以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学龄前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或称敏感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所谓敏感期也称关键期,是指在某一特定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很容易,错过这个时期学习则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生。例如: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2岁左右,书写敏感期出现在3. 5 岁至4. 5岁时期,阅读敏感期出现在4. 5岁至5. 5岁时期。所以,一些教育专家认为“6岁前较6岁后更容易学习阅读”。
宝宝到了学龄前阶段,这是就不再和幼儿期相同了。在日常饮食上,家长需要多做改变。
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学龄前这一阶段的儿童(儿童食品),器官迅速发育,腿长得很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矿物质钙(钙食品)、磷、铁(铁食品)、锌、碘及其它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血细胞的形成及机体各部分的代谢。为满足骨骼发育,钙的供应量每天要在800毫克,高于成人的供应量;铁的供给量每天为10毫克。营养专家都提倡:从儿童阶段开始,节制盐的摄入量,避免吃太咸的食物。
对5岁以上的儿童来说,维生素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需求量相较幼儿也大得多,都接近成人标准。但儿童的胃容量比成人小,营养要求比成人高,为达到此目的,增加餐饮,并使早餐在整日总量的比例中不少于四分之一,同时注意食物的精度和质量以及有良好的进食环境是大原则。
有的营养专家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服用合适的制剂,如矿物盐、维生素(维生素食品)A及D等。或由专业营养师为孩子配制营养均衡的午餐,以便这阶段的儿童营养需求能有效保证。主要方法是将一天三顿主食做好而避免零食和偏食,如两顿饭之间的间隔太长时,可以有规律地给予少量小食。糖对儿童的味觉特别有吸引力,尤其是幼儿(幼儿食品)。在进食量或胃口不理想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节制,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甜品宜放在餐后,而不是餐前。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按照过去的印象,特别是孩子3岁前身高体重增长快的概念来对待7岁前后的孩子,总认为孩子吃少了,于是进食有时是强迫的、被动的,有时又是连哄带骗的。有时父母不顾食物的营养价值,只要孩子肯吃,特别是零食,一律尽量满足。这可能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挑食和胃肠道消化(消化食品)能力紊乱,主要食物减少,发育不佳;另一种情况是摄入过多营养,甚至有发生儿童肥胖症的危险,而且坏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需要耐心加以纠正。
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家长需要特别关注。
二、学龄前儿童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1~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
2、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食和饮料;
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
4、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孩子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5、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
6、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
7、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的饭菜,先少盛,吃完后再添,以免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
8、不要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或经常吃汤泡饭,这样容易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与吸收;
9、不挑食、不偏食,在许可范围内允许孩子选择食物;
10、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避免诱导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偏好。家长和看护人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