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四者缺一不可。既要权衡患者应用药物所获得的收益,又要考虑用药后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与治疗疾病的需要,又要顾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保护卫生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使社会和患者都获得最佳效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一、安全性
这里所说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要保证用药安全。一个合格的执业药师必须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给患者给出指导意见。不管是使用什么药物,包括有毒的和无毒的,都应把药物的安全因素作为第一考虑因素,确定好药物是否会对患者引起不良反应。
二、有效性
所谓有效性,指的是要确保用药有效。一个合格的执业药师必须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并保证所用药物确实有效才给患者给出指导建议。通过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尽力做到药学服务的最佳效果,既能取得最佳疗效又能确保不会有不安全因素存在。
三、简便性
这里所说的简便性,主要是指用药方法要尽可能的简便。一个合格的执业药师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用药的方法简单便捷。因为越简单越便捷的使用方法,会使得医师和患者更容易掌握,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四、经济性
此处所指的经济性即要求我们用药应符合经济实用原则。一个合格的执业药师除了要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并力求简便之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要考虑到的,那就是经济实用原则。
综上所述,安全性、有效性、简便性和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四大基本原则,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过全面科学的权衡这四大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药物的疗效并最大可能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还可以使得整个社会群体从一定程度上获益。
中药注射剂,相信只要是从事或有关注医药行业动态的人们都有听过有关中药注射剂这个词的,而且相信都会与不良反应挂钩。因为事实上确实有报道过不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中药注射剂的这些不良事件就全盘否定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事实上,中药注射剂是有其独特的优势的,如起效快等。之所以出现过不少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主要是因为中药注射剂还没有很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但是这个体系要很好跟全面的建立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所以,目前我们可以控制的就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就此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供临床使用参考:
【原则一】根据病症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根据相关病症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原则二】根据说明书的功能主治正确科学用药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二个主要原则就是根据说明书的功能主治正确科学用药。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原则三】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三个主要原则就是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原则四】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四个主要原则就是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原则五】详细了解清楚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五个主要原则就是用药前要详细了解清楚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这一个原则是很重要,不可忽视的。
【原则六】特殊人群特殊处理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六个主要原则就是针对特殊人群必须做出特殊处理。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原则七】加强用药监护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第七个主要原则就是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是一个很特别也很重要的剂型,对于其优缺点我们必须科学全面辩证的认识,切勿以偏盖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是很需要我们用心的,除了以上提及到的使用原则要遵循外,在临床用药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考虑到位,才能更好更安全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