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热情的哈皮GO

热情的哈皮GO

2015-10-13 20:43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宝宝爱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一起了解下吧!

  宝宝咬人是他宣泄(正面或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我牙痒痒”

  Q :宝宝4个多月了,长了一颗牙,吃奶时总咬我的乳头,请问该怎么办?

  分析 小婴儿刚出牙的时候,对嘴里的新东西还不习惯,因此吃奶时会尝试着咬妈妈的乳头,试图摆脱自己的新牙。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对策 感觉到宝宝咬乳头,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宝宝呼吸不畅,会自动把嘴松开。同时,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

  “妈妈,谢谢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Q :我儿子每次吃完奶后,总会使劲咬我一口。我现在伤痕累累,又舍不得断奶,该怎么办?

  分析 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

  对策 突来的剧痛会使新妈妈不由自主地推开宝宝或尖叫一声。妈妈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吓到宝宝,当然也没有必要咬紧牙关任他咬。宝宝咬奶头,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让他松口。但别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还不想这么快就和妈妈道别。和宝宝玩上一会儿,使他明白并不是一松口妈妈就会离开。

  “我不舒服”

  Q :我宝宝6个月了,经常哭闹,哭急了还咬自己的脚趾,朋友说一定不要抱,以免他产生依赖心理,是这样吗?

  分析 对于半岁宝宝的哭泣,爸妈常因怕宠坏宝宝而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宝宝发脾气的同时还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则是小宝宝感觉不舒服,向你发求救信号。感觉疼痛的宝宝常常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人。

  对策 当宝宝哭闹时,你首先要查明宝宝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还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体食物,以用来磨牙和锻炼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Q :我的宝宝一岁两个月,这段时间,他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分析 一岁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对策 为了帮助宝宝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当他需要的时候保护他,永远在他身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宝宝胆小而笑话他,惩罚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惧不会因此消失,但对宝宝的心理却是极大地伤害。更不要逼迫宝宝克服胆小,这会让他更加胆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你是他的保护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这样,一段时间后恐惧感自然会消失,宝宝也不会再咬人了。

  “我好爱你”

  Q :我的宝宝1岁半了,已经出了16颗牙,和他玩的时候他总爱咬我,这正常吗?

  分析 一岁半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呢?宝宝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啊!难道不允许吗?”有时生气的妈妈会反咬孩子,这可是不好的榜样。

  对策 如果你反咬宝宝,他会更加兴奋,觉得你在和他玩,认为咬人是允许的,更不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别人。因此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妈妈疼”,可以让他试着咬自己的手指,让他亲身感觉一下疼痛。同时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的好方式,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否则宝宝可能会认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达爱也是不对的了。

  “我需要关注”

  Q :老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来,儿子迎接爸爸归来的方式很特别,总是咬他大腿,这让他很伤心。要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分析 宝宝只咬爸爸,而不咬妈妈,极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他用这种行为方式表示不满。

  对策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弃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宝宝。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共度亲子时光。请记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我很愤怒”

  Q :我的宝宝快两岁了,总爱咬小朋友,有时候是争夺玩具,也有时候不为什么就咬人。我们想了许多方法,也不管用。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时打他有关呢?

  分析 如果经常打骂宝宝,他很可能咬小朋友,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对策 攻击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为,不利于宝宝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议宝宝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转移负面情绪,如拍打枕头,撕报纸等。要对宝宝反复强调,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会伤害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同时你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思考对宝宝进行惩罚是否恰当,否则将会出现双重标准。宝宝会糊涂:大人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却不可以呢……

  如果你选择正确的行为对策,那么情绪逐渐趋向稳定的宝宝两岁后就不会再咬人。但三四岁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继续咬人行为,你可以向儿童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出宝宝焦虑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治疗

  

  1岁左右的孩子,有的喜欢咬人。不单是保育园内的孩子,在家里抚育的孩子,也会因故咬母亲的手,一般母亲会说“好疼”,然后训斥孩子。因此,孩子害怕,也就不再咬了。

  在保育园,孩子刚开始咬人时,就要严加训斥,让他害怕。有时保育园还会流行孩子“互相咬”,1个孩子咬了另1个孩子,挨咬的孩子哭叫起来,咬人的孩子,好像因此得到一种快感,又咬其他的孩子。而挨咬的孩子,反过来开始咬别人。这样流行起来,一时间很不容易纠正,因此在“互相咬”流行之前,就要制止住。快到1岁的孩子,把他们从床上放到地板上玩时,就是这样一个相当危险的时期。

  咬人的孩子,也许是想把自已的要求传达给对方,但又不会用语言很好地表达,烦躁不安中出现这种行为。这种情况有时会持续到1岁半。

  有时孩子咬人的原因是身边没有人倾听他的要求。保育员在他身边或者不在他身边都经常看着他,注意观察他的要求,并且设法满足,这样他就不咬人了。

  制止咬人的措施

  如果在一间保育室里,1保育员照管20名3岁以下的孩子,被忽略的小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开始咬人。一旦发现咬人行为发生,就要立即给予严厉批评。为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捏住他的嘴唇说“咬人可不行”。对于这样的孩子,与其将他从小组隔离开,不如去发现他的要求,在快乐的玩耍中让他满足。

  如果在室内咬人行为流行了,可以暂时在户外进行保育,让他们在庭院中娱乐,如荡秋千等,分散一下过剩的精力。

  和咬人同一时期,挠人也流行。有时挠人发生在星期一,如果星期日父母给他把指甲剪掉,抓伤的现象也就很少发生了,所以首先应该把客观原因消除。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宝宝的小脑瓜到底是怎么了,嘬起木头的小星星来好像嘬苹果片一样津津有味?我们成年人只能不理解地摇摇头:为什么宝宝看见什么都觉得很有趣,而且一定要往嘴巴里放呢?

宝宝的小嘴在他们了解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婴儿的求知欲从刚出生时就非常强烈,他们在出生后3个月内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一个大学生4年内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摇鼓是圆的还是方的?积木块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宝宝总是先由嘴来断定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在出生后一年内,与眼睛和手感知信息的速度相比,神经末梢会把嘴巴感觉到的信息更快地、准确地传输给大脑。

提出来的话:宝宝们先是用享受美味的舌头去探索事物,然后才是用眼睛去认识、区别事物。

  宝宝依靠嘴巴探索世界也是由于饥饿感引起的

他们天生就知道吸吮,吸吮意味着吃饱肚子,维持生命。当宝宝靠在妈妈的胸前时,他们得到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吸吮可以带来满足和惬意。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温暖、安全和饱足的感受,所以在嘬手指或咬拳头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安全、很温暖。像咬奶嘴一样,吸吮有使婴儿平静的作用。

在宝宝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比手指更经常、更持久地停留在他的嘴里了,但其他即使很不起眼的东西,他们也喜欢咬来咬去,用口水作个记号,证明这些是他的安慰品。这也就提醒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尊重他们这个能带来持久激情的习惯吧,不要一看到宝贝想把什么东西放进嘴里,就马上“横刀夺爱”。

  咬得安全

如果你的宝宝正处在拿起东西就想放到嘴里尝一尝的阶段,你就要注意:

*捡起房间地板上的碎屑。保证即使宝宝拿起地毯一角来咬都是安全的。

*玩具要适合宝宝的年龄。不能有细小的能够被宝宝吞下的组件,特别是毛绒玩具上的小配件,一定要检查是否牢固,防备宝宝揪下来放进嘴里。

*注意屋里栽花的泥土。如果不小心让宝宝吃了一些碎屑,可就要抱他去医院了(有个小窍门可预防这一点:剪一段连裤袜套在花盆上,既透气,又可防止宝宝抓土)。

*防止误吞。宝宝在游乐场玩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会吞一些沙子或者去舔石头,但是只要及时制止他,护理得当,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假如是烟蒂就比较讨厌了,要马上用湿布给宝宝擦干净嘴巴。

*注意植物和浆果。植物和浆果千万不要让宝宝去舔,因为有些东西是有毒的。如果是舔了这些东西,就要多喝水,然后求助于急救中心。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教你如何应对爱咬人的宝宝

  孩子为什么爱咬人打人?

  孩子喜欢咬人怎么阻止

  最近常听妈咪们说自己的小宝宝老喜欢咬人,其中有一个叫雷雷的小朋友表现得还比较突出,他有时候一天就要咬伤好几个孩子,有时候还会咬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总结一下,希望对各位年轻的妈咪和托幼园所里的老师们有所帮助。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咬人呢?

  首先,从生理上分析,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儿童的嘴在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很软弱的时候,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从而产生快感,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尤其是一岁左右的小小孩,他们对人与物体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楚,咬人与咬物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儿童在长牙的时候,牙会发痒的,所以小孩一般在出牙时喜欢咬东西。

  再者,从心理上分析,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出于情绪宣泄的需要,因为幼儿语言发育尚不够完善,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孩子想要什么又说不清楚,从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情绪焦急就会朝身边的人咬去,这实际上是小孩发脾气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孩子没有休息好,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样现象。第二是因为孩子不懂得分享,当他的玩具或食物被别的小朋友抢去的时候,会用咬的方式来袭击他人。第三,孩子咬人有时候也是他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比如有的宝宝专门咬妈妈,因为他爱妈妈,所以就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妈妈的这种特殊感情。第四,有的小孩会通过咬人这样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尤其是在托幼园所,孩子咬了孩子以后,被咬的就要哭,老师就会出面干涉,而咬人的孩子一方面见别人哭心理会产生某种快感,另一方面见老师反应过激,也会觉得好玩,所以还会继续咬别的小孩,甚至连老师也咬,久而久之,有的宝宝可能还会把这当成一种游戏,并乐此不疲。

  在找准了原因之后,下一步就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如果孩子咬人纯粹是一种无意识探索性的行为,可以淡化处理,但最好也做出必要的反应,例如,在其咬人的时候,要装出较痛苦的样子,并明确告诉她你不喜欢这样,使其明白咬人是非常不好的事情,父母是不喜欢的,其他的人也会不喜欢,只有改掉这样的行为才是好孩子。

  如果孩子咬人是因为长牙,牙齿发痒,可以买个磨牙器给她,再买点磨牙饼干或者糖果给她吃吃,当然同时也还得要告诉她不能随便咬人。

  如果是因为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情急咬人,就要教导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用新的兴奋点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正确使用行为疗法,而不要过分指责,因为任何指责只能强化错误,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是因争夺玩具或食物而咬人,就要教育孩子懂得分享,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如果孩子是用抓人咬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特殊情感,建议每次他抓人咬人的时候都要抓住他的小手,严肃地告诉他:“你这样会把妈妈抓痛,会把妈妈抓破,来,抱抱妈妈,亲亲妈妈……”坚持这样灌输,他就会明白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千万别打他,如果你打他,他会认为这种打人的方式是正常的,可以被接纳的,并且他会迷恋你这种过激的反应,经常通过这种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

  如果孩子经常通过咬人这种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和引起小朋友哭,并且形成习惯的话,那就属于非常严重的攻击性行为了。雷雷小朋友,就属于这种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可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咬人的行为是谁都不喜欢的,让他记住今后再也不能咬别人了;如果这种温和的说服教育方式无效,就要用谴责的方式了,要在口头上强烈指责咬人的行为,并引导他向被咬的人道歉;如果谴责还是无效,就要适当采取惩罚了。

  惩罚的方法有:1、取消奖励。在上次咬人行为发生后,与孩子约定,如果下次再咬,就取消他应得的奖品,例如小贴花、善行树叶,甚至点心水果等等,如果是托幼园所运用此方法,最好与家庭配合一致。2、孤立隔离。当咬人行为频繁出现的时候,可以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闭门思过”,取消他获得注意的机会,让他体验被冷落和孤独的滋味,具体运用的时候,要注意用轻柔的语气,但态度要坚决。3、有益体罚。体罚本是我们严厉禁止的一种教育行为,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下,但我们在选择体罚方式的时候,会充分考虑体罚行为本身是否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捏脊,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对传统中医疗法——“推拿按摩”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捏脊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食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疗效尤为突出,运用这种方法,一可以让孩子产生肤觉上的痛感,从而达到惩罚教育的目的,二又可以预防或者治疗疾病,可谓一举两得,有益无害,大家不妨一试。只不过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几个要求就是了:第一,把握时机,立即执行,不能事情过了很久才开始。第二,不能用羞辱的态度执行惩罚,更不要做人身攻击,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才不会造成他日后的叛逆性格;第三,执行态度要严肃而不轻快,不用开玩笑的方式教训孩子,以免他以为你不是在纠正他。第四,气氛要庄重而不苛刻,所处情境要让孩子察觉自己犯错。

  孩子被咬伤之后,该怎么处理?

  1.状况发生后,第一时间用香皂和清水仔细地给宝宝清洗伤口,因为人为的咬伤要比动物咬伤更容易感染。如果伤口不是很严重,按照医嘱,一天擦两次抗生素药膏即可。如果伤口处很容易弄脏,最好用绷带把包扎好。

  2.如果伤口看起来很严重——破皮或者流血——要马上用一块干净的布敷在伤口上,用手指压一压。如果血止住了,再给伤口贴上创可贴,然后送到医院,看是否需要缝合或者抗生素注射,如果按压不能止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3.不管伤口是否严重,都要到医院进行咨询,因为人为咬伤的感染几率非常高。10个被咬伤的人中就会有一个感染。医生会立刻对脸部、手部等处的咬伤进行检查,因为这些部位非常容易感染。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咬人的行为呢?第一,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师生、生生、亲子关系,让孩子沐浴在爱的氛围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温情。第二,结合具体情境,引用并解析《弟子规》中的相关句子,如“兄道友,弟道恭”,“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等等,让孩子懂得朋友间相互关爱谦让的道理。第三,不要给孩子放暴力的电视和动画片,例如《奥特曼》等,也不好给孩子讲有暴力行为的故事,例如《狼来了》等;第四,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弄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满足他合理的要求,并让孩子获得充分的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尤其是在托幼园里,老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之间发生的争执与矛盾,发现苗头,立即制止,从而防范于未然。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二)

4、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鍊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6、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宝宝爱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分娩
宝宝爱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如何应对爱咬人的宝宝

生活百科
如何应对爱咬人的宝宝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宝宝为什么爱咬人

宝宝
宝宝为什么爱咬人

宝宝为什么爱咬人?

宝宝
宝宝为什么爱咬人?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如何应对爱咬人的宝宝?

生活小常识
如何应对爱咬人的宝宝?

父母何时拒绝宝宝的黏人行为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父母何时拒绝宝宝的黏人行为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为宝宝选择兴趣班?选择兴趣班的误区

如何为宝宝选择兴趣班?选择兴趣班的误区

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七大因素

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七大因素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