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对于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周岁宝宝早教如何做才比较适合呢?
1—2岁的宝宝身体快速增长,开始具备最基本的大肌肉运动能力,能站能走之后,宝宝的生活范围扩大,大脑发育迅速,开始产生探索世界的愿望。这个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关键期,也是生活习惯养成、认知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
平时在家除了可以看一些早教生活基础理论,还可以给宝宝听一些开发智力的纯音乐、儿歌、小故事等,或者听一些知识性的三字经 论语等。一岁以后还可以慢慢可以给宝宝接触一些有引导意义的动画和视频之类的,比如引导宝宝汉字,英语的动画等,都是属于早教的范畴。早教是多方面综合性引导的。
1岁左右这个阶段是婴儿学走路进展迅速的时期,开始可能仅是蹒跚地走几步,但宝宝会很乐意一遍遍地走。父母要多给婴儿一些锻炼的机会,逐渐拉长练习的距离。可与婴儿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婴儿独自在地上玩,独立蹲下捡东西,独自站起,并独自稳定地行走。
还可让婴儿拉着小拖车之类的玩具练习走路,并使婴儿有机会学习拉着玩具侧着走和倒着走。在婴儿能够独立行走后,可拉着宝宝的手练习迈楼梯,开始婴儿可能抬脚费力、身体不平衡,父母可用较多的助力帮宝宝迈楼梯,以后逐渐减少助力,锻炼婴儿用自己的力量迈楼梯。
1岁的婴儿开始有了主动性,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操作。这时可以和婴儿玩多种动手游戏,如搭积木、叠小套桶等,可先给婴儿做示范,说:“我们来搭一座高楼”,然后让婴儿模仿做,以后让宝宝自己搭着玩儿,从搭两块积木开始,逐渐增加。
该年龄的婴儿一般可搭起3—4块积木。还可教婴儿把铅笔插入笔筒内,开始用大口的笔筒,慢慢地改用小口的笔筒,或者是仅可插一枝笔的笔座。也可教婴儿玩插插片,把小的东西装入小口径的容器中等,这些都是训练婴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这个时候的婴儿已开口说话了,父母首先是要经常给婴儿看些画片、幼儿图书等,教宝宝正确地认识各种物体的名称及其简单的用途。
要经常带婴儿出去玩玩,使婴儿认识外界更多的东西,在教婴儿认识的过程中多引导和鼓励宝宝自己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主动地称呼周围的人,对各种东西父母都要问:“这是什么?”以启发宝宝说出名称,婴儿说不出来时,父母要清楚地告诉宝宝,并反复地强化,使婴儿能够说出更多物体的名称。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交往首先是自我表达,要教宝宝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开始婴儿可能多用手势、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父母要坚持教婴儿用语言来表达,如“要”、“拿”、“喝”等。这时的婴儿大多只说一个单字,但这个单字往往代表了一句话,而且可能是多种意义的表达。
如“拿”可能是“把东西拿给自己”,也可能是“拿给你”等。父母要善于理解婴儿的语言,正确满足宝宝的要求,并教会婴儿用更明确的词语来进行表达。
父母要给婴儿自己做事的机会,即教宝宝学着做事。首先是从吃饭开始,教婴儿学会自己拿着勺子从碗中取饭往嘴里送。开始婴儿可能用勺很不准确,会洒落很多饭菜,但父母仍要给宝宝机会尝试,可单独给宝宝一个碗和勺,里面放较少的食物供婴儿练习。练习用杯子喝水也是如此,开始杯中可少放些水,教婴儿自己端着往嘴里送,父母可适当给予帮助,以后逐渐由婴儿自己来完成。
父母不要因为怕宝宝把食物洒得满地,或怕弄脏了衣服等而不允许婴儿学习,这样会挫伤婴儿的积极性。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仅是婴儿最初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而且也是对婴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随着婴儿活动范围的增大,宝宝和外界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要有意识地让婴儿和小伙伴一起玩,也可教宝宝将布娃娃当作小伙伴。此时婴儿虽然不能你来我往地合作玩,但要使宝宝建立最初的伙伴概念,培养婴儿与别人一起玩耍的愉快情绪。
有关0-3岁教育重要性的言论一般都以脑科学研究为论据,但往往对之作了错误的推论,下列三大误读最为常见,影响也最广:
“形式即功能”谬误
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往往以为,有关脑结构的形状、大小及活动的研究为人的学习、思维和行动提供了有用信息。
但如果说,人脑在某个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活跃性或较多的增长,便意味着有更多的学习或思维发生,则是错误的。
这类错误结论由来已久。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由于女性的脑比男性小,因此她们的智力比男性低。这个结论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科学家要从脑科学研究中推导出具体应该怎么做,必须首先建立起一条因果链。如果这条因果链没有建立起来,人们是不能从中得出有关养育和教育的具体做法的。
“形式即功能”谬误的最显著例子是有关儿童早期突触快速增长的。一些早教倡导者对突触快速增长的重要性进行了误读,以为婴幼儿突触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他们比年龄大的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这是不正确的。尽管突触连接是重要的,但连接的数量并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学习能力的任何信息。而且,即便我们知道如何制造更多的突触,这也无济于事:脑科学家指出,突触的修剪过程对于正常成年人脑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现实是,我们对突触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还不足以对是否该促进更多突触连接的形成提出建议。同时,我们对神经系统的连接也知之甚少,哪些玩具或教育方式对之有促进作用,我们无法给出建议。一句话,我们远不知道如何打造一个更好的脑。
“更多及更好”谬误
大家都能认识到如下推断的错误:由于吃一片维生素比不吃好,因此,把整瓶维生素都吞下去肯定更健康。但是,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在理解脑科学发现时经常犯同样的逻辑错误。例如,研究显示,在早期被严重虐待或长时间无人照看的孩子会有发育滞后或其他问题。但早教倡导者并非仅仅告诉父母不要疏忽自己的孩子,他们还进而提出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刺激,以促进他们的脑发育。
哈佛大学的卡拉·莎茨在《科学美国人》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在如此推断的基础上,有的人主张为婴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以此期望能够促进他们的发育。但目前的研究并无明确证据显示,为儿童提供大量刺激是有用的。”
“关键期”谬误
也许,关于脑科学研究的最大谬误是婴幼儿关键发展期理念。主张这一理念的人认为,脑的关键发育期从出生开始,到3岁结束。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儿童的潜能就被锁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发育关键期的思想来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大卫·胡贝尔和托斯滕·韦塞尔所作的系列实验。实验的其中一部分是,科学家把一个新生小猫的眼睛缝上,几个月过后,他们把小猫的眼睛打开,发现小猫几乎是瞎的,因为脑中从眼睛接收信息的部位没有得到正常发育。把一只成年猫的眼睛缝上同样长的时间,并没有产生这样的后果,因为成年猫已经发育出了处理从眼睛传来的信息的脑连接。从这个研究及类似研究中,脑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特定感官功能的发育有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缺乏对脑的刺激,发育会受阻。
每一个早教倡导者都接受了这个思想,并将它运用到了儿童,认为社会应该为婴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有大量刺激的环境,以免他们失去了学习的能力。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维跨越。胡贝尔和韦塞尔发现的关键期是猫的特定视觉官能发育的关键期,并不是笼而统之的任何方面的发育关键期。研究已经发现,特定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是有关键期的,但整个感觉系统并没有关键期。还没有研究者发现知识的传递以及诸如词汇、阅读和数学等技能存在发展的关键期。
更重要的是,即便某些能力存在关键期,但它远比一扇到某一时刻便关闭的门复杂。事实上,研究者发现,在合适的环境下,因眼睛被缝上而失明的小猫也能重新获得部分视觉能力。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