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和内胎儿共同施教的过程。此种胎教法已为许多国家运用,如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按时来医院欣赏音乐,胎儿生后,个个体格健壮。10年后有27名儿童获音乐奖,4名儿童舞蹈演员,其他人成绩均为良好,无一人有不良行为。音乐胎教在我国兴起不久。
音乐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太早太晚都不好。一般怀孕24周,胎儿的听觉功能已经完全建立。母亲的说话声不但可以传递给胎儿,而且胸腔的振动对胎儿也有一定影响。孕妇进行胎教时的注意事项:
1、孕妇从孕26周开始让胎儿听胎教音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1-2次。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强在65-70分贝。
2、如果用耳机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孕8个月后反复播送一首固定的乐曲,可为出生后的孩子培养音乐爱好,并为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打下基础。
3、作为胎教音乐,要求在频率、节奏、力度和频响范围等方面,应尽可能与宫内胎音合拍。专家指出,若频率过高会损害胎儿内耳螺旋器基底膜,使其出生后听不到高频声音;节奏过强、力度过大的音乐,会导致听力下降。
4个音乐胎教方法,培养聪明宝宝
1、母唱胎听法
孕妈每天可以低声哼唱自己所喜爱的有益于自己及胎儿身心健康的歌曲以感染胎儿。
孕妈在哼唱时要凝思于腹内的胎儿,其目的是唱给胎儿听,使自己在抒发情感与内心寄托的同时,让胎儿得到美妙的享受。这是最简便易行的音乐胎教方式,适合每一个孕妈采用。
2、母教胎唱法
胎儿虽具有听力,但毕竟只能听不能唱。孕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腹中的宝宝神奇地张开蓓蕾般的小嘴,跟着你的音乐和谐地“唱”起来,当孕妈选好一支曲子后,自己唱一句,随即凝思胎儿在自己的腹内学唱。
可先将音乐的发音或简单的乐谱反复轻唱几次,每唱一个音符后等几秒钟。让胎儿跟着“学唱”,然后再依次进行。
3、音乐熏陶法
有音乐修养的人,一进入到音乐的世界,情绪会变得愉快、宁静和轻松。孕妈可每天定时欣赏一些名曲和轻音乐。如《蓝色的多瑙河》、《江南好》、《春之声圆舞曲》等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孕妈在欣赏音乐时,要沉浸到乐曲的意境中去,如同进入美妙无此的仙境,以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最大享受和满足,当然就可以收到良好的胎教效果。
4、朗诵抒情法
在音乐伴奏与歌曲伴唱的同时,孕妈朗读诗词以抒发感情,也是一种很好的音乐胎教形式。专家认为。
在一套音乐胎教当中,器乐、歌曲与朗读三者前后呼应,相互结合,达到有条不紊的和谐统一,具有很好的抒发感情作用,能给孕妈和胎儿带来美的享受。
音乐胎教的基本要点
1、音乐就是情感,情感就是生命的和谐,通过对母体音乐体验和素养的提高从情绪上,来达到母体与胎儿的和谐与平衡。
2、尽量采用自然的,本土的,余生具来的方式,让母亲与胎儿进行沟通,而不是采用特殊的方法。
3、让母亲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对音乐和生活的理解带给宝宝。
在利用音乐进行胎教时,最好不要只给听几首固定的曲子,应该多样化。但在选曲时应注意到胎动的类型,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往往在胎儿期就有所显露,胎儿有的“淘气”,有的“调皮”,也有一些是老实、文静的。这些既和胎儿的内外环境有关,也和先天神经类型有关。
一般来讲,给那些活泼好动的胎儿听一些节奏缓慢、旋律柔和的乐曲,如“摇篮曲”等;而给那些文静、不爱活动的胎儿听一些轻松活泼、跳跃性强的儿童乐曲、歌曲,如“小天鹅舞曲“等。那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更明显的效果。
音乐胎教的注意事项:
1、选择孕妇喜爱的音乐,以动听悦耳的轻音乐为主
(1)优美的音乐能使孕妇分泌更多的乙酰胆碱等物质,改善子宫的血流量,从而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使胎儿在子宫内安稳。
(2)音乐的节律性振动对胎儿的脑发育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这将促使胎儿大脑发育。
2、父母唱歌给胎儿听
父母的歌声对胎儿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能促使胎儿大脑健康发育,也是父母与胎儿建立最初感情的最佳通道。
3、胎教传声器
胎教传声器要求无磁,音乐频率范围在500?1500Hz之间。选择噪音小、配器简单的音乐,白天听轻松欢快的乐曲,使胎儿处于兴奋状态,晚上听柔美小夜曲,使胎儿进入睡眠状态。
科学的日新月异使人们除了上天入地,还开始到达一些以前根本无法想像的地方,比如妈妈肚子里面的那个小家伙的脑袋瓜里,到底在发生着一些什么样的奇妙的事情?
研究发现:胎教可提前到怀孕四个月
以前研究人员认为,胎儿要晚至7-8个月大,才开始拥有最初级的“学习”能力,故大多数胎教也始于此时。但美国研究者在一项专题研究中发现,胎 儿的智力水平远比我们原先知道的要高得多,出现初级学习能力的时间也比我们想像的要早得多。基于此,专家们认为:胎教其实可以提前至怀孕仅仅4个月时。
加州大学生理学家戈德曼通过对200余名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胎儿的研究发现,早在仅3周大时,许多胎儿就能对外界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是较为迟钝而已。到4-5个月时,反应已经堪称灵敏。如,当外界有巨大声响发出时,胎儿会立即随之紧缩一下。
当胎儿长至6个月时,便可能对动听的音乐、普通的说话声和难听的噪音做出明确的区别:当播放悠扬的乐曲时,胎儿的头会转向发出声音的一侧,身体 还会“悠闲”地伸展一下,有的面部甚至还出现了类似微笑的表情;当外界出现马达的轰隆声等噪音时,胎儿大多会把头转到另一侧,有的还会用一双小手捂住一对 小小耳朵;胎儿能够听到大人的讲话,分辨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并且开始“监视”母亲的情绪。味觉方面胎儿已经有初步的发展,能够分辨出苦味、甜味或酸味,并 对甜味有天生的偏爱。吸吮手指是他们的另一种本能:胎儿多会花很多时间吸吮自己的小拇指,这不仅为bb日后的第一餐做好了准备,而且能帮助他发现自己身体 上有趣的东西,比如皮肤的感觉和拇指的大小。因此,胎儿在子宫内吸吮拇指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探索世界的开始。
当胎儿长到7个月时,听到的许多声音已能牢牢记忆在脑海里,并对其一生产生微妙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试验证实,此时如对胎儿唱一首歌,其出生后就 可能对这首歌十分敏感,一般可能不学自会,或稍稍教一下便能掌握这首歌的要领。不过,如果双亲都是摇滚乐迷,那么可千万别让bb此时“共享”摇滚乐那强烈 的节奏,否则只能增加胎儿出生后罹患多动症的可能。如果想培养孩子对外语的兴趣,那么不妨让胎儿在此时多听听外语,尽管他们什么也听不懂,但至少会有点语 感。如果此时胎儿能经常享受到母亲隔着肚皮的按摩,那么他将提前享受到亲情和爱抚,这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大有裨益。此外,让胎儿听听电脑键盘之类的“嗒嗒” 敲击声也不错,据说可有效地刺激其抽象思维的能力。
当胎儿长大到8、9个月的时候,其听觉器官便变得更为敏锐,此时,他会灵敏地把头转向某一个声源,或对多个声源明智地做出选择性倾听。当然,对 胎儿最有吸引力的一定是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倾听这种特殊的“音乐”,要是准妈妈们每天都把脚抬高并倾听同一首舒缓的乐曲,胎儿就能够 记住这支乐曲,甚至还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研究证实,这种“音乐胎教”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最早的记忆力训练,对日后培养孩子超强的记忆能力大有好 处。
听觉之外,此时的胎儿对光也有了较为敏锐的反应:眼睛开始在黑暗中一开一合,似乎在为出生后做练习。到33周左右,胎儿能表现出其超高的“情 商”—他们已具备感觉母亲情绪的能力。当准妈妈和人争吵、或者因为交通阻塞而丧气的时候,小宝宝也会焦躁不安,甚至还会用自己的动作(如心跳加速或更多的 踢动)来回应外界的情况。另外,准妈妈感受到的压力也会影响到胎儿睡眠的规律性。
此情此景,真可谓心心相印!所以准妈妈们应该明白:尽管无法避免所有令人紧张的情况,但却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平衡这些负面情绪。要知道,这样做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表达不同的情感,以及如何控制负面情绪,这将为孩子日后“情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胎教成功的要素
怀孕前的准备: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时,确保身心健康,精子和卵子优良。如服避孕药,则应在停药半年后再怀孕。
及早确诊怀孕:避免有害因素如x射线、同位素、农药、病毒感染、无意服用有害药物等因素对胎儿的伤害。
定期产前检查:避免孕期发生意外,如有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及并发症(如妊高征等)要在医生监护下进行相应保健和治疗。
最有效的几招胎教
避免刺激
孕妇尽量不看惊险刺激或恐怖的电视、不参加紧张的活动,可以多欣赏优美的音乐,阅读些趣味的、活泼健康的文学作品,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散步,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懒散的生活方式。
稳定情绪
孕妇要精神愉快,情绪安定,遇事要自我控制,不要大喜、大悲、大怒,排除有害信息对情绪的干预。如果孕妇的压抑情绪延续几个星期,那么胎儿的超量活动就可能贯穿整个胎儿期,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怀孕期间的情绪激动会影响后代的情绪特征。
腹部按摩
孕妇可以选择晚上临睡之前,把双手放在腹部,由上至下的用手轻轻的抚摸胎儿,每次五分钟,一边可以轻轻地和胎宝宝聊聊天,让他听到你的声音。
听觉训练
选择一些优雅动听的音乐每天多播放几次给孕妇听,优美宁静的旋律既使人感到动听悦耳,又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这时愉快的心情就会促使神经体产生一种液体,通过神经液将美好的音乐感受传导给胎儿。另外,临床观察表明,通过孕妇的朗读,使胎儿接受人类语言声波的信息,对出生后孩子语言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