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小学六年级学生,10岁时随同学去网吧玩互动游戏,开始每周放学后仅去1~2次,到时间自己知道回家,,以后逐渐迷恋于网上暴力游戏,去网吧次数增多,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常通宵达旦在网吧度过。自从玩网络游戏后,患者常逃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终日不忘网上活动情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患者变得孤独,对同学冷漠,厌倦社会活动及家庭聚会。近一年又痴迷于网上聊天,结识一些网友,称在网上得到同情和安慰,唤起了激情。从此,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在网交谈,欲罢不能。为上网不择手段,没钱就与网友结伙在校外抢劫低年级学生的钱财,有时偷家人的钱。曾受到公安部门教育,但不知悔改。为上网曾将家中一些电器偷偷卖掉获500元,全部挥霍在网吧。家长批评、劝说无济于事。一旦离开网吧,患者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作为,情绪时而易激动、时而焦虑、抑郁。当家长不让上网吧玩游戏时,会失去理智地打家长或砸东西。其父母告诉我们,他在没有上网之前在家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在班上前10名,现已科科不及格… 父母在极度失望下带其来我科就诊,我们发现,患儿除有睡眠障碍外,还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症、注意缺陷障碍等。我们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给予相应的抗强迫药物治疗,一周后,就配合心理辅导及家庭治疗。如改变他的作息时间,改变他对电脑使用的态度,给予不断的鼓励、强化,逐渐建立其信心。同时改变父母打骂为主的教育方式,代之理解诱导。2-3周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在我科坚持治疗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又独自上网吧两次。家长意识到环境的不良影响,立即搬了家、换了学校。之后他又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跟家人的关系又亲密和谐了,不再到处找网吧上,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未达到上网吧前的名次。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的临床表现
早期:感受到上网的乐趣,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记忆力、主意力下降,渴望上网、精神上依赖。 进展期:身体依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上网后精神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晚期: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
网络成瘾的机制
1、医学模式-生物学理论:Giannini与 Minuer认为:成瘾行为与6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有关:r-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内啡肽。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会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但之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等负性情绪。
2、ACE模型:
由于上网的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及Escape(逃避现实性)导致上网的人们易全身心投入。
3、行为解释理论:以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和Skinner的操作控制理论为基础。青少年的自我发育尚不能适应社会,常有无助、依赖、挫败感。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将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网络,逃避现实生活而换取“网络人生”的幸福。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研究发现在游戏的刺激下变得兴奋,能量过度释放以致不能维持睡眠周期,患者在戒断电子游戏活动中出现失眠、头痛、注意不集中,消化功能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患者主要表现为寻求电子游戏活动的行为,这与寻求药品的行为类似,为了获得电子游戏的活动,甚至可以不择任何手段,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欺骗父母索取钱以达到玩电子/网络游戏的目的,造成个人品行方面的问题,丧失人格和自尊。
网络成瘾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法,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做了以下总结。
1、 药物治疗:如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或出现社交淡漠、少语、反应迟钝等症状时,首选维思通。对于无明显情绪障碍的网络成瘾患者,首选兰释等抗强迫药物。
2、心理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个别心理辅导:1)首先要了解每位患者心理及生活、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寻找其不良性格和负向情绪的根源。2)与网络成瘾青少年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网上人际交往,让患者认识到电脑是工具,不是玩具。同时对比患者的过去与现状,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成瘾行为与其他青少年学习行为的不同之处,成瘾后对自身躯体及心理上带来的危害,转变患者对网络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鼓励患者自由地充分地说、想、谈感觉、谈忧虑,达到压抑的释放。3)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的生活规律,恢复其生物钟,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对于严重网络成瘾者辅以药物治疗,消除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
家庭支持治疗:1)首先让家长意识到网络具有极强的致瘾倾向和诱惑作用,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尝试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避免简单的打骂,不让他们有被抛弃、孤独无助的感觉。并培养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兴趣和爱好。2)让家长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性家庭作业,同时要改善造成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不良环境或教育方式。
3、给患者的建议:
1)在相反的时间上网,打破使用网络的定势。
2)借助外力的作用,如闹钟或其他人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和阻止。
3)制作提醒卡:IAD引起的问题,戒绝后带来的好处等。列出个人生活清单:成瘾前的日常活动
4、给家长的建议:
1)上网追求新的信息有其好处,但必须限制在两个小时之内。
2)网络游戏只是一种虚拟的世界,家长帮助孩子不断充实人的各种体验,在现实和虚拟之中取得平衡,如多参加社会活动,体育运动,与同学建立友谊等。
3) 如果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要尽快借助亲友、社会或医生的力量来帮助矫正,严重到一定程度需要药物治疗加行为干预。
4)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督促孩子守时。一旦发现孩子有网络成瘾倾向,应与孩子一起找到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帮助他们摆脱成瘾。
5、 由已治愈的网络成瘾青少年以讲课、交友的方式来感染、教育正在治疗的IAD患者。
日前称因“在网上做错事”而跳楼自杀,网瘾影响惹起关注。香港城大有研究发现,上网时间愈长、网瘾愈大的人愈容易感到寂寞,每日上网8至10小时的严重网瘾者,寂寞感愈高。网络成瘾究竟有哪些信号呢?如果不小心网络成瘾了,怎么办呢?
研究调查:网瘾愈大愈寂寞
城大媒体与传播系向361名年龄介乎18至37岁学生进街追踪研究,当中包括两次问卷调查,首先查询学生的生活状态、情绪,以及上网习惯,并要求他们评分,4个月后再做同一份问卷,比对数据以了解网瘾对会否影响学生情绪。受访者中,89%受访者每日上网,62%表示每日上网3至4小时,研究刊载于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参与研究的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姚正宇表示,人的情绪都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追踪数据显示,上网时间愈长,并有网瘾的受访者,愈容易感到寂寞及沮丧,证实沉溺网络与寂寞有直接关系;相反寂寞的人不一定会有网瘾。而长期上网,若不是有网瘾,而是有工作和学业需要,亦不会因此寂寞。
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人们为什么爱上网?
网络本来就容易让人上瘾,心理学家大卫?格林费尔德说,因为它能让人不时high一下。这个说法源自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理论:不定期给予奖励比定期奖励更能激发人的兴趣,更能使人沉溺其中。
“这种奖励可能很简单,比如意外收到爱人的来信,一个表兄突然造访,都会让你惊喜,”格林费尔德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这种惊喜,也不清楚自己多么想得到它。”
而网络恰恰会像毒品和酒精一样刺激大脑,让人感到快乐,不断给予奖励。人们打游戏通了一关、升了一级,搜出了帕丽斯?希尔顿的一条新八卦,大脑边缘系统都会受到刺激,释放出能让人快乐的多巴胺。大脑会记住这种快乐的感觉,鼓励人继续上网,以再次获得这种体验。
同时,对于那些本来就对一些东西上瘾的人来说,网络的诱惑力更大。无论他们是赌博成瘾还是购物成瘾,网络都能纵容他们的行为。而现在,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想与那些诱惑绝缘并非易事。你可以路过酒吧而不入,但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和网络绝缘一周以上的时间是无法想象的。“人人都能接触和使用网络,并且可以承受它的价格。”西雅图的心理理疗师、ReSTART的创始人之一希拉里?凯什说。
警惕网络成瘾的三大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的症状,则应该高度警惕网络成瘾。
第一,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第二,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
这些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而且上述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第三,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