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主题为“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记者昨日获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在6%左右,在近200万的糖尿病患者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了10万。专家分析,这与孩子们喜欢吃薯片、炸鸡腿等洋快餐有着密切联系。
亚洲人打破饮食习惯易胖
8岁的男孩明明(化名)从小就特别喜欢洋快餐,汉堡、鸡翅、薯条、冰淇淋等等都是明明的最爱。明明现在每周至少要拉着父母去吃两次“洋快餐”,体重一天天增加,家长心里暗自高兴,“当时以为孩子身体长得好,觉得健康。”可是,明明长到了现在的90多斤。最近,在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发现明明血糖偏高,医院诊断为糖尿病。
我市一知名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梓辉介绍,研究表明,亚洲人体内有一种能使人身体产生更多热量的基因,原本与人的饮食习惯、食物的消化是相对平衡的,一旦饮食习惯改变,进入体内的热量大大增加,超过了基因的负荷,则易出现肥胖。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每年增10%
通过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其中,11岁至14岁是儿童糖尿病高发年龄。
据我市一家知名医院内分泌科的消息,在我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在6%左右,全国的发病率在5.9%左右。
“四高”和少动是主要诱因
此外,统计数据表明,我市的200万左右糖尿病患者中,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超过了10万,糖尿病发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
“这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徐主任介绍,高脂、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和缺乏运动锻炼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儿童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而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人数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要终身治疗勿停顿
医生提醒,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患儿每天需要打针2~3次,有的甚至需要4次。糖尿病患儿和家长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少患儿家长坚持不了,擅自停药,导致孩子产生并发症而毙命。如血糖控制得好,患儿是可以正常生长发育的。
瘦子婴儿也会患糖尿病
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发病率的增加,除了饮食、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家长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也是造成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中迅速增长的原因。对此,徐梓辉博士后指出了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瘦子不会患糖尿病
九龙坡区白市驿的齐齐(化名)今年不到10岁,体重仅40多斤的他一直被家长认为是营养不良,所以总是给齐齐补这补那,孩子后来一顿总吃三四碗饭,晚上还要加餐,可体重仍不见增加,去检查才知道居然患了糖尿病。
专家提醒,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误区二:孩子多吃多喝是健康
“幺儿多吃点嘛……”“多吃点长高点长胖点……”不少家长都以为孩子长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但由于大多数儿童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的症状不明显,而即使孩子出现了多食、多饮等症状,父母也会疏忽而以为是好事,而家长的这种忽视造成目前一些儿童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就已经比较严重。
误区三:婴儿不会患糖尿病
“中老年人才会患糖尿病吧!”今年50岁的廖女士,抱着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孙子,不禁惊奇地向医生询问。原来,她的孙子竟然被检查出糖尿病。
“前来医院就诊的小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统计数据表明,糖尿病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已经达到十万分之五,有的婴儿甚至刚出生就患有糖尿病。
营养专家王建博士给家长支招
1.杂粮比细粮要好;
2.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宜;
3.多采用甜味剂(甜叶菊或木醇糖)制作的食品;
4.豆类、果类、麦麸要常吃,蔬菜类要多吃;
5.加强体育锻炼;
6.准妈妈在妊娠期应合理摄入营养,避免生出肥胖儿,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新生儿鼻塞怎么办
热敷鼻子
如果是新生儿只是因为受凉出现了流鼻水、鼻塞的情况,而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的话,可以通过用拧干的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到口的部分,鼻粘膜湿润之后,新生儿就会觉得舒服,也可以喂宝宝喝点温开水,能够帮助缓解鼻塞。要注意热敷的温度稍微高于宝宝的低温即可,以免烫伤宝宝。
空气湿润
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小宝宝的鼻粘膜变得干燥,流出的鼻涕容易结成鼻痂,加重鼻腔堵塞,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影响宝宝吃奶、睡觉。所以室内空气较干燥的时候可以使用盆装水或者是加湿器来湿润空气。
去除鼻痂
新生儿的鼻腔较小,容易因为鼻痂堵塞鼻腔而引起鼻塞,所以爸妈们学会怎么帮助宝宝去除鼻痂也是帮助缓解鼻塞的必备技能。
1、不能用硬的或者是尖锐的物件直接挖宝宝的鼻孔,以免损伤鼻粘膜。
2、可以用棉签蘸少量的水或者是乳汁让鼻痂变软之后再用棉签帮助宝宝打喷嚏去除鼻痂。
3、用棉签在软化鼻痂之后用棉签在鼻腔内转圈以吸附鼻痂,用棉签将鼻痂带出鼻腔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