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稍有变化孩子就感冒发烧,是年轻的妈妈们最担心的,尤其是感冒、咳嗽、积食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通过适当治疗就可以痊愈,但是痊愈后怎样才能减少复发呢?
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侯江红说,在孩子疾病痊愈后,正确地进行饮食起居方面的护理,可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和再次感染;更为重要的是,恰当地调护可以消减生病时疾病和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孩子疾病康复后的起居方面要做到衣被适中、室内冷暖适度。由于孩子体质情况不同,再加上天气经常变化,一天中早晚气温也有不同,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更换衣物,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就是孩子的手温,要使孩子在安静状态下手脚温暖、背部无汗,这样就可以减少生病的机会。在冬季和初春乍暖还寒的时候,室内温度不宜太高,一般10~20℃即可,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如果在室内的温度适宜穿衬衫,那么孩子出门感冒的机会就比较大了。另外要注意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在孩子生病时以及康复后的一段时间里,饮食上要避免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不吃膨化食品、饮料等,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品也不宜多吃,以免产生内热,增加肠胃负担。选用粮食给孩子煮粥吃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白米粥、小米粥、薏米粥、玉米糊、面片汤等营养价值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对于恢复孩子病愈后的胃肠功能很有好处。
做粥讲究的是“熬”,大火煮滚后用小火慢慢熬,才能入口黏软,容易消化吸收,即使是做面片汤也要多煮一会儿,把面片煮成“面糊”才好。另外做粥不要只给孩子一个人做,要多做点全家人共同享用,这样能消除孩子吃“病号饭”的感觉,同时这些“药食同源”的粥对家长的健康也有好处。
现推荐几款保健粥:
小米山药粥:根据家人饭量取适量小米、山药,加水适量熬粥。小米可补虚损、开肠胃;山药补益脾胃、益肺滋肾。小米山药粥尤其适宜于长期大便稀、不成形者。
薏米红豆粥:取适量的薏米、红豆熬粥。薏米和红豆一般超市都有卖,二者比较硬,提前泡几小时再煮容易烂。薏米和红豆同时也是中药,在中医上薏米被称为薏苡仁,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功效;红豆也叫赤小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薏米红豆粥有减肥的作用,尤其适宜于较为肥胖的孩子食用,同时也适宜长期大便稀、不成形者。
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碎;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适量水,将白菜萝卜煮至熟透,加红糖适量,吃菜喝汤。适宜于大便干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如变化无常的天气正是病毒入侵人体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孩子,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病毒入侵心脏,容易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而这种心肌炎,特别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
小乐一周前患了“感冒”,喝了自家熬的感冒茶,还是觉得胸前压迫感、难以透气。家长带着他看医生,进行了心电图、心肺X光、血清检查等系列检查,证实患了病毒性心肌炎。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比较集中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低下。
典型病征
有感冒腹泻,又有胸闷乏力
崔其亮说,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是病毒,最常见的一种是称为“柯萨奇”的肠道病毒,其它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它们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心脏的心肌细胞。
大多数患者在起病前的1~2周常有感冒、腹泻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然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不少家长跟小乐家长一样,以为是感冒没好,不加重视。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医师谭小华提醒,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目前比较多见。当孩子有腹泻、感冒,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等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护理 发病期安静卧床
小孩子得了心肌炎应该如何治疗呢?崔其亮指出,治疗方面主要包括:
安静卧床休息很关键,尤其在急性发病期。应限制体力活动,不过也应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轻型心肌炎病人,在退热、心率和心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慢性心肌炎(病程一年以上,病情反复发作,伴有心脏扩大者)要长期注意休息,药物治疗。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增加营养。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多吃含维生素C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延伸阅读:
如何让新生儿安然入睡
创造环境让3个月婴儿学会入睡
婴儿常会在瞌睡时哇哇大哭,民间叫“吵瞌睡”,其实就是入睡困难的表现,大多数3个月以前的小婴儿没有学会怎样入睡,需要家长创造一个符合睡眠卫生的环境:安静、通风、温度湿度适宜、睡具柔软、厚度适中。并且,给予适度的轻拍、摇晃或摇篮曲等帮助入睡,一般3个月后,宝宝就会自觉顺利入睡了。
睡眠觉醒频繁使睡眠“碎片化”,将影响体格和精神发育,是家长较多关注的问题。噪音、过强的光照,暴露于吸烟环境、睡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睡眠地点频繁改变都可造成睡眠不宁。睡眠中不合适的干扰,如频繁地喂食,摄入液体过多使夜尿次数增多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饮食及药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如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也常导致入睡困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发育异常,例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使婴幼儿出现不同程度睡眠不宁。
新生儿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