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母婴专访北京儿童医院,儿保专家刘春阳,为大家介绍,冬季宝宝睡眠,家长护理时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冬天睡眠的问题从临床上来看相对的要多一些。冬季孩子的活动量比夏天少,白天孩子的能量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他的夜间睡眠就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经常说动静结合,他只有白天很好适度的运动,夜间才能很好的睡眠。
首先,冬天孩子户外活动比较少,家长一定要尽量保证孩子有适度的运动量。其实这个问题要谈起来就比较广,孩子户外活动是非常有好处的。对开阔孩子的眼界、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在有一定的温差的环境下,他的皮肤、呼吸道、器官都会受到很好的锻炼,有这种锻炼以后,孩子会积极的适应它,如当你在不经意,或者不小心出现状况的时候(如宝宝受寒),孩子就不容易感冒了。户外活动以后孩子的能量得到宣泄,睡眠就会比不运动时好。当然户外活动的方法要有一些讲究,不能说今天觉得运动很重要,突然把孩子带出去一个小时,结果回来宝宝就感冒了。
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体质的不同、环境温度温差的大小,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慢慢适应,比如说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每天分几次带孩子出去,每次出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孩子容易适应,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怕麻烦。天气比较好,中午阳光比较足的时候,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举例来说,三个月以内的孩子,抱着孩子出去几分钟就回来,连续三天以后就可以出去的时候走得慢一点,五到十分钟,再几天以后出去二十分钟就没有问题,当然要根据天气情况。如果坐电梯、下楼梯,有过堂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孩子包裹好,这些细节方面也很重要。风大的时候一般不出去。其时循序渐进包括孩子所有的方面,如辅食添加、习惯的改变等等。
有一些体质比较弱的孩子特别要注意慢慢适应,如可以先把窗户打开,适当加厚一点衣服,冷空气进来以后,孩子呼吸道和鼻粘膜能接触一定的冷空气,孩子适应二十分钟以后,再加上些衣服再接着带孩子出去就可以了。另外一个特别好的坚持户外活动的方法,就是从秋天开始一直不间断的户外活动,孩子不容易感冒,睡眠也好。
第二方面,冬天睡眠环境要好,适当注意保暖。冬天适宜孩子活动的室温要18-22度,睡眠是20到25度是比较舒服的。孩子睡眠时进入非快速眼动期一、二、三、四期,之后是快速眼动期,此时肌肉是极度放松的,这个时候孩子的体温会下降,要注意保暖。成人经常有一个感觉,刚睡觉时没有觉得冷,半夜的时候冻醒了,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是你的体温降低了。
第三,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要50% 到60%左右,冬天天气干燥,孩子鼻子很干,容易鼻堵,很多孩子睡眠不安就是因为鼻子堵。所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会使孩子的鼻子不干燥,鼻痂容易排除,一定的湿度对呼吸道纤毛活动也有好处。所以孩子的睡眠环境非常重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孩子的卧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空气新鲜氧气是足的,在很好的氧气供应的情况下,孩子的睡眠是非常好的,对脑发育也有好处。
第四,孩子睡眠时穿的衣服不要过多,一般穿一个纯棉的线衣线裤睡觉就可以了,可以防止蹬被子着凉,也可以吸汗。
另外一个是适合的光线和声音环境。光度和声音环境对于孕妇和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孩子来说,一旦有噪音或者噪光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的深睡眠阶段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噪音如果能够避开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办法避开,你可以给孩子耳朵塞一点棉团或带个耳罩,但是一般孩子不太容易接受,他不喜欢给他耳朵放东西。
光太强会影响睡眠质量,白天睡眠时要拉窗帘,一定不要在亮的环境下睡眠。两岁以内的孩子白天睡一到两次,两到五六岁白天小睡一次,这个睡眠也是要有质量的。如果睡眠质量很差,老是浅睡眠,肯定会对智力或是发育方面有影响。晚上要保持黑暗,很多家长为了护理孩子方便,把夜灯一直开着,夜灯可以在睡眠潜伏期的时候开着,即入睡前25到30分钟开着,有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容易恐惧,也可以开着。一旦孩子睡着以后一定要关掉。黑暗状态对于睡眠时间的延长、睡眠深度的增加有好处,对于眼睛也有好处。
温湿度、光、声音、孩子睡眠前的饮食都影响孩子的睡眠。孩子憋尿睡得不踏实,吃得过饱、饥饿睡得也不踏实。一般睡觉以前一个小时以内不给孩子吃过多的东西。一般我们不主张孩子吃完奶就睡觉,吃完奶就睡对牙齿、睡眠都是不太好的。喝奶以后玩一个小时,这期间孩子排尿二、三次,夜里再起夜一两次就可以了。
另外睡前模式要固定 ,睡觉前对孩子的护理方式、说话、语气、光线都是跟白天不同的,一段时间以后会建成一个条件反射,一旦你给孩子洗澡、漱口、换睡衣、按摩、说话轻柔、光线暗下来,孩子就觉得我要开始睡觉了容易形成自动入睡的习惯。这样从小带起来,孩子很容易接受,很容易形成规律。对于睡眠习惯来说,它是可以培养的,是后天形成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所以要从小培养。 有一些孩子到点就睡,有一些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规律性特别差,带起来特别累人,这与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也有关系,对于特殊气质型的孩子培养投入比其他孩子要多付出很多倍,要有耐心,也是能够培养出好的习惯的。
天气渐凉,有的父母怕宝宝受冷,往往让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认为这样既可以保暖,又可以预防宝宝踢被后着凉感冒。乍一看,这种以衣代被的方法一举两得。其实,这种做法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应及时纠正。
睡眠是大脑皮质抑制的过程,全身各部分的活动普遍减少,新陈代谢处于最低水平,主要表现为心率呼吸减慢、血压下降、胃液分泌及尿液生成减少,其中要数肌肉松弛最明显,出现得也最早。
首先是眼睑肌肉放松,眼睛就会闭拢;紧接着是躯干、四肢肌肉放松。睡得愈熟,肌肉的松弛也愈完全。
如果宝宝睡觉时多穿衣服,而这些衣服又是紧身衣,裹住了宝宝的身体,那么,这不仅妨碍了全身肌肉的松弛,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梦魔。此道理就像有人在仰卧睡觉时,把两臂放在胸前,压迫了肺、心脏及大血管,而出现恶梦、窒息感,以致大声惊呼,醒来时大汗淋漓、胸闷、恐惧等。还有,如果让孩子睡觉时穿得大多,醒来后又不及时穿衣,那么,极易引起感冒。所以,父母这样做不仅没有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儿童在夜晚还是脱衣睡觉好,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易感染皮肤病。白天,由于儿童经常尿裤,裤子难以保持干燥、清洁,特别是棉裤,细菌容易寄生繁殖,另外,儿童的皮肤细嫩、柔软,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如果儿童的两条腿和腹部常被潮湿的衣服浸着,就容易长毛囊炎、皮炎等皮肤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及时给婴儿晾晒衣服,保持衣服卫生清洁。
(2)能使婴儿睡得舒服。婴儿期的儿童迅速生长,有的人也称为“神长期”,在这个时期,婴儿的身高由出生时的50厘米左右增加到75厘米左右,一年之内大约能长高25厘米,比出生时长高了50%;体重的增加更加明显,从3--3.5千克左右增到9.4千克左右,这时,儿童若经常穿紧身衣服或不合体的衣服睡觉,就影响婴儿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休息,身体易产生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婴儿的身体发育。因此,婴儿脱衣睡觉能够睡得更加舒服、坦然,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育。
(3)容易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我们知道,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形成的,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条件反射才刚刚建立,如果从儿童出生父母就注重日常生活细节训练,如喂奶、睡觉、洗手、洗脸等方面,就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性格。
因此,宝宝正确的睡眠方法应该是:在睡觉时,衣服尽量少穿,一般穿件内衣和一条短裤,如果有条件可穿睡衣。被子厚薄也要适中。若要防止宝宝踢被,父母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睡袋。这样的话,小宝贝一定会睡得又香又甜。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烧
下面提供父母几招辨别宝宝发烧的方法:
1.用触觉的方式,可发现宝宝的身体及额头温度比平常高。
2.以量体温的方式确知。如果宝宝体温超过摄氏37.8℃,即表示已发烧。
3.宝宝发烧时的外表特征: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并显现哭闹不安。
4.若已发烧一、二个小时,或因疾病引起之发烧,通常会影响宝宝食欲。
5.宝宝发烧后,其尿量较少且颜色较深。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