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野生荠菜、卤水豆腐。
做法:
1、豆腐切小块;
2、锅内加水,水里面少加点盐,把豆腐块放在水里煮至微微浮起,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荠菜摘洗干净,入开水中焯一下;
4、捞出过凉,攥干水分,切碎,和豆腐混合;
6、用盐、糖(少量)、香油添加凉开水兑成调味料,浇在豆腐和荠菜上,兜匀即可。
温馨提示:
1、豆腐焯一下是为了去除豆腥;
2、加了调味料以后不要过度搅拌,因为豆腐易碎,可以采用兜匀的方法;
3、调味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添加,比如生抽、醋和辣油,我个人偏爱这种最简单的调味,可以凸显荠菜的鲜美和豆腐的清香。
中医藏象学中说到脾与胃相为表里,其中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在胃的左方。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胃则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主通降,以降为和,主要起到消化吸收的作用。食物的消化有赖于脾气的运化方可完成, 故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若胃失通降,即影响食欲,致体内浊气在上而生痤疮、口臭等。
脾胃不和的症状:
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
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
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
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
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治疗上调和脾胃,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以食欲减退,食后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证。 常见于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泄泻、便秘,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怎样调理脾胃不和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调理脾胃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应以饮食调摄、体育锻炼为主,必须坚持以下几方面:
第一、饮食有规律。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绿色蔬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第二、适当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以步代车,上下楼梯尽量少坐电梯,饭后去散步,早上应该进行慢跑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
第三、控制好情绪变化,切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于保持良好的食欲。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不良的情绪可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第四、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在冬季到来之际,有胃寒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的人,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可在早上服用一杯生姜泡出来的开水,暖暖胃。
延伸阅读:
如何做到新生儿包裹舒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新生儿让包裹不可太紧
正确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场上购买的睡袋,较宽松柔软,睡袋的下方是开的,便于换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给新生儿穿上内衣、薄棉袄或毛线衣,再盖上棉被就可以了。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儿,可以用包被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但不可太紧,这样可使新生儿的睡眠更好一些。
不要“绑着养”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妈妈抱着未满月的婴儿,婴儿身上包裹着毛巾,外面又绳带五花大绑式绕了数圈,宝宝动都不动地安躺着,妈妈就好似捧着一尊花瓶。其实,婴儿的双手不应硬绑起来。
胚胎的发展及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是背外腹内地卷曲着,手脚则护在胸腹外围,其目的似乎是在保护脆弱的腹部免受外力侵扰。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