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君老人生于1909年农历九月廿七,现住渝北区水晶郦城小区五组团1404。
日前,江北区大石坝正街社区一酒楼,王世君老太的百岁寿宴十分热闹。每隔一会儿,身着唐装的王老太就会找旁边的外孙要糖,然后乐呵呵地抿在嘴里。一上午就吃了十多颗糖。
“老太太把糖当零食吃啊?”见到这一幕,台下有些来宾很吃惊。王老太的儿女笑着解释:“没事,老太太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一直爱吃糖。”
江北区大石坝正街居委会主任杜素芬代表社区送来了礼物,她将一束鲜花和一袋水果糖送到老寿星面前,祝她寿比南山。王老太咧嘴笑着连说了几个“好”,然后立马嘱咐外孙将糖放好。“知道老人有喜欢吃糖的习惯,我们便投其所好,但我刚才悄悄叮嘱了王婆婆,糖果甜甜的是很好吃,但却要注意不要贪吃哟。”杜素芬说。
到了激动人心的切蛋糕环节,当王老太在儿孙的簇拥下完成这一仪式时,镁光灯闪烁,全场亲友爆发出热烈掌声。接下来,王老太笑容满面地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百岁生日蛋糕。
“知道外婆喜欢吃甜食,蛋糕也是她的最爱。但她这么大岁数了,出于对她身体健康的考虑,只让她吃了一小块奶油蛋糕,看着她盯着蛋糕有些舍不得吃的样子,肯定心里还有些没过瘾哟!”外孙何海兵说。
喝水也加糖 甜得像蜂蜜
说起王老太爱吃糖的习惯,后辈们早已习以为常。
“自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爱吃糖,这个习惯已延续几十年了。”小儿子彭东说,母亲年轻时喝白开水都要加白糖,而且是加到那种白糖都无法溶于水的程度才罢休。“那味道甜得让人发闷,有次我偷偷尝了口,跟直接喝蜂蜜差不多。”
直到现在,无论是平时解渴还是服药,王老太都爱喝上一杯白糖水。像奶糖、硬水果糖之类的糖果,家里更是没断过货。
每天一包糖 身体很健康
“我们现在都是把糖分成15颗一小包,基本上只够外婆吃一天,照这样算下来,外婆平均每个星期要吃一两斤糖果。”何海兵说,除了有吃甜食这个嗜好外,外婆在饮食上没有过多要求,不挑食,也不过分偏好某一种食物,但喜酸、辣等口味稍重的食物。只不过牙齿已经掉光,如今多以软食为主。
“外婆吃甜食似乎是有些过量,我们以前也曾经担心过,但去医院检查身体却很健康,血糖也很正常。如今外婆虽已是百岁高龄,但血压、心律正常,耳聪目明,能吃能睡。健康的身体既是外婆的福分,更是我们做儿孙的福分。”何海滨欣慰地说。
这些百岁老人 各有雷人习惯
越是油腻越爱吃
巫山县101岁的张贯之老人最爱油荤,爱喝油汤、吃油鸡蛋花。油糖鸡蛋是张大爷每天固定的早餐,一吃就是80年,粗略估算,他到现在至少吃了3万多个鸡蛋。
说到嗜油,其女儿张发珍说,每次炖猪蹄,父亲还会要求把汤面上的油打给他喝,甚至连红烧鸡的油汤都会喝掉,很多年轻人喝了这样油腻的东西都会闹肚子,但父亲这些年来从不会。
专家意见:重庆武警总队医院保健医生认为,俗语说“每天荷包蛋,多活五年半”,张大爷每天吃鸡蛋对身体有益。但老年人饮食因以清淡为主,嗜油的习惯不宜盲目模仿。
一日三餐不离酒
家住江北区南桥丽景小区的蔡啟明大爷有101岁了,他也有自己偏爱的保健食品——自己泡制的各种水果酒,一天三餐都要喝。
每到水果上市旺季,儿媳就会大量采购葡萄、柠檬、桂圆等水果,然后在蔡大爷的指导下,水果切块,放在一个玻璃制的大酒瓶内,然后加入枸杞和红枣各一大把,最后注入江津老白干至瓶满。“早餐时在饭后喝酒,中餐和晚餐则在饭前喝。一天三顿,每次都要用小酒杯喝上一两杯。”说起自己的饮酒养生法,蔡大爷头头是道。
专家意见:重庆武警总队医院保健医生称,医学证实,适量饮用各类水果酒,不仅抗衰老,活血化瘀,还有抗肿瘤作用。
每天一碗自来水
家住渝中区南纪门街道的101岁老人陈素华,生活习惯更加令人咂舌——每天都要喝碗冰冷的自来水。
“妈妈从70多岁开始,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刷牙,喝一碗自来水,即使严冬也不例外。起初,我们不让她喝,但她执意坚持,说不喝冷水一天都不舒服。虽说有喝生水的习惯,但母亲一年四季很少生病,连感冒都很少。”说起母亲的怪异生活习惯,老人70岁的女儿莫树芳至今都称“难以相信”。
专家意见:渝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胡峥嵘认为,陈婆婆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刷牙,可增强抵抗力,锻炼口、鼻、眼、耳等对冷空气的适应力,对呼吸系统有好处。但喝自来水属特殊爱好,与老人长寿没必然联系,不值得推广。自来水未经高温消毒,直接饮用易引发疾病。
养生之法
需因人而异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保健科医生陈英说,按照传统的养生习惯,老年人在饮食上应该少油、少糖,少饮酒,但为何以上百岁老人在生活习惯上与之背道而驰,仍然能耳聪目明、身体健康呢?这是因为人体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对某种物质能够很好的消化和转换,就算过量摄入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其他人就不一定具备这样的体质和身体机能。
陈医生称,对于书本上、网络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养生之道,人们可以拿来作参考,但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且最好在专业保健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养生保健效果。
马寅初一生饱经风霜,坎坎坷坷,却能长寿百岁,他到底有哪些长寿秘诀呢?
从容淡定,乐观开朗 无论是在抗战时期痛斥四大家族,还是在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他都是襟怀坦荡,敢怒敢言。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错误批判,他诙谐地说:“对我泼冷水,是我最欢迎的!使我获得了一个冷静的头脑,很适宜于做科学研究工作。” 由此可见马老坚忍不拔、斗志昂扬的精神。他一生做到了“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无论是当年被打成右派,被撤了大学校长职务,还是后来的平反及荣誉,他都处之泰然。他对周围的同志、学生和家人从不呵斥、发脾气,总是以亲切的态度关心爱护、耐心教育。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别人。”马老能活到百岁高龄,正好证实了美国医学教授威迪安特的研究结论:“古今长寿皆从容。”
生命不息,锻炼不止 马老历来重视体育锻炼,他喜欢的运动有太极拳、太极剑、骑马、游泳、爬山、跑步等。从十几岁开始,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间断。他在美国哥伦比亚留学时,养成了爬山锻炼的好习惯。上世纪40年代,他被国民党软禁在重庆歌乐山,仍每天一路小跑,攀登到歌乐山主峰的云顶寺做体操,上下往返10多里路。50年代,马老兼任许多重要职务,工作繁忙,但每到一地,他都首先打听附近的地势山脉,以便每天早起爬山锻炼。年过古稀后,马老就在自家的院子里遛达,每日坚持走3 000米,还特意用一个小本子记录走过的圈数。后来他记忆力衰退了,便在衣兜里装上50粒豆子,每步行一周,便取出一粒装入另一个兜里,直到豆子移尽为止。87岁高龄时,马老右腿突然瘫痪,就在房间里双手扶着茶几,步履艰难地转上几百圈,地板上被拖出一条很宽的痕迹。后来,他的左腿也瘫痪了,便坐在轮椅上活动两上肢。有一次外面下着细雨,护理人员未推他外出。他呼喊着要出去:“下点小雨算什么,大风大雨也要锻炼。”
生活规律,饮食素淡 马老生活很有规律,每天都按时工作、锻炼和休息,按时进食,不吃零食,也不吃补品,粗茶淡饭,极少荤腥,只是对喝牛奶很重视。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吃热汤热饭。一日三餐,每顿饭吃到八九分饱。他每天早晨必食燕麦粥,将50克燕麦片放入250克开水中,煮两分钟,再冲一个鸡蛋花,慢慢吃下。此外,马老还一直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甚至每周有两天以水果代餐。
热冷交浴,运动血管 马老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时,一位93岁的老医生教给他独特的健身方法:每晚就寝前,先用热水洗浴,水温以身体能耐受为宜,并在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冷水淋浴或浸泡,冷水温度一般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如此一冷一热,全身血管一张一缩,锻炼了血管弹性,预防和推迟了动脉硬化。马老觉得此法很有道理,便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七八十岁时血压仍与年轻人一样。此外,马老还自行按摩,早上以按摩面部为主,晚上以按摩胸部为主,季羡林的“三不”养生经借以推动血液循环。
勤于思考,锻炼大脑 马老一生学习、工作十分繁忙,勤于用脑,悉心研究,坚持写作,不断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英国神经生理科学家研究认为,人脑开始工作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脑细胞老化过程就越慢,人的寿命也会越长。
1972年,91岁高龄的马老被查出患有直肠癌,经过两次手术治疗,很快康复,一直活到100岁,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他对自己的养生要诀,总结了五句话:“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若无他故,必活百年。”
延伸阅读:
如何让新生儿安然入睡
创造环境让3个月婴儿学会入睡
婴儿常会在瞌睡时哇哇大哭,民间叫“吵瞌睡”,其实就是入睡困难的表现,大多数3个月以前的小婴儿没有学会怎样入睡,需要家长创造一个符合睡眠卫生的环境:安静、通风、温度湿度适宜、睡具柔软、厚度适中。并且,给予适度的轻拍、摇晃或摇篮曲等帮助入睡,一般3个月后,宝宝就会自觉顺利入睡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睡眠觉醒频繁使睡眠“碎片化”,将影响体格和精神发育,是家长较多关注的问题。噪音、过强的光照,暴露于吸烟环境、睡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睡眠地点频繁改变都可造成睡眠不宁。睡眠中不合适的干扰,如频繁地喂食,摄入液体过多使夜尿次数增多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饮食及药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如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也常导致入睡困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发育异常,例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使婴幼儿出现不同程度睡眠不宁。
新生儿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