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说的便秘是指新生儿出生以后已经正常排了胎粪,消化道是正常的孩子,如果连胎粪都没有,要考虑有没有肛门先天性闭锁结肠的问题,有了正常的胎粪排一些,三四天一周才拉一次。
很多孩子在新生儿时期吃的是母乳和奶粉,虽然三四天拉一次,但是拉出来也是稀糊状的,不用担心。特别是纯母乳的孩子,母乳本来营养比较好质量比较高的孩子,渣子是很少的,有的孩子吸收完以后母乳渣子很少,大便本身响就不是特别多,可能七八天才会有一次。有的孩子吃的比较少,有的妈妈担心没给孩子胃饱,大便残渣比较少大便次数也比较少。孩子的大肠、小肠没有在大网膜上进行相应位置的固定,肠蠕动结肠不是很协调。再加上孩子喝奶或者哭经常吸进去一些空气,让他的胃肠道里面经常会积气,但是蠕动不是很协调有时候也会便秘。
还有一个原因,孩子一出生很多家长觉得新生儿很软,一天24小时让孩子平平躺在床上不敢去翻动一下孩子。孩子老处于平卧位,不利于肠道进行充分的蠕动,经常平卧没有任何体位变化的孩子也容易便秘。对于这样的孩子(特别是一些足月正常儿)建议家长每天最好三次翻翻身,一方面练练抬头,另外增加肠胃蠕动,做一些新生儿腹触,让他处于不同的体位,让肠胃蠕动更协调一些。
现在天气特别热,新生儿皮肤很薄,只有成人的1/3,很多水分通过皮肤蒸发,干热的天气会让孩子的水分大量通过皮肤蒸发,到胃肠道的水分也会减少一些。一些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或者混合喂养的孩子适当注意补水,多喝水。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一定喝多少水,因为乳汁当中80%就是水。
如果孩子吃的食物不合适,有些配方奶不适合他,可以选择加一些含有双歧杆菌的奶粉,增加孩子胃肠道菌群的协调,两顿奶之间给孩子加白开水。另外适当给孩子做做按摩,早晨起床以后晚上睡觉之前家长把手搓热了,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三五分钟,帮助孩子肠道蠕动。
如果上面都做了改进还是大便次数比较少,还可以经常给孩子做温水泡浴,当孩子在温水泡浴的时候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了,肛门括约肌也松驰,好多孩子甚至在澡盆里面就拉了,做完温水泡浴之后再进行腹部按摩,对孩子的排便有好处。
实在不行还可以给孩子吃一点调整为肠道菌群的药,比如含有双歧杆菌的药物,我们建议没有什么事尽量少给孩子吃药,尽量通过物理的方法护理的方法喂养的方法让孩子大便变得顺畅一些。
大便是消化器官将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后的剩余产物,它虽然污秽不堪,臭不可闻,但也有利用的价值。它就像一张晴雨表,既能反映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又能提供某些疾病的重要信息。如果家长学会观察这张“睛雨表”也许有助于你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
半年前,梁女士做了母亲,她生了个健康可爱的宝宝。由于母乳不足,宝宝3个月大时改用牛奶喂养。但从此以后,宝宝天天拉稀,大便呈灰白色,含奶酪样凝块,精神也一天比一天差。宝宝这些变化,却被初为人母的梁女士忽视了,她认为是小孩子刚开始吃牛奶,不适应引起的,过一段日子就会好的。等到宝宝瘦了一大圈,梁女士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忙到医院检查,发现宝宝原来得了一种叫“脂肪泻”的疾病,是由于对牛奶耐受性差,肠吸收不良造成的。宝宝的病虽是查出来了,但因为就诊过晚,已继发了营养不良症。
由于儿童处于发育时期,各阶段的喂养方法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孩子的大便性状也变化多样。不过,作为家长应了解孩子正常大便的性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胎便:新生儿在出生后2小时左右开始排出胎便,它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和羊水组成,呈墨绿色稠糊状,并稍有腥臭味,多在2-3天排解完毕。待宝宝吃奶后,大便即转为黄色。
2、婴儿大便:如系母乳喂养,大便多呈金黄色软膏样并稍有酸臭味,有时呈淡绿色或混有少许奶瓣的软便,一般每天2—3次。以牛奶喂养为主的婴儿,大便常为淡黄色,质较硬,每天1-2次或隔日1次,每次量较多。如孩子除吃奶外,还吃米粉、米汤等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较多,味较臭。在最初给孩子添加蔬菜等辅食时,大便中可含有未消化的菜叶等,待孩子的胃肠功能逐渐适应了以后,该现象就会消失。
3、年长儿大便:与成人的大便性状基本相同,多为黄色或黄褐色软便,每天1—2次,或每隔1—2天1次。
如孩子吃了西瓜、西红柿,大便中可见红色瓜瓤样物,或解少许带红色的水样便。如食用了动物的血、肝和较多的肉类,或服用铁剂、碳剂,大便可呈黑色,在前一种情况下,大便的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在成形的大便表面附有少许黏液。
与梁女士相比,李女士可就细心和警惕性高多了。那天,她儿子华华下午还玩得好好的,到了晚上突然哭闹不安,拒食,不久又呕了两次,接着排出一滩果酱样大便。华华这一反常的现象,自然没能逃过妈妈的眼睛,她立即将他带到医院。医生根据李女士提供的重要线索——果酱样大便,很快就得出了诊断,华华患的是“肠套叠”。这是一种婴幼儿急腹症,如果延误治疗,轻则要剖腹手术,重则危及生命。而华华的病由于发现及时,仅做保守治疗就康复了。
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正常的大便性状,对大便异常性状更要了解,以便及时到医院诊治。异常的大便性状主要有下列几种:
1.大便如呈黄色黏液状、脓血状,多表示孩子患有肠道细菌感染或痢疾;如为稀水样、蛋花样,且有酸臭味,则以消化吸收不良或梅毒性肠炎的可能性大。
2.黑色便:又称柏油样便。若排除了前面所述的特殊食物或药物的干扰,黑便通常意味着孩子有消化道出血现象,且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较常见的病有消化道溃疡、息肉和钩虫病等。
3.果酱样便或血水样便:前者多发生于孩子患有肠套叠的情况下,后者以发生出血性肠炎的可能性大,孩子多伴有哭闹、腹胀及吐泻等情况。
4.正常大便表面附有鲜血:如此时大便较软,排便时孩子安静无痛苦,多见于直肠息肉;如大便干硬,排便时孩子较费力,且伴有肛周疼痛,则很可能是肛裂所致。
5.灰白色大便:又称陶土样便。多见于患有肝胆疾病的孩子,如婴儿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等,且以小孩多见,孩子同时可伴黄疸、尿黄、腹胀和肝脾肿大等表现。
6.大便秘结:指大便干硬,常呈颗粒状,且隔时较久,排解困难。多因孩子偏食和排便无规律引起。
如果家长养成勤于观察孩子大便的良好习惯,并熟悉上述关于孩子大便的正常和异常性状,对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就会收到“一斑窥豹”的效果。
编辑推荐:
新生儿不大便的应对方法
新生儿大便绿色的原因
新生儿大便次数多少算正常?
图老师健康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图老师健康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