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新生儿大便是否正常呢?妈妈可以从3个方面来判断,并且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大便的次数也是不同的,没有唯一的标准。接下来,就来看看怎样判断新生儿大便是否正常吧。
判断新生儿大便正常的方法
看颜色。孩子进食后,他的消化系统慢慢适应他所吃的食物,大便也开始转成棕绿色,半流体状。要不了几天,他就完全适应了,大便颜色转成淡黄色或棕黄色,大便的性状也开始逐渐变得比较干,次数也由毫无规律(几乎每块尿布上都沾满),逐渐变得有规律,有次数可循。
看性状。不同的孩子每天大便次数会各不相同,而同一个孩子每天,每次的大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你都可以不必太在意这些。因为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的大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性状会越来越干,颜色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看次数。也许你的孩子在刚开始的几天内,每天会有3—4次大便,甚至更多,但2周后,他的次数会一下减少到1天1次或2天1次,这种改变是正常现象。
那么,新生儿大便的正常次数是多少呢?
新生儿大便的次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新生儿大便是否正常是衡量宝宝成长健康的标准哦。
大便绿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新生儿出生后大便是由黑色的胎粪逐渐转换为墨绿色、绿色、黄色的,这为正常现象。
2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将胆红素变为胆绿素,所以母乳喂养儿的粪便略呈绿色是正常现象。
3奶粉喂养儿的粪便偏碱性,可以进一步还原变为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如果奶粉 喂养儿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 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欠佳,可以口服一些调整胃肠道的 药物(如妈咪爱等)。
4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与空气接触之后,大便就呈现为绿色。
5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总之,宝宝出现绿便与个人体质、年龄、肠内酸碱度、肠内细菌生长状态、奶制品成分(如铁质)都有关系,只要宝宝精神与活动正常,则不必担心。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