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一般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皮疹成聚集或散发,可有局部的红斑,可见很多的小水泡,还有的出现皮肤渗出糜烂现象,患处瘙痒,影响宝宝的正常睡眠。
婴儿湿疹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首先婴儿湿疹可以做体检。婴儿湿疹开始多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到额、颈、胸部。小红疹的宝宝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之后可结成黄色痂皮。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夏季或流涎、腹泻小儿,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者。有时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斑贴试验往往不易表现出。
第二,遗传是小儿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们不能说爸爸妈妈有湿疹小孩也会有湿疹,或者肯定会有湿疹。但是爸爸妈妈的亲属,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姨妈舅舅、姑姑等,如果他们有这种过敏性疾病的病史,那么他们的后代容易得湿疹。或者这样说,这个宝宝就是处于一种特异性的体质,在这种体质情况下,是容易得包括湿疹在内的过敏性疾病的。需要做过敏源检查。
关于婴儿湿疹的预防首先应该做到寻找发病的原因并去除之,但做到这一点往往很困难,因为婴儿湿疹患儿大多对好多的食物过敏,这就需要对这样的宝宝蛋白类食物精心选择,在用量上应该从少到多,给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婴儿痉挛症发生在出生后几天到30个月,半岁前是发病高峰。由于婴儿整天在床上或襁褓中,年轻的妈妈缺乏经验,容易麻痹大意,把发作病情误认为由于孩子饥饿、尿布湿或头颈身体不适引起。痉挛停止后,可遗留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如语言障碍、部分失明、斜视、肢体瘫痪,或有其他类型癫痫发作。本病死亡率占13%,而90%以上智能低下。因此,认清疾病,及时予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诊断检查:
(一)头颅CT及MRI
由于绝大多数患儿属症状性婴儿痉挛,因此,原则上对所有患儿行头颅CT或MRI扫描。据统计,60%-~90%的患儿头颅影像学可能异常。其中以弥漫性脑萎缩最常见。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等功能影像学有时可能发现CT、MRI未能发现的脑损害。
(二)脑电图
婴儿痔挛发作间期背景活动多数为高度失律。典型特征为在弥漫性不规则中一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夹杂大量杂乱多灶性棘渡、尖波,左右不对称,不同步,完全失去正常脑电节律。偶尔出现广泛性棘波、尖渡发放,但不呈节律性重复出现。棘、尖渡发放常在后头部更加突出。高度失律可在清醒和睡眠期持续存在。但常在睡眠期更明显,清醒期可间断出现或完全消失。有研究显示清醒时高度失律的出现律为64%,NREM睡眠I期为86%,Ⅱ一VI期为99%,REM期则趋向于减少或消失。睡眠中的高度失律可间断或周期样出现。痉挛发作多数出现在睡醒后半小时内,其次为思睡期。因而对婴儿痉挛脑电图的记录时间要足够长,并应包括入睡过程、完整的睡眠周期和唤醒后的脑电图记录。正常睡眠波形如顶尖波、K-综合波消失,但多数仍可见睡眠纺锤,常跟随在一簇暴发棘、尖波之后。典型高度失律图形多见于病程早期和婴儿期,l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程度减轻,高度失律在清醒时逐渐减轻,但睡眠中依然存在,脑电图波形变得更有序,波幅降低,半球间更加同步和对称,可出现节律性棘慢复合波发放,提示临床和脑电图处于向LGS转型的过程中。
近年研究发现高度失律有多种变异型。每一种变异犁都有其相应的临床一脑电图特征。同一患儿的间一次记录中,典型高度失律和一种以上变异型高度失律可以并存。
1、不对称性高度失律。表现为一侧波律更慢,或一侧波幅更低,或一侧棘波出现等频。两侧差别在50%以上。不对称可以是两半球之间,或两侧的某一对应脑区之间。前者也称为一侧性高度失律。不对称性高度失律多见于胼胝体缺如、脑穿通畸形、巨脑回畸形、一侧脑囊性缺损等情况。
2、具有局灶性异常的高度失律。除高度失律典型的多灶性放电外,出现持续性棘波和尖波活动。在同一部位也可出现局灶性发作期放电,但并不影响背景的高度失律图形。这种局灶性导常多数持续到高度失律消失以后,常伴有局灶性脑病变和局部性发作。
3、高度失律背景出现广泛性、局灶性或一侧性电压衰减,持续2~10s,有时出现周期性图形,类似暴发一抑制。
4、高度失律主要由双侧不对称的高幅慢波活动构成,棘、尖波发放相对较少。
5、半球间同步性增加的高度失律,表现为广泛性棘慢综合波暴发或背景θ和α活动的同步性增加。可从典型高度失律经数周至数月演变而来。有时这种图形间断出现在典型高度失律之间。可能是在向LGS转变过程中的表现。
病例介绍
患儿,男性,8个月,固“间断抽搐1周”入院。
现病史:人院前1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抽时点头、弯腰,双上肢屈曲呈拥抱状,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等,无吐沫、尖叫,发绀及尿便失禁,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2~3s,未经处置可自行缓解,抽搐后意识清楚。母孕期正常,孕4产2。患儿系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1分钟Apgar。评分8分,体重2 600g。生后生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未补钙或维生素D,现患儿俯卧位时头能抬起。不会翻身、坐等,不识母亲,不会微笑。视昕功能未见异常。其母初孕分娩一女孩,现5岁,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第2、3孕自然流产。
患儿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
入院查体:身长65cm,体重8kg,神志清,精神可,面色正常。前囟张力不高,方颅。头围48cm,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咽无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运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钙l 163mmol/L,血磷2 136mmol/L,碱性磷酸酶23U/L ;脑电图呈高峰节律紊乱和暴发抑制;头部CT:未见异常。
诊治经过:给予钙剂静滴3d后肌注维生素D 30×104U并继续补钙。5天后血钙升至2 142mmol/L,磷2 158mmol/L,患儿抽搐次数减少至每日1~2次,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1周后抽搐消失,住院半个月余出院。
最后诊断;①婴儿痉挛症;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具有典型痉挛发作和高幅失律EEG时,诊断多无困难。但有时对一些临床发作轻微、发作频率不高或仪有眼部症状的病程早期患儿。常被家长及医务人员忽视。有时被误认为是“打尿噤”等生理性现象而延误诊治。
个别患儿临床发作初期EEG可能正常,视病情发展1~2周后复查应见异常。对于间隔期间大于等于2周,且包括睡眠描记的前后两次常规EEG均属正常者,原则上可排除婴儿痉挛的可能。
。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