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大师一发出此告示,随即众说纷纭:
anaume :别人我不知道啊,我聊天时,只有狂笑或和比较熟的朋友才会哈哈,至于呵呵么,就好像是和对方有距离感、是比较礼貌性质的,有时为了打破尴尬,有时是敷衍。我很少哈哈、呵呵,都用表情代替了。这只是我个人习惯哈~
李北容 :我是习惯用呵呵。我感觉我们东北人笑起来都是这个味儿的,比较正宗,也很有渲染力,很搞笑。现在要是总结一下,那可能是因为,我们那的话就是发呵呵的音比较容易吧。再说,哈哈太正常了,而呵呵听起来就是特别的搞笑。我们大学时有过一段时间,大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笑料,反正成天就是呵呵呵地笑,有做鬼脸和夸张的意思。经典的笑法是:呵——呵——呵——,并且音高递减。是从我们宿舍老大开始的。呵——呵——呵——
慕容 :不过好象周围比我大的男性朋友都习惯用“呵呵”。每次我用“哈哈”对方用“呵呵”时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就在想,同样的意思,为什么大家的表达不同呢?有什么细微的差别吗?看到“灿锐”和“omahom"争论时分别用”哈哈“和”呵呵“,这种感觉就更强了。应该不仅仅是性别的差异吧。感觉好象“哈哈”更心无城府,而“呵呵”更包容宽大。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欢迎大家继续加入讨论!
狒狒:呵呵~~~我是喜欢和习惯用呵呵的。因为我觉得呵呵有总比哈哈更成熟的感觉,有种成熟的气质在里面,而且我也发现很多中年男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清淡地“呵呵”的笑。至于“哈哈”,我觉得更天真和纯正一些。有点赤子之心直接袒露于外的感觉,就象弥勒菩萨一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哈哈”大笑而不是“呵呵”的感觉。
陈灿锐 :哈哈!感觉哈哈更加豪爽,有种男性的认同。很奇怪,突然想到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英雄原型?!而且是一种比较粗线条的。赞同师姐哈哈”更心无城府‘的观点。呵呵,我想到一个同学,发信息给我总是呵呵。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或无为,顺其自然的笑,或者更加平淡。
总之,从强度上说,哈哈的开心程度会比较强。从字分析,哈字的合表示正合我意;而呵的可表示事情达到可以的程度,还没有正合我意的期望水平。如果这样的话,从人格分析,哈哈的人格,快乐临界值更低,体验到快乐的机会更多,更加乐观,知足长乐,这与弥勒菩萨(大肚佛)的意象相通。
哈哈,胡扯,但很快乐。
vhon :楼上分析的很有道理嘛!我个人是没用过的.刚开始看人家用,觉得是挺有意思的,问过,也有人告诉过我每一个这类词的个人的意思.我觉得用"呵呵"的人未必是真正上很成熟,应该是上网的时间很久的人,因为这似乎已经成了这样世界中的一种习惯吧!虽和北容一样是东北人,但是暂时是还没用过"呵呵"与"哈哈"的.也许有一天,在网络世界混熟了,也会习惯的用上吧!
小菜 :这个问题说到我心坎上了。不过对于我,不习惯用呵呵。因为这个词被人们用的太多了,反而感觉有些生疏的样子。哈哈呢,我比较喜欢,不过也确实情绪激烈。
所以,更多情况下,我喜欢用“嘿嘿”。更有一种俏皮和顽劣,不是么?
易者:觉得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呵呵”时嘴张得不开,声音也不是很响亮。离掩口葫芦比较接近,是较为女性化的方式。更进一步,“呵呵”很多时候是微笑,更多的是包容。所以慕容师姐就会觉得那些年长些的男士多“呵呵”。大家留意一下,申老师就多是“呵呵”式的微笑。
“哈哈”时嘴巴张得大大的,是肆无忌惮的那种。看那些狂妄的人或是一些大人物(电影中常见)都会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小家碧玉般的“呵呵”。另外,“哈哈”给人的是粗犷和大度...
忻尤 :个人似乎比较习惯用“呵呵”,感觉有会心一笑的味道。而“哈哈”确是要很开心的时候,那种开怀大笑的表情。的确女生也比较喜欢用“嘿嘿”,很可爱。
而,似乎如果只用一个“呵”的话,会是不开心或者无奈的时候的表情吧。也是一家之言了。:]
临风听雨 :感觉到生活中有些人会比较习惯于用"呵呵"。当然也就有那么另一些人喜欢用"哈哈"。对于我,对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熟悉的人,讲一些热闹的事的时候,会更偏重于"哈哈",而对于一些看来似乎比较是雅一些的东西则不知觉中就用了"呵呵"。
似乎,外向的人会更习惯用"哈哈"就似他们平日里习惯了的笑声一般。而温和的人则总是把"呵呵"作为回答。
那么"嘿嘿"呢?这好象也是大家聊天,特别是网络聊天时特别喜欢用的一个词。它与"哈哈"、"呵呵"又会有那些区别呢 ?
原军超 :呵呵——一种内敛的笑,笑不露齿而多有保留,阴险的人也这样笑:呵呵!
哈哈——心中的大畅快,由内而外,以前中国电影中的大坏蛋也这样:哈哈!
我喜用呵呵,喜欢其中的沉静。
题外话:我们威海年轻人之间发短信在某些与双方之间都有关的陈述句之后会用一个哈字结尾。 比如:我等你哈!一起吃饭哈!这哈中代表一种约定,一种尊重,一种亲切,一种信任 也意味深长。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消费者对食品中病原体的认识仍不够。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熟不分,熟食存放时间长,食品不及时冷却,制作食品过程不反复洗手等。这些问题使得家庭里的食源性疾病散发的数量远远比集体性食物中毒更为常见。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要提高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为主,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
例如,要购买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而不是升牛奶,选择新鲜的或经过辐射处理冷冻的家禽。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菜,需要彻底清洗。
2、食物烹调要彻底
许多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受到病原物的污染。彻底烹调可杀灭病原微生物,要记住食物的各部分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冷冻的肉、鱼及禽类食物,在烹调之前必须充分解冻。
3、做好的食物应立即食用
当做好的食物冷却到室温时,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放置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基于安全考虑,应趁热食用。
4、小心地储存熟食
若必须提前准备食物或打算保存剩余食品,应确保食品在高温(60℃以上)或低温(10℃以下)条件下保存。但婴儿食品不适合贮存。
5、剩余的食物在食用前加热要完全
完全加热是指食物的各个部分温度至少达到70℃。
6、生熟分开
完全可食用的熟食品通过与生食物的接触会受到污染。所以应避免生、熟两种食物接触。
7、反复洗手
在开始准备食物之前或去过洗手间后,或在准备完生食物后再处理其他食品之前都要洗手。家庭宠物如狗、猫、鸟类,经常携带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手转移到食物上。
8、保持厨房和用具表面的清洁
为防止食物受到污染,准备食物所使用的任何面板必须保持清洁。接触盘子和器具的布片应经常更换,二次使用之前应经过蒸煮处理,抹布也要经常清洗。
9、防止虫媒、鼠和其他动物污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动物经常携带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使用密封的容器贮存食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10、使用安全水源
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同样重要。若对供水有任何疑问在加入食物中或制成冰块食用之前将水煮沸。婴儿食物使用的水要特别留心。
总结:多注意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