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
文中提到的很多必杀句,当年也曾被我使用过无数次。说来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祖国各地的孩子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来的生活体验却如此相似!但如果细想起来,它的形成过程好像也是一种必然:记得当年老师判作文,都会在一些“好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如果在作文本发回自己手里那一刻,你翻开本子看到大段的浪线,那就相当于考试拿到“100分”一样,是很让人得意的一件事,那些浪线本身,就是一种认同。
优秀作文会在同学之间相互传阅、老师也会请人朗读范文给大家做出榜样、铺天盖地的《作文选》中有各种各样经典的例子……在各种认同的正强化作用、以及榜样的示范作用下,大家多得几条浪线、为了拿高分,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越来越一致了。
相比之下,那些真正流露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却因为没有使用漂亮的成语、没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刚一萌芽就被老师和家长否定了。孩子们都很聪明,几次下来,他们就能敏感地捕捉到老师和父母喜欢看的是什么,为了迎合大人们设立的各种条件,孩子很容易变得离自己的真实感受越来越远……因为现实让他们意识到,要想无视评分标准随心所欲,结果往往是非常冒险的,于是,孩子的创造力被束缚了,他们的心中开始有了恐惧。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早已习惯了给出正确答案,如果我们猜不到正确答案是什么,我们就会焦虑不安。于是有一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常见:一旦涉及公开讨论,很少有同学主动发言。即使有人想到了什么,也总是不敢举手,因为会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全面、担心自己不能说到所谓的“点子”上。
我们被“标准答案”束缚了太久,以至于几乎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判断的信任与尊重,而这种信任与尊重恰恰是一个人拥有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独立人格最宝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只有当他遵循自己的感觉做出选择时,他才能体验到快乐、才能真正成为他自己。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全班同学都特别爱上美术课。因为那个美术老师给大家留的作业,总是新鲜又有趣。比如老师会规定一个《枯木历险记》的题目,让大家用一周的时间自己创作一本故事书,剧情和插图都自己安排;或者发给每人一张带有反弹琵琶图案的黑白线条画,让大家依据各自的喜好,涂上颜色。在那样的课堂上,大家每次都会有惊喜,比如看到有些同学很有创意地把弹琵琶的人脸分成左右两半,每边的颜色都不一样,就会有一种“啊!原来这样也很好看!”的感叹。
但如果反过来,老师只是指导大家如何画标准的绿树、或者批评同学“一个人的脸怎么能用两种颜色”?那孩子们学到的潜台词就是:你的判断是错的,你的感觉不可靠,你不可以这么做。一旦一个人失去了这些可贵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他以后又哪来的创造力?
著名艺术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脚印”的烟火设计者蔡国强曾说过这样的话:读了四年的大学,我却用了十年的时间把那些东西吐干净。打碎各种既定判断标准,尤其是那些不人性的废话和垃圾观念,正是他后来艺术创作饮誉世界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十名效应
一个“好孩子”如果小时候太过听话,成年后他的发展往往令人失望。因为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他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没法弄清,只会朝着一个看起来很标准的方向努力——因为父母或老师鼓励他如此。
正是这种规范式的教育,促生了“第十名效应”。这里所说的“第十名”,并未排名第十的学生,而是泛指成绩普通的学生。1989年,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时,惊讶地发现那些现已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当年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现在却成就平平。对此,他的解释是:成绩普通的孩子,平时受老师和父母关注不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人际协调能力更好。而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过分关注,过分强化了学科成绩,反而忽略了学习自主性和其他潜能的发展。
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提到:“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学习,同时也应该完成某种更为重要的事,它应该帮助人们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一个孩子如果始终服从于他人制定的逻辑去生活,他将很难成长为真正的自己。遗憾的是很多孩子都无辜地成为了大人们心理投射的对象,而很多自以为正确的大人在批评孩子时,其实根本就不理解孩子在干什么。
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美剧《摩登家庭》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小儿子卢克有一项家庭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展板介绍画家梵高的一生。父亲菲尔打开房门检查时却发现卢克正坐在地板上拆玩具土豆先生的零件。菲尔夫妇非常失望,他们觉得卢克又在三心二意做无用功,为此两人还争执起来相互埋怨对方的教育方法不当。然而最后,卢克完成的展板却另家人大吃一惊:他使用土豆先生的耳朵,是因为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他在板子上贴上美元,因为梵高的作品价值连城,卢克还强调说这其实很凄惨,因为梵高去世的时候穷困潦倒。总之,他用自己的理解介绍梵高,直观又可爱。最后,母亲不得不向卢克道歉说“真对不起我没有给你足够的信任”。
也许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很难说出像卢克母亲这样道歉的话,也许大部分教育者还在对如何实行正确教育感到不知所措。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从下手,在开始指导孩子之前,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对自己进行一下再教育。处理好自己的内心冲突,不要把大人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尽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将来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帮助孩子成熟、自由,最终真正走向自我实现。
延伸阅读:
治疗失眠的生活小常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治疗失眠的生活小常识
1.饮食疗法
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2.敷足疗法
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3.填脐疗法
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4.足浴疗法
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5.保健疗法
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6.药粥疗法
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