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心理治疗师需要面对一些由内科医生转介过来的慢性疼痛病人,有一些疼痛是目前的医学无法解释,或找不到有效治疗手段的。这时候,病人就需要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学习与疼痛长期相处的技巧。技巧的核心就是——把疼痛(pain)和痛苦(suffering)区分开。
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pain和suffering是基本相同的概念。但其实不是。疼痛只是通过神经传导的一种感觉(sensation),而痛苦,则是大脑皮层对这种感觉的认识。如果打个比方的话,类似于「苦味」和「难吃」的关系。虽然,人类的本能都倾向于把苦的食物判断为难吃的,但通过后期的培养和训练,很多人是可以对苦味习以为常,甚至享受的。也就是说,只把苦味当成一种味觉上的独特刺激,却没有那么排斥。心理治疗师对于疼痛所做的工作,大致也是遵循这个思路。
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改变的难度因人而异。有一些病人会特别的困难。而我们观察到,特别难改变的这些病人,在接收到「疼痛」的感官刺激同时,往往表现出剧烈的反应,包括辗转反侧,喊叫,抱怨,或喊出来。而且他们坚信,这些都是疼痛同时天经地义的反应,不能也不愿更改。
没有把「疼」和「喊出来」混为一谈,而是清晰地分成了两个部分。这就为我们探究其中的关联,包括改变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提供了可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所有伴随疼痛而出现的行为反应,尤其当形成习惯以后,我们有一个术语叫「疼痛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大喊,有人硬撑,有人惶惶不安,也有人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这和我们的性格,经验,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都有关系。所以疼痛行为,有很高的个性化成分。
形形色色的疼痛行为,总的来说又有一个规律:越是把关注点聚焦在「疼痛」上,就会让「疼痛」越难以忍受。在森田疗法里,这种机制叫「精神交互作用」。如果从生物学角度,大概可以解释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但其实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爸妈陪小孩打针的时候,会说:别怕,越怕就越疼!越在意某一种身体感觉,这种感觉越是跗骨之蛆。
如何为自己止痛,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受伤疼痛时需注意把疼痛和痛苦区分开,分散精力的确是个好方法。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