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照片都是用最基础的入门单反拍摄,同时用了一些简单的后期小技巧,不妨来一起看看吧。
前期准备:
首先请看楼主高大上规格的摄影器材:
这是楼主大学时期使用的一只800万像素的小卡片相机,本文中部分照片是使用这个相机拍摄的,详情可以参看双重曝光和两个人摄影部分。
以及已经下架的入门单反相机以及那颗亮闪闪的18-135的套头,所以,对于我们穷人而言,器材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依旧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摄影的心,并且积极的付诸实践。
所以本文中,部分照片躁点略多,画质不够,请不要吐槽我,重点在于看思路看思路。
由于本人实在找不到模特,所以部分照片为自拍。自拍有多么辛苦,定时的10秒钟时间,要摆好相机,跑向定点的位置,摘掉眼镜,然后还要迅速摆好pose,进入状态,找到感觉。还能拍出这样的照片,oh,多么痛的领悟。所以本文中,各种嬉笑怒骂搞怪不靠谱,请不要发动网友封杀我,重点在于启发想法启发想法。
小人国
小人国是一种稍微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的创意摄影手法,在互联网上时常也能看到许多国外摄影师拍摄的高端的创意小人作品,把自己缩小然后融入到平日生活中,看到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样,一幅幅照片如同动画和故事一般,让人忍俊不禁。
这类照片的拍摄通常都是两张照片合成,人物一张,静物一张,然后在后期中将人抠选出来,用变型工具缩小放入静物的照片中。
拍摄中很重要的是要前期规划好人和景物,物品如何摆放,人物和物品的大小对比,还有很重要的光线对比,虚实对比,都是让照片显得更真实或者更梦幻。
不如来看看例子:
这是楼主两年前刚拿单反时拍摄的照片,话说两年前楼主是多么年轻啊,现在看来,整张照片还是有很多用光上的问题,不过我们现在主要来说说这张图的创意灵感来源和拍摄过程。
因为之前也在网上看到过把人装入容器当中的照片,所以决定拿起相机姑且一试,事先规划好了,人物在瓶子中的状态和表情,然后就拿着三脚架开拍了。
首先较近距离拍摄一张容器的照片,一颗美丽的小烛台。
接着,再来拍拍人物。借用的是房间里的一个大落地窗,人物站在窗户后,这样也能给后期减少不少麻烦,由于光比没有控制好,所以人物略微过曝。
这一组是拍摄了十几张照片,最后选取了一张动作表情最好的照片。
后面后期就比较简单了,用裁图工具截取中间人物这一部分,然后贴入上一张照片中,基本就能成型了,后面再进行简单的微调,让人物和容器能更好的融为一体。
不仅可以拍这样的深邃系,春天来了,还可以借助花花草草拍摄这样的清新系。
可以在网上下载翅膀笔刷,然后为人物画上翅膀,比较受小姑娘的喜爱哦。
还可以拍摄思考系:
注意控制好两张照片的光线,这样在后期中才能更好合成,在拍摄人物的时候因为整体较暗,所以在拍书的时候,特意减曝两档。同时,利用ps中的抠图工具把人物抠出来后放入书上,记得在书和人中间加阴影,可以利用画笔工具涂上一层淡淡黑色就行,这样显得更真实,人物不悬空。
悬浮:
悬浮照片的拍摄真的是一件特别费时费力的拍摄方式,尤其是在自拍的形式下,对人物肢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统一性要求极度高。
我的这个悬浮的拍摄学习过程是来源于知乎小兽,一个特别有才华的女生,推荐大家关注她的微信公共号:Monster Times。
而拍摄的灵感来源是电影《地心引力》:
相信很多人看到电影这一幕一定会屏住呼吸,在一场激烈的宇宙逃离中,女主角好不容易获得片刻的休息和宁静,持续好久,电影没有任何音乐和额外的声音,就是伴随女主角一起安静呼吸。这也确实是电影里经典的镜头。
所以借助电影的启发,我们来尝试拍摄如同梦境中的无重力悬浮拍摄技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本篇帖子可以在小兽的公共微信帐号Monster Times中找到原拍摄技巧,而我也是抛砖引玉,用自己的方式试着分享我的悬浮的拍摄过程。
悬浮照的拍摄过程:
很显然,悬浮照片的拍摄大多数都是借助一个支点,然后配合好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然后拍摄一张人物,再拍摄一张环境,而后通过后期,将两张照片合成,将环境中的支点去掉。最常见的环境就是借助床。由于室友坚决不同意把凳子放在床上去,于是只能通过人物做为后期背景,来将两张照片合成。
人物以凳子为支点,其实更好的选择是没有靠背的凳子,越简单越好,背景最好选择纯白的墙壁,方便后期抠图。而人物与背景反差越大,就越好凸显出来,比如我这条黑白裙子,下方白色裙摆在抠图中就遇到困难重重。
而且,人物在凳子上的摆姿尤其重要,注意要让裙子垂顺的下摆挡住椅子,能让整体悬浮的感觉更真。因为很难让头发模仿出重力下垂的状态,所以在拍摄时把头发扎好。
坐在椅子上的这张照片特别不好拍,我整整拍了几十张,才选出这一张感觉最像的。其次,背景人物我尝试过看镜头的,微笑的,都没有这张低头思考的感觉好,而后后期将背景人物继续裁剪,只取重要部分,这样能更好的凸显出悬浮在中间的人。
两个我:
巧用相机拍出两个我,这是用800万像素的小卡片相机拍摄的,意图拍出灵魂出窍的感觉,拍摄方法也很简单。
用小三脚架将相机固定,然后分别睡着和坐起来拍摄两张照片,然后用ps中的套索工具将坐立起来的人物选取出来,放入第一张照片合成,而后稍微降低一点透明度,让照片更有感觉即可。
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拍摄背景是大窗户,然后将相机置于过曝一档的状态,让背景简化,这样也能更好的凸显主题,同时也方便后期抠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类似照片:
除了这样艺术类型的照片,还可以拍摄生活化搞怪的照片,比如:
上一页12 下一页
延伸阅读:
摄影常用专业术语简介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快门——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偷拍,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说明:有些资料把快门速度称为快门时间,二者名称不同,但含义相同,均指快门打开的时间。
景深——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镜头焦距、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所用的光圈。景深与以上三者的关系是: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光圈、距离的情况下,28mm的镜头的景深要远远大于70mm镜头的景深);⑵距离越近,景深越短,距离越远,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焦距、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对象在10米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拍摄对象在1米时的景深);⑶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例:在相同的焦距、距离的情况下,光圈为F16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光圈为F4时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这和非专业人士所说的“曝光”大不相同,他们所说的“曝光”是指因相机漏光导致胶卷作废的意外事故。 相对孔径——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