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皮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戏”。这种形像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1、影人造型逼真、体形高大。从目前收藏的实物来看,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明代之前的影人,以羊皮雕簇,个大在58—60厘米左右,号称二尺影;清代时,影人造型未变,个头缩小到42一48厘米之间,人称尺五影,改用牛皮雕簇;到民国年间,影人竟缩小到30一35厘米之间,习称一尺影,大都仍以牛皮雕制。也有用夹纸雕者,但较为少见。
2、影人衣着、图案简括,虚实有致,线条粗犷,疏密相间。所以,观众有明亮大方、远近清晰之感觉。
3、皮腔纸影戏剧目较为特殊,为别家剧种所没有。可分两类:一类是迷信思想浓厚的仙魔故事戏。如:“封神榜”大套戏,全套三十本。一类是道教传说戏。如:真武出家、闹东海、霍青气、森罗阵、雅观楼等。听老艺人说,皮腔纸影戏剧目有近百本,然而传于后世者无几。据笔者所知,孝义县博物馆仅收集整理到三十多本。其中“封神榜”连本戏就有二十本。
4、皮腔纸影戏的音乐古老而独特。其主奏乐器是小唢呐,配器有笙、管子、呼胡、亮锣、狗娃子、二五眼、木头、鼓板等。主要唱腔、曲牌有皮腔、扬腔、走马腔、咳咳腔,故民间有三吹三打三咳的说法。它既属于板腔体,但又保留了联曲体的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由于它是山西唯一全国无双,具有独特的风格,被世人公认是孝义古老的、根生土长的独家小剧种。
孝义碗碗腔影戏和曲沃碗碗腔影戏,因其以纱为窗亮影,故称之为纱影戏。碗碗腔其名之由来,大概因其在演唱过程中,有一个“碗碗”状铜铃(俗称“盅盅”),参与唱腔和曲牌的全部伴奏,并由它来掌握整个音乐节奏而得名。碗碗腔,在晋中有“月调”、“影调”、“纱窗调”等叫法,在晋南有“阮儿腔”的别称。
这两种碗碗腔,由于它们源于陕西,同出一脉,所以,至今保存着一些共同之点:
1、伴奏配器基本相同。主要有碗碗、截子、月琴、呼胡、二弦以及打击乐器。
2、上演剧目基本类似。如:白洋河、五花马、游河南、火焰山、三打祝家庄等等。碗碗腔剧目很多,据说有二百多本。现在能提名者只一百二十本。孝义县博物馆目前共收集整理了百本挂零。
3、影人造型相似。体形小,都为九寸影。在制作上保留了陕西皮影雕镂精细、色彩明亮的风格。
4、演唱时,在行腔用调上,都保留了悠雅委婉的陕西碗碗腔的风味。
但是,由于它们流入晋地,分居南北,深受区域的影响,几百年来,广泛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和地方剧种的营养,加之结合方言语调之特点,在音乐唱腔上产生了很大差异,形成了南北两路各自的风格特点,成为山西同腔不同调的两个剧种。概而言之,山西皮影当为两大类型、三种风格。
山西皮影戏,主要活动在晋中、晋南以及吕梁、晋东南、晋北部分地区。
晋中一带,皮影戏班社甚多。数百年来,它以孝义为中心,先后在汾阳、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等县广为流传,并安家落户。不少大商号、大户人家,出于吉庆之意、喜爱之心,都供起了皮影班。有的供一班,有的供两班,甚至三班。文水县徐家镇商号“元生合”就供有两班影戏,即“吉庆班”、“成庆班”。不少商号的影戏班,是以商号名为班名。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赁铺,供有三班皮影戏,两班叫“增盛昌”,一班叫“增盛轩”。至于有“皮影之乡”盛誉的孝义县境内的皮影班社就更多,据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全县有近四十个皮影戏班。可记班名者二十有余,从事其职业者达数百人之多。民国年间,尽管战乱频仍,皮影活动却从未停息。到建国初期,在文化馆备案演出的皮影班还有九个,参与者近百人。1953年,孝义皮影曾参加“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大会”。事后,调孝义老艺师那鹏飞领导的第一班皮影回省备案,即太原市月影剧团之前身。
在晋南一带,以曲沃为源头,碗碗腔影戏,先后传播到平阳、蒲州、解州等地。多少年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凡遇婚嫁丧葬、得子续后,都肯出钱唱台皮影小戏。有些富裕人家,就连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戏热闹两天,以示祝贺。似乎不这样做,就觉得不喜庆,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南北两路的皮影班社,均为半农半艺的临时组织。农忙种地,农闲唱戏。在人员配备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紧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七个人,虽然紧张,但勉强可以开戏,如有八个人正好,九个人就比较消停。但在活动形式上却有所区别。南路皮影班内容单纯,只演皮影戏。而晋中皮影班却是皮、木同台,昼夜不一。白天以晋剧形式演木偶戏,晚上以皮腔或者碗碗腔演皮影戏。
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活动形式有别,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之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简便。而在晋中一带,却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戏台太小,难以行动。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为之。在孝义境内,早在清中晚期就有了皮影戏的专用戏台,分皮影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尤其在县西山区,几乎村村壁壁都有。大者二十平方米,小者仅十平方米左右。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戏台实体十余座。为山西别处少见之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以及其它种种原因,皮影艺术趋于衰败。南北两路皮影班社,幸存者无几。到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戏曲舞台。
山西皮影,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山西皮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戏”。这种形像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山西皮影木偶,在制作方面,取料以牛皮为主,由于牛皮的韧性、透明性极强,着色颜料甚为讲究,因而艺术效果颇佳。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紫铜细丝除去表面染物后浸入到酸性溶液中,一年后便可得绿色,而且时间愈久愈翠、透明度极好。黄色,是用中医栀子一味细研蒸取,色泽黄而且透明;红、紫、蓝,可用银米、大蓝、二蓝、墨蓝研细澄取得。
山西皮影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
山西皮影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南路即晋南皮影,分布在候马、运城、临汾、新锋、曲沃等地,造型受陕西东路皮影影响,影人高约33 厘米,装饰性强;北路即晋中皮影,分布在孝义、文水、广灵、灵丘、浑源、代县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风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响,早期用纸糊舞台,后改用纱蒙舞台。
山西皮影木偶的制作多用小口齿母牛皮,选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区采用上党梆子和秦腔。
在山西,最有代表性的是孝义皮影戏。孝义在战国时期属魏国,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卜子夏带其门徒田子方、段干木到孝义讲学,传授孔子的儒家学说,利用皮影戏招揽众人来听讲,从而创建了影戏,它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当地人均称之为“灯影”、“皮影”。纸窗子是用大幅麻纸粘接而成长约两米、高约一米的屏幕,固定在框架上;纱窗子的屏幕是纱质的。二者在造型艺术上,唱腔乃至舞台艺人结构、舞台设置虽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却都是以牛皮雕制的人物、景物、道具等,通过投射到“窗子”上的影子来表演的。皮影在制作上是用牛皮或驴皮经过压磨使其透明后加以雕刻和彩绘而成的,孝义皮影制作的艺术风格是造型粗犷,线条简洁,手法夸张,突出性格。20世纪50年代,皮雕艺人刘够清借鉴吸收了陕西、晋南华丽精细的特点,兼收并蓄初步形成了孝义皮雕的新的艺术特点——风雅大方,俏丽、活泼,线条繁简并用,疏密各别,涂彩区分部位,各施浓淡,使平面的雕刻有立体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chuangyishougong/)山西孝义皮影戏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
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如今,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皮影戏开始于汉朝,主要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候,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3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 从汉朝起,皮影戏慢慢发展,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元素深深地融会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的不同,皮影各具风格。
孝义皮影戏在历史上有过比较长的兴盛时期。1950年,孝义旧城西门外发现了一座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古墓,墓中壁画人物均为侧身式皮影空实显影、实处着色的雕刻技艺。1979年夏,又在孝义驿马公社榆树坪大队发现了一座建于金代正隆年间的古墓,墓中有两幅侍卫壁画,侍卫形象也纯属皮影影人造型。1980年夏,在孝义新城东北侧又发现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壁画中有数个手操影人的幼童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从这些壁画可以说明,在宋元时期,皮影艺术在山西民间已十分盛行,它已成为孝义男女老幼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据皮影艺人师承传说,在清咸丰年间,碗碗腔流入孝义之前,孝义王马村就有一个雕刻皮影人的道士。此人一生从教,道号隆庆,学问渊博,更擅长绘画,所雕之影人体型庞大,线条简单,皮薄色亮,亮影极为清晰。清同治以后,由于碗碗腔皮影戏从陕西传入孝义,使皮影戏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来。特别是民国以后,流布范围越来越小,演出市场越来越少,影班解散,艺人改行。抗日战争时期,皮影戏由于说、唱、演俱全,且人少行动快,剧目也丰富多彩,因此又一度兴盛,深受群众的欢迎。解放后,皮影戏因多演“敬神戏”的原因,在孝义山区偶尔有少量演出活动。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 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