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吃感冒药别超过一周
“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具有自限性。”感冒病原有200余种,现在的感冒药全都是缓解症状的“对症药”,如减轻头疼、止咳、退烧、缓解打喷嚏等,没有一种感冒药可以真正治病根儿。感冒的自然病程为3~7天,因此大多数人即使不吃药也能在一周左右自愈。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健康人群,体质虚弱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宜尝试;而且,感冒后一旦出现并发症,如咳嗽吐黄痰、耳朵痛、高烧剧咳等,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治感冒用药误区
误区一:吃“消炎药”才能治感冒
有部分患者刚微微有一些感冒症状,就立刻服用头孢类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希望把感冒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实际上,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没有任何效果。
在西医看来,感冒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杀灭作用。然而,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到抗生素。
“抗生素长期服用对身体健康不利,不提倡经常服用。”感冒之后服用抗生素最好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即使服用也不要超过3天。
误区二:多种药同时吃感冒好得快
有的感冒患者,吃了一种药觉得没效果,马上就换另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感冒药一起服用。专家在此提醒这类患者,在用药前一定要先看清药品成分说明,如果两种药含有同一种成分,就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以免使摄入药量加倍,加重病情。
比如:日夜百服宁和泰诺同时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同吃易出现胃损伤,甚至导致胃出血;康泰克和日夜百服宁都含有抗过敏成分“扑尔敏”,两者同服会过量摄入“扑尔敏”,让人特别嗜睡。因此,司机、高空作业以及涉及精密操作的工作人员,绝对不能同时服用这两种药,也不能随意吃感冒药,以免发生意外。
生活指导:冷水洗脸、适当锻炼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nkangyangsheng/)除了在用药方面要多加注意外,平时还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
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两个因素引起的,一是人体有内火,二是受凉。预防感冒,也要从这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当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做好防寒保暖;二是多喝水、多吃清淡食品,以免引起内火。
可以从现在开始进行一些耐寒锻炼。诸如以下几种锻炼方法:
冷水洗脸:
每天早上洗脸时用冷水,花费一点时间把手、脸搓热,擦干脸后等一会儿再出去,以免受凉。
按摩迎香穴: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冬泳、洗冷水澡:
这两种方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量力而为。之前一定要充分热身,把全身搓热之后再接触冷水。冬泳之后马上擦干身上水分,而不是第一时间跑去洗热水澡。
此外,冬季写字楼内的白领人士也特别容易感冒。一是大楼内外温差大,人体无法适应,二是通风状况不好,感冒病毒更容易传播。因此,这些白领人士要想预防感冒,平时要加强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应该经常打开办公室窗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专家支招:西药怕“上瘾”?不妨试试中成药
吃感冒药会上瘾吗?“就算不会上瘾,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干脆,以后就选中成药吧,更安全。”市民马女士说。她的想法相当有代表性,记者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安全性更有保证,以后感冒更加倾向于选择中成药。
不过,吃中成药的“技术含量”也不低。吃中成药的人群中有60%左右没选对药品。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3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大不一样。
从临床表现来看,风寒型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咯痰清稀,咽喉疼痛不明显等为特征。治疗时,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可以酌情选择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冲剂)等。
风热型感冒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黄稠鼻涕,咽喉红肿疼痛。治疗时,应予辛凉清解及泻热,可以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银柴冲剂、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胶囊等。
专家认为,“冬季感冒一般是风热和风寒混杂表现,患者自主选药会有点困难。”临床上很多病人拿到药方后会觉得不理解,自己明明是受寒感冒为什么医生还给用凉药呢?“病症在不断变化,互为表里,他虽然前期是受寒感冒的症状,可能等他看病时已经发展为外寒内热了,再过一段或许表症就消失,全部是内热了,所以要用凉药。”
冬季感冒一般为内里积热,外感风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现。咽痛轻者可用西羚解毒或感冒清热冲剂加板蓝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凉,低热、大便干,应用感冒清热冲剂加牛黄上清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nkangy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