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也可在蜂针拔除后拔火罐,这样可吸出毒汁,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中和毒液
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对黄蜂蛰伤则不用上药而局部涂涂以醋酸或食醋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在挑出刺以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涂抹小苏打水,以中和毒性,如果没有小苏打水,肥皂水、盐水等都可以当替代品,如果情况紧急,新鲜的尿液也能够清洗被蛰伤口。值得注意的时,被毒蜂蛰伤之后,肥皂水等等是无效的,应该立刻送往医院救治。
局部疼痛、红肿处理
可于患处周围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对过敏休克患者的护理
蜂蛰伤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一处蛰伤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对于过敏反应,轻者可日服息斯敏1片,每日1次;或扑永敏4毫克,每日3次。症状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涂药
在清洗伤口之后,往被蛰位置可以涂抹一些药物,例如捣烂的野菊花、大蒜、生姜等等,或可致门诊购买专门针对蜜蜂蛰伤的药物,将药物涂抹至伤口。
部分含有剧毒的蜂类对于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它同等于一些毒蛇和其他虫毒的伤害,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严重情况还可能会产生休克甚至是死亡的情况。
蜂毒内含有蚁酸、神经毒素、磷脂酶A、透明质酸等过敏原。蜂尾部末端有一对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肤时即将蜂毒注入伤者体内。若为蜜蜂蛰伤,其毒刺留于刺伤处,黄蜂蛰伤人后其毒刺可收回,继续蛰人。蜂毒进入人体后,可与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结合,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压下降。
人被蜂螫伤后,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1一2天内自行消失。如果身休被蜂群螫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严重者可致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终因呼吸、循坏衰竭而死亡。
蜂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及土蜂之分。雄蜂是不伤入的,因为它没有毒腺及螫针,刺人的都是雌蜂(工蜂)。雌蜂的尾部有毒腺及蛰针。蜜针本为产卵器的变形物,可由它注毒液到人体。雌蜜蜂的毒刺上尚有逆钩,刺入人体后,部分残留于伤口内。黄蜂的刺则不留于伤口内,其实就是黄蜂刺人后则将螫针缩回,但其还可以继续伤人但,黄蜂较蜜蜂蛰伤严重。
蜂类毒液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使部分螫伤者产生过敏反应。人被蛰伤后,主要是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水疱形成。被群蜂或毒力较大的黄蜂蛰伤后,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烦躁、痉挛及晕厥等。少数可出现喉头水肿、气喘、呕吐、腹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和昏迷。
众所周知防蜂蛰最好的方法就是穿防蜂服,但是防蜂服密不透风,又不美观,一般出行的人们是根本不会为了这而穿上防蜂服的,那么除了防蜂服还有没有其他的防蜂蛰方法呢?
避开险恶地形
出游走到草深及膝,一面是悬崖的单行山路上,带头的领队要特别小心,因为地形险恶是毒蜂肇祸的好场所。如果发现了毒蜂,最好的办法是绕道而行。
避开草丛密集区
到野外登山郊游时,避免经过没人走的草径、草丛,这些区域可能是毒蜂筑巢之所。山岩及树枝上也 要随时留心观察.有些蜜蜂是栖息在树枝上的。此外垃圾堆、花圃区也是蜜烽经常出没的地方,切记。
避开阴雨天气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nghuoxiaochangshi/)阴雨天气蜂类多在巢内而不外出,因巢内拥挤容易被激怒而螫人,所以在山区行走时要特别小心、每年九至十一月雨季中登山郊游,须特别注意蜜蜂危害。
蜂过不动最佳
发现蜂类从身边飞过时,最好站立不动,保持镇静、观查现场环境(切勿硬闯、绕路而行)或让牠自行飞去、如果用手拍打,虽然毒蜂可能被赶走,但是后来的人也许就成为受害者。
避免粗糙衣帽
登山最最好穿戴表面光滑及浅色衣帽,避免深色、毛织品成表面粗糙的衣帽。裤子能够扎到靴子裡最好。
喜欢时不时出去户外旅游的人们,除了以上针对性的蜂蛰常识以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步行扎营爬山蛇虫相关的知识,野外出行安全第一。
户外旅游安全第一,良好的户外装备是保障。野营要注意防病,凉爽的天气很是惬意,但是要谨防野外病菌的“侵犯”,除此之外睡觉时帐篷要紧闭,早晨起来,则应仔细检查帐内及衣物中有否蛇类藏。进入洞穴、破庙或久无人居的房间,也得先用柴草点火生烟,将石洞或破墙壁缝熏一遍,以驱走藏匿的蛇类。水边地区,潜伏蛇类最多,必要接近时,须仔细探察,然后再进行工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nghuoxiaochangshi/)翻动石块或木头,探察树穴、水穴或岩石缝隙,都得小心行事,不要冒然出手。 被蛇咬伤并不等于中了蛇毒,被毒蛇咬伤后发生中毒症状只有1/2~2/3之谱。其中又只有约1/4的毒蛇伤员有显著的全身中毒症状。就此看来,毒蛇之毒并不如想象那么严重,反而是伤员本身的惊骇心理大大妨碍了治疗效果。 急救的要领是要懂得判断蛇伤,平常家居是不容易看到蛇的,但是出门作山野活劝就很难说了,万一不幸被蛇咬伤了,该记住,那条蛇不一定是毒蛇,郎使是毒蛇,最高的死亡率也不过是百分之廿八,最好尽量镇静先判断蛇伤的类别,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否则徒然慌乱反而误事。
出行前一定要准备好专业的户外装备,背包、户外鞋、冲锋衣裤不能少。 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时才去喝水。要经常补充水分,但喝水时不要一次性喝太多(会增大对心脏压力),应该每次只喝一口,做到少量多次。 最好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来保证您的旅游安全。
爬山时,停止攀爬后千万不要马上停下坐下休息。停止攀爬后,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攀爬后到达休息点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放松运动,然后再坐下来休息。
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行,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徒步时一定要穿徒步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每天徒步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切记不要将皮撕下,这样即容易感染更会加重脚部的疼痛。 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总结:野外出游还出了蜂蛰还是需要注意非常多问题的,户外出行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危险的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进行,否则以生命来进行探索野外是非常危险的。以上关于蜂蛰的内容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点击进入图老师搜索即可。
伤后处理技巧 |
烫伤后怎么处理 |
爆炸伤如何处理 |
晒伤如何处理 |
肌腱损伤如何处理 |
蛇毒伤口如何处理 |
脑外伤怎么处理 |
电击伤如何处理 |
扭伤如何处理 |
血管损伤如何处理 |
冻伤如何处理 |
兽咬伤如何处理 |